-
公开(公告)号:CN111770832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980013738.2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成型方法、薄膜成型体的制造方法、以及薄膜成型体,其能够实现加工时间的缩短以及能量消耗的降低,并且不需要变更现有设备的设计,就能够容易地对内侧薄膜部实施立体成型。在薄膜的立体成型方法中,将具有第1层(21)以及伸长比第1层更小的第2层(22)的至少1片内侧薄膜部(30)在2片外侧薄膜部(30)之间以相对于外侧薄膜部(30)而呈非固定的状态来进行配置,从而形成出薄膜重叠部位(50),通过沿着厚度方向而对薄膜重叠部位(50)实施冷压缩成型,由此在薄膜重叠部位(50)处使内侧薄膜部(20)朝向所述第2层(22)侧伸出。
-
公开(公告)号:CN11577696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80048215.9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IPC: B65D3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流出口的袋,其通过简单的结构而提高袋主体的自立性。带流出口的袋(10)构成为:在将袋底部(20a)朝下放置的状态下,从装配于袋主体(20)的侧面的流出口(60)倒出内容液,其中,袋主体(20)还具有第1形状控制密封部(24),该第1形状控制密封部(24)对第1薄膜(30)中的位于比第1侧部密封部(23a)更靠左右方向内侧的位置的部分、与侧方薄膜(40)进行熔接而构成,第1形状控制密封部(24)形成为:具有位于流出口用固定部(32)的上半部分与第1侧部密封部(23a)之间的区域的部分,并且不具有位于比流出口用固定部(32)的上下方向中央更靠下侧的位置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177083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1980013738.2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成型方法、薄膜成型体的制造方法、以及薄膜成型体,其能够实现加工时间的缩短以及能量消耗的降低,并且不需要变更现有设备的设计,就能够容易地对内侧薄膜部实施立体成型。在薄膜的立体成型方法中,将具有第1层(21)以及伸长比第1层更小的第2层(22)的至少1片内侧薄膜部(30)在2片外侧薄膜部(30)之间以相对于外侧薄膜部(30)而呈非固定的状态来进行配置,从而形成出薄膜重叠部位(50),通过沿着厚度方向而对薄膜重叠部位(50)实施冷压缩成型,由此在薄膜重叠部位(50)处使内侧薄膜部(20)朝向所述第2层(22)侧伸出。
-
公开(公告)号:CN11539774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80013743.0
申请日:2021-02-19
Applicant: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袋及填充方法,通过简单的结构,即便在实现了装入有内容液的袋的状态下也能够对薄膜贯通部的形成位置的偏移进行检测。袋具备配置于袋主体(20)内的内侧薄膜(70),内侧薄膜(70)具有:第1固定部(71),其固定于袋主体(20);第2固定部(72),其固定于袋主体(20);内侧配置部(75),其配置于袋主体(20)内而未固定于袋主体(20);以及多个薄膜贯通部(76),它们在薄膜厚度方向上贯通,多个薄膜贯通部(76)包括:第1薄膜贯通部(76a),该第1薄膜贯通部(76a)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于第1固定部(71);以及内侧薄膜贯通部(76c),其配置于内侧配置部(75),第1薄膜贯通部(76a)在制袋用密封部(23)处配置为与主体薄膜(20)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1539774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80013743.0
申请日:2021-02-19
Applicant: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袋,通过简单的结构,即便在实现了装入有内容液的袋的状态下也能够对薄膜贯通部的形成位置的偏移进行检测。袋具备配置于袋主体(20)内的内侧薄膜(70),内侧薄膜(70)具有:第1固定部(71),其固定于袋主体(20);第2固定部(72),其固定于袋主体(20);内侧配置部(75),其配置于袋主体(20)内而未固定于袋主体(20);以及多个薄膜贯通部(76),它们在薄膜厚度方向上贯通,多个薄膜贯通部(76)包括:第1薄膜贯通部(76a),该第1薄膜贯通部(76a)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于第1固定部(71);以及内侧薄膜贯通部(76c),其配置于内侧配置部(75),第1薄膜贯通部(76a)在制袋用密封部(23)处配置为与主体薄膜(20)重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