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8321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746256.0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21/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谷物堆内部湿度的监测方法,属于荧光比色传感器领域。制备MCH型螺吡喃功能化石墨相氮化碳作为传感探针,通过静电纺丝制备了亲水性聚乙烯吡咯烷酮掺杂此探针的纳米纤维膜作为湿度传感器,将此湿度传感器装载在注射器中作为传感器件,以注射器上的尖头不锈钢针作为“捕捉器”获取谷物堆内部的空气,从而准确定位采样点,并将注射器和活塞之间的空间用于传感,提出封闭空间湿度传感模式,可实现自然光下肉眼可见的黄色到粉红色再到红色的多色度变化以即时监测谷物堆内部湿度,更精准地掌握谷物的真实湿度,有效地提高其储运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397294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10039228.6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四环素传感器的制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基于壳聚糖纳米纤维膜的四环素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制壳聚糖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壳聚糖纳米纤维膜;S2、在壳聚糖纳米纤维膜上负载能够与四环素络合进而导致体系颜色/荧光强度变化的金属离子,最终得到对四环素具有可视化响应的壳聚糖纳米纤维膜传感器。将能够与四环素络合进而导致体系颜色/荧光强度变化的金属离子通过抽滤涂覆法直接负载到壳聚糖纳米纤维膜表面,简单、快速地制备壳聚糖纳米纤维膜传感器;避免了必须预先对纳米纤维膜进行功能化修饰或提前将探
-
公开(公告)号:CN11720589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409434.2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富集谷物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采用聚多巴胺和1‑羧乙基‑3丁基咪唑溴盐双修饰的磁性纳米颗粒作为新型吸附剂,富集谷物中的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菌素、玉米赤霉烯酮类毒素、青霉菌毒素类毒素、杂色曲霉素、A类及B类单端孢霉烯族类毒素等多种类型的真菌毒素,降低谷物中基质成分的共吸附,为后续的分析检测提供目标物被富集,而干扰被净化了的待测样品。
-
公开(公告)号:CN11496527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74113.7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物源性食品中四环素残留的检测方法,属于食品安全分析领域;利用制备螺吡喃修饰的共价有机框架作为参比荧光,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聚苯乙烯掺杂螺吡喃修饰的共价有机框架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而构建动态吸附‑固相传感器,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四环素的动态比率荧光传感和可视化比色传感检测;较已有的通过滴涂或浸渍构建固相传感的方法,本发明的动态吸附模式将四环素选择性地吸附在复合纳米纤维膜上,通过形成聚苯乙烯‑四环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超分子复合物进行固相传感,减少了复杂样品中杂质的干扰,提高了四环素比率荧光传感的灵敏度和比色传感的精细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53327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696752.6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红外光激发检测环丙沙星的方法,利用水溶性镧系稀土上转换材料为探针,铜化合物作为荧光淬灭剂和环丙沙星识别单元,铜化合物中的铜离子可通过能量共振转移淬灭水溶性镧系稀土上转换材料,通过检测加入环丙沙星后,环丙沙星与铜离子形成螯合物,使铜离子与水溶性镧系稀土上转换材料的距离增加,使荧光恢复,荧光恢复的程度与加入环丙沙星的量呈线性,从而实现环丙沙星特异性定量检测。本发明采用的水溶性镧系稀土上转换材料可利用红外光作为激发光能有效避免高能量光的光损伤及生物背景发光强的缺陷,同时该材料具有荧光寿命长、发射峰多且发射带尖锐,特别适合作为比率型荧光探针。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所需样品少、检测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09856295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226493.3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3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萃取动物源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兽药残留的方法,包括:(1)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2)以步骤(1)所制备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为模板,经原位氧化聚合反应制得磺酸化聚苯胺修饰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3)所得磺酸化聚苯胺修饰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用作固相萃取吸附剂,实现对动物源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兽药的分离与富集。纳米纤维膜的特殊形态结构使本发明提供的固相萃取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加之磺酸化聚苯胺修饰的纳米纤维膜是由磺酸基团和聚苯胺双重修饰的,丰富了对目标物的吸附机制,从而提高了吸附容量和吸附选择性,更好地实现了复杂的食品基质中氟喹诺酮抗生素的萃取。
-
公开(公告)号:CN102978718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210532449.3
申请日:2012-12-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黑龙江海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D01D5/00
Abstract: 一种静电纺丝法量产纳米纤维的装置,在收集板和光滑的金属圆盘平面之间加以高压电场,电纺溶液在气泵或电泵加压推动下,通过输液管均匀地浸润并分布在包覆了微孔覆膜的海绵滤芯中;包覆了微孔覆膜的海绵滤芯和光滑的金属圆盘平面之间紧密接触,不致产生缝隙或气泡;随着金属圆盘平面的旋转,电纺溶液被均匀地涂在金属圆盘平面的表面上,在高压电场作用下进行拉伸,并随着溶剂的挥发,固化成丝。这种量产纳米纤维的新方式能连续、稳定地制备纳米级的纤维,生产效率能满足纳米纤维批量化工业生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893513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10498552.5
申请日:2013-10-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许茜
IPC: A61K36/8966 , A61P9/10 , A61P9/00 , A61K35/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4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胸痹症治疗的中药,由如下成份构成:全瓜萎20-40克,桂枝15-20克,枳壳5-15克,川朴5-15克,熟附块5-15克,川贝母5-10克,象贝母5-15克,法半夏5-15克,党参15-20克,生牡蛎20-30克;本发明温通阳气,开胸顺气,散结聚,化痰浊,对于胸痹症见心悸、胸闷、胸疼、头晕、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苔腻、脉弦,或有停博、血压不高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03893363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10516105.8
申请日:2013-10-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许茜
IPC: A61K36/804 , A61P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痛风的中药配方组成,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为:甘草:20-30份;川牛膝:15-20份;熟地黄:20-30份;钻地风根:5-10份;草乌:10-15份;丹参:3-12份;陈皮:10-12份;金钱草:5-10份。本发明通过中药配方中各组分的药用价值,以及相互之间的的功效,有祛风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尤其是对于慢性痛风具有更好的疗效,且对患者无任何的毒副作用,且成本低,风险小。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