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鲁士蓝修饰的铁蛋白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64445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210444339.1

    申请日:2012-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鲁士蓝修饰的铁蛋白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它由亚铁氰化钾穿过铁蛋白表面的蛋白质亚基之间的通道并与铁蛋白内核表面的三价铁离子反应,随后附着于该内核表面形成。该铁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铁蛋白和亚铁氰化钾的溶液,将上述溶液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经透析、离心后,获得最终产品。本发明的铁蛋白纳米颗粒具有尺寸小,稳定性好和生物活性高的优点。

    一种多目标视觉诱发脑电图多域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4830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70939.4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李艳 何宇帆 顾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目标视觉诱发脑电图多域分析方法,采用数字滤波器、快速傅里叶变换及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对多目标视觉诱发脑电图信号的时域、频域与时‑频域特性进行可视化,提供多导联脑电图成分的多域变化性质;采用无需参数的小波分解去噪方法,有效去除原始脑电图信号中的背景噪声与不需要的频率分量,并对生理伪迹进行一定抑制;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与典型相关分析方法,融合多导联脑电图的功率谱特征与频率相关性特征,从而克服单一识别方法的应用局限性。本发明旨在利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方法,获得更加有效、准确的多域脑电图信息,从而让用户了解生物脑电图的工作机制并改良脑电图装置的频率特征识别性能。

    一种ICG/Fe(III)-NBs纳米气泡、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7081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77641.X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CG/Fe(III)‑NBs纳米气泡、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ICG/Fe(III)‑NBs纳米气泡由Fe(III)离子与ICG分子的亲水区配位结合并在自由纳米氧气泡的气液界面上组装得到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填充O2的Fe(III)‑NBs水溶液;将ICG溶解于超纯水中得到ICG溶液;将ICG溶液与Fe(III)‑NBs水溶液混合经自组装得到ICG/Fe(III)‑NBs。本发明制备的ICG/Fe(III)‑NBs纳米气泡能够增加ICG稳定性,提高溶液氧含量,实现协同光/化学动力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诱导癌细胞铁死亡,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

    基于金纳米森林结构的柔性可拉伸SERS基底及其制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96948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846193.8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陈怡 张恒 顾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纳米森林结构的柔性可拉伸SERS基底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制得的基于金纳米森林的SERS基底在微纳尺度上是一种有序的贵金属微纳阵列,可提供强大和稳定的“SERS热点”,具有机械柔性和拉伸性,能够与人体皮肤共形贴合;即使在大的拉伸应变下,其仍能提供较强的SERS热点,在医疗健康监测和柔性可穿戴领域具有较大应用前景。此外,该SERS基底能够通过不同的种子制备得到,包括各种形貌和尺寸的金或银纳米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从种子库中选择特定的种子引导特定金纳米森林的生长,实现不同功能的SERS基底。

    基于图像处理测量磁性细胞磁矩参数的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0802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690992.4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测量磁性细胞磁矩参数的装置及测量方法。将载有细胞悬液的矩形毛细管水平放置于水平梯度磁场中驱动磁性细胞产生水平运动,由CCD记录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图像序列。通过基于YoloV5模型或背景差分的目标识别算法,结合DeepSORT模型对目标识别检测到的多个目标同时进行跟踪,提取视频中磁性细胞的运动轨迹并结合力场分析计算得到磁性细胞的磁矩曲线。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强度可调节、梯度接近均匀的梯度磁场,可以显著降低计算难度。且本发明在磁性细胞比例较少的场景,替换使用基于运动检测的目标识别算法,可显著降低模型运算量,实现对细胞群体中磁性细胞的自动检测追踪与磁矩测量。

    一种携载姜黄素金属离子螯合物脂质体的支架材料的制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23661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35059.8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携载姜黄素金属离子螯合物脂质体的支架材料的制法及应用,该制法为:将姜黄素与金属离子螯合制成脂质体,并将其作为成骨‑抗菌活性成分,与聚合物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聚已内酯混合,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新型的抗菌骨再生支架。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所得支架具有良好的促进骨再生、抗炎和抗菌活性;本发明可制备具有力学强度、生物相容性和载药能力的可降解复合支架材料,并可应用于骨组织再生领域。

    一种磁性脂质微纳气泡的连续制备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34631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229704.7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脂质微纳气泡的连续制备装置及方法,本发明通过在微通道反应器中形成气液两相泰勒流,快速得到饱和液滴,然后施加交变磁场诱导泰勒流饱和液滴中的磁性纳米颗粒产生磁热效应,磁性纳米颗粒的高温表面产生气泡并诱导磷脂分子在气泡界面自组装,实现连续化制备磁性脂质微纳气泡,同时在反应器末端设置气液分离单元和气体回收装置。本发明采用气液两相泰勒流能够强化气液传质效率从而高效溶解气体,缩短了饱和液滴的形成时间,同时,连续法制备的磁性脂质微纳气泡产量高,粒径分布均匀,并且气体可回收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