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网虚拟同步机自适应无差调频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24415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1910374463.7

    申请日:2019-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网虚拟同步机自适应无差调频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虚拟同步有功控制环路中引入自适应无差调频环节;(2)实现有差调频和无差调频的切换;(3)自适应无差调频环节在启动后,自动计算无差调频环节控制参数的上下限界限;(4)在启动自适应无差调频环节后,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自主调整无差调频环节的参数值。本发明能够使系统频率恢复至额定值,调节过程中无差调频环节的参数能够随着频率波动动态调整。本控制方法能够在不同负载扰动下不用重新调整参数即可使频率快速恢复至额定值,解决了在因负载扰动使系统离网模式下频率偏移量超过标准的情况,具有稳定微网频率并且运行方式灵活、响应速度快的优点。

    基于多机并联分序控制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8043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910511420.9

    申请日:2019-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机并联分序控制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采用多机并联的单机治理装置组成负序补偿机组、零序补偿机组与谐波补偿机组,实现了对负载侧负序电流、零序电流与谐波电流的分序补偿;采用分级控制器实现电能质量综合治理,通过一级控制器与二级控制器实现各相序电流独立控制与补偿。本发明应用于商业中心、矿山、岸电电源、轨道系统以及大规模充电桩等存在冲击性负载、谐波负载与系统补偿容量快速突变的复杂环境中,对负载侧的负序电流、零序电流与谐波电流进行分序检测与独立控制,避免了传统电能质量治理装置工作时出现的各相序输出不均及补偿精度低等问题,实现了对各相序电流的独立控制与补偿,提高了补偿精度与系统稳定性。

    一种基于多重cPCI控制器的谐波电流分次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36281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910489567.2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重cPCI控制器的谐波电流分次补偿方法,对负载电流谐波检测计算谐波电流;将基波电流值和补偿的谐波电流相加,cPCI电流控制器控制主电路开断。控制器采用多个cPCI控制器并联,补偿指定次谐波电流。当单次谐波电流不平衡时,其控制频率的cPCI控制器配置为双边型,同时实现对正序和负序分量的调节;当单次谐波电流平衡时,其控制频率的cPCI控制器配置为单边型,仅需控制正序或负序分量。相较于PR、VPI控制器,控制不平衡谐波时两者性能相当;在控制平衡单次谐波时,计算量减少一半,电流环带宽增加一倍,显著提高了电流环的动态响应速度,被用于储能、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分布式新能源并网系统中。

    一种电力负荷数字统计智能综合的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2835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010193524.2

    申请日:2020-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负荷数字统计智能综合的建模方法,其中包括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该技术利用电能计量装置采集用电负荷信息,使用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等技术,对用户用电负荷进行辨识、分类,形成基于数据的负荷元件模型及参数,并计算出单一负荷元件消耗能量占总体消耗能量的比例。将负荷元件模型和能耗占比组合成负荷模型汇总到母线节点上,采用数字统计智能综合等方法,获取负荷元件类型、参数和占比等数据。之后,生产对抗网络等深度学习算法框架,生成电力负荷模型及其准确性校验的负荷判别模型。本专利提出电力负荷的数字统计智能综合建模方法,具有在线运行实时建模的潜力。

    一种基于充电站功率裕度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49723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0125881.2

    申请日:2019-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充电站功率裕度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充电站内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与常规负荷曲线,得到充电站的充电功率裕度,充电站依据此功率裕度设定不同的充电等级,并引入分时电价机制,计算电动汽车的充电成本,以平均充电成本最小为目标,通过遗传算法获得最优充电计划。本发明的有序充电控制方法充分利用了充电站的配电容量,充电效率高,便于执行,同时兼顾了电动汽车用户的需求与利益,有利于提高有序充电的参与度。

    可准确约束电压运行边界的分布式配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8245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51528.X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可准确约束电压运行边界的分布式配电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配电运行控制领域;可准确约束电压运行边界的分布式配电控制方法包括:针对具备电压支撑能力的下垂控制分布式电源,通过关键过程和参数提取,构建配电系统中基于下垂控制分布式电源的简化电压偏差控制模型;结合正切变换函数特性,设计一种对称状态转换映射函数,将原本电压上下限约束的控制问题,转换到一个无约束的连续空间中进行处理;基于简化电压偏差控制模型,在无约束连续的空间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滑动模态的分布式控制算法,使电压在不超限的前提下实现多个分布式电源的协同控制。

    一种基于混合等效的电力电子系统分区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95723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0461916.6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等效的电力电子系统分区计算方法,属于电力电子仿真领域,所述的电力电子系统分区计算方法通过将串联节点和并联节点与内部节点相分离,并将串联节点变换为阻抗形式、并联节点变换为导纳形式,实现子分区的混合等效变换。通过将子分区的混合等效矩阵和混合激励矩阵投影到全局耦合坐标系,使得子分区混合等效矩阵之间具有线性可加性,实现系统串联耦合电流和并联耦合电压的高效求解,从而实现电力电子系统的分区解耦并行计算。

    一种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148710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702689.3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小波奇异性检测原理确定单相接地故障对应的故障发生时间;基于故障发生时间采集电力系统的各个检测点的零序电流波形;基于差异度计算算法以及多个目标检测点的零序电流波形确定单相接地故障对应的故障判定矩阵,故障判定矩阵的元素与每两个零序电流波形之间的累积距离相关联;根据故障判定矩阵确定单相接地故障对应的故障定位区间。可见,实施本发明能够根据电力系统中每两个检测点的零序电流波形之间的累积距离,也即每两个零序电流波形之间的差异度组合成的故障判定矩阵来确定单相接地故障对应的故障定位区间,降低了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的成本,同时提高了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环路电流法解耦的电力电子系统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95921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213357.9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路电流法解耦的电力电子系统仿真方法,属于电力电子仿真领域。所述的电力电子系统仿真方法在模型预处理阶段,通过环路电流法将大规模电力电子系统模型解耦成具有若干重复性单元结构的区域集合,预计算每个区域内所有器件状态排列下的导纳矩阵和阻抗矩阵,并在具有相同电路结构和连接方式的区域内单元间共享导纳矩阵和阻抗矩阵,提高仿真计算效率。本发明适用于通用计算机计算、通用计算机加速卡异构计算、通用计算机集群仿真计算、专用电路仿真计算以及其他混合类型并行计算,具有良好的平台适应性。

    基于多线圈耦合的气体解离电路及气体解离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50176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96385.0

    申请日:20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线圈耦合的气体解离电路,包括至少两个解离变压器和至少两个电抗,所述解离变压器包括第一主线圈、第一副线圈和电抗,所述第一主线圈之间串联,所述第一副线圈与所述电抗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副线圈与所述电抗串联,所有所述解离变压器的匝数比均相同,所述匝数比为同一所述解离变压器内所述第一主线圈的匝数和所述第一副线圈的匝数的比值,所述第一主线圈之间串联,使得所有所述第一主线圈内的电流大小均相等,所有所述解离变压器的匝数比均相同,使得所有所述第一副线圈内的电流大小均相等,从而使得所述电抗产生的磁场强度相同,进而提高了气体离化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体解离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