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压强度优异的饮料罐用盖

    公开(公告)号:CN101678917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80017346.5

    申请日:2008-0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7/36 B21D51/38 B21D51/44 B65D17/08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仅单纯地减小厚度便能够满足规定的耐压强度的、耐压强度优异的饮料罐用盖。将罐盖的环状槽部(10)的截面形状形成为:盖板壁部(3)以在第2切点(e2)处的切线与中央盖板部(1)的轴向垂直的方式与卡壁圆弧部(4)连接,相对的卡壁部(5)以在第1切点(e1)处的切线向半径方向内侧倾斜(顺时针方向倾斜θ1)的方式与卡壁圆弧部(4)连接,并且,在距离卡壁圆弧部(4)的最低点h1之处形成半径为R1的弯曲部分(以下称为“最初圆弧部5a”)并向半径方向外侧弯曲。

    瓶罐及带盖瓶罐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032520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880054440.1

    申请日:2018-0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瓶罐及带盖瓶罐。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通过改善瓶罐的卷曲部形状,在因倒立落下等而受到冲击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填充有内容物的状态的带盖瓶罐的密封性受损,瓶罐(1)的特征在于,在口部的开口端具备卷曲部(10),卷曲部(10)具备:上端弯曲部(11),将口部的颈肩部(20)的上方朝外侧弯曲而形成;及外壁部(12),从上端弯曲部(11)朝下方延伸,在外壁部(12)的下端面(12P)与颈肩部(20)之间设有外壁部(12)的下端面(12P)的外侧边缘侧张开的规定的角度(θp),对卷曲部(10)从上方施加朝下的负荷时,下端面(12P)的内侧边缘(12Pe)与颈肩部(20)接触。

    罐体
    3.
    发明公开
    罐体 无效

    公开(公告)号:CN107428430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80019146.8

    申请日:2016-0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纳碳酸饮料等内容物的罐体中,能够在提高耐内压强度的同时抑制发生突然开口的罐体。该罐体的特征在于,在E<Z的条件下定义下述式:L=D·cos(θ1-θ2)、A=X·(L+Y1-Y2)/Y1、B=L+Y2-Y1,0<L<Y2时,满足(A+B)·E/Z<1.88。式中,D:拉环(21)的前端至罐盖(2)的表面的距离,E:从拉环(21)的前端垂下的垂线与罐盖(2)的表面的交叉部(e)至罐盖(2)的接缝板顶部(g)的距离,θ1:连结交叉部(e)和接缝板顶部(g)的直线与垂线之间的角度,Z:脚部(31)的接地部(a)至连接于脚部(31)的外侧的罐身(4)的下端(b)的距离,θ2:连结接地部(a)和罐身(4)的下端的直线与垂线之间的角度,Y1:凹部(32)的底部(d)至凹部(31)的下端(c)的距离,Y2:底部(d)至接地部(a)的距离,X:通过凹部(32)的下端(c)的垂线与底部(d)之间的距离。

    瓶罐及带盖瓶罐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3252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80054440.1

    申请日:2018-0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瓶罐及带盖瓶罐。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通过改善瓶罐的卷曲部形状,在因倒立落下等而受到冲击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填充有内容物的状态的带盖瓶罐的密封性受损,瓶罐(1)的特征在于,在口部的开口端具备卷曲部(10),卷曲部(10)具备:上端弯曲部(11),将口部的颈肩部(20)的上方朝外侧弯曲而形成;及外壁部(12),从上端弯曲部(11)朝下方延伸,在外壁部(12)的下端面(12P)与颈肩部(20)之间设有外壁部(12)的下端面(12P)的外侧边缘侧张开的规定的角度(θp),对卷曲部(10)从上方施加朝下的负荷时,下端面(12P)的内侧边缘(12Pe)与颈肩部(20)接触。

    金属制瓶的制造方法及金属制瓶

    公开(公告)号:CN110062670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780076860.5

    申请日:2017-10-10

    Abstract: 顺畅地进行螺纹式盖的开闭,当瓶的内压较大时,可靠地进行基于螺纹部的盖的密封。在有底筒状的瓶主体(1A)的上部具有瓶口部(2),在瓶口部(2)形成螺纹部(3),在形成螺纹部(3)之后,在瓶口部(2)的顶端形成卷曲部(4)的金属制瓶(1)的制造方法中,当形成螺纹部(3)时,形成为完整螺纹部中的从顶端侧起第1级螺纹牙(3A)的高度与从顶端侧起第2级螺纹牙(3B)的高度大致相等,且第1级螺纹牙(3A)的顶部(30)与瓶轴线(O)的距离(R1)小于第2级螺纹牙(3B)的顶部(30)与瓶轴线(O)的距离(R2),在形成卷曲部(4)之后,形成为第1级螺纹牙(3A)的顶部(30)与瓶轴线(O)的距离(R1’)和第2级螺纹牙(3B)的顶部(30)与瓶轴线(O)的距离(R2’)大致相等。

    薄膜标签式罐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17170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080007386.9

    申请日:2010-0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25/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适宜地抑制在罐体的颈缩成形过程中产生缩颈褶皱的薄膜标签式罐,在将薄膜标签粘着于罐体时,关于预定颈部向内成形的重叠部分(10),以相对罐轴方向例如倾斜30°那样地将薄膜标签粘着,从而能够适宜地抑制在罐体的颈缩成形过程中产生缩颈褶皱。

    薄膜标签式罐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17170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080007386.9

    申请日:2010-0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25/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适宜地抑制在罐体的颈缩成形过程中产生缩颈褶皱的薄膜标签式罐,在将薄膜标签粘着于罐体时,关于预定颈部向内成形的重叠部分(10),以相对罐轴方向例如倾斜30°那样地将薄膜标签粘着,从而能够适宜地抑制在罐体的颈缩成形过程中产生缩颈褶皱。

    金属制瓶的制造方法及金属制瓶

    公开(公告)号:CN110062670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780076860.5

    申请日:2017-10-10

    Abstract: 顺畅地进行螺纹式盖的开闭,当瓶的内压较大时,可靠地进行基于螺纹部的盖的密封。在有底筒状的瓶主体(1A)的上部具有瓶口部(2),在瓶口部(2)形成螺纹部(3),在形成螺纹部(3)之后,在瓶口部(2)的顶端形成卷曲部(4)的金属制瓶(1)的制造方法中,当形成螺纹部(3)时,形成为完整螺纹部中的从顶端侧起第1级螺纹牙(3A)的高度与从顶端侧起第2级螺纹牙(3B)的高度大致相等,且第1级螺纹牙(3A)的顶部(30)与瓶轴线(O)的距离(R1)小于第2级螺纹牙(3B)的顶部(30)与瓶轴线(O)的距离(R2),在形成卷曲部(4)之后,形成为第1级螺纹牙(3A)的顶部(30)与瓶轴线(O)的距离(R1’)和第2级螺纹牙(3B)的顶部(30)与瓶轴线(O)的距离(R2’)大致相等。

    瓶罐、带盖瓶罐及瓶罐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50893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880032978.2

    申请日:2018-05-02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改善瓶罐的卷曲部形状,在罐内压力高或者加热杀菌时也确保高密封性,并且不易引起开盖时的溢出以及抑制再封的误认。本发明的瓶罐(1)在口部(1D)的开口端设置卷曲部(10),卷曲部(10)具备从上端弯曲部(11)朝下方延伸的外壁部(12),外壁部(12)具备:第一弯曲部(12A),从上端弯曲部(11)连至下方并以向外凸起的方式形成卡止部;及第二弯曲部(12B),从第一弯曲部(12A)连至下方并向内凸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