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盐生物陶瓷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01953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0810235078.6

    申请日:2008-11-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盐生物陶瓷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所述的磷酸盐生物陶瓷微球粒径为φ0.8~4mm,颗粒本体内部为孔径小于150μm的微孔,微孔之间互通,孔隙率为65~90%,颗粒本体由含钙、镁、钠的磷酸盐组成。制备方法为:第一步,称取HA粉末和β-TCP粉末,混合均匀;第二步,取占HA和β-TCP混合粉末质量的5~15%的(NaPO3)6和Mg(H2PO4)2配制得到粘结剂溶液,取占HA和β-TCP混合粉末质量的0.5~5%的悬浮剂配制为溶液;第三步,把第二步中配制的粘结剂溶液和悬浮剂溶液混合均匀,然后把第一步中的混合粉末加入得到的溶液中,搅拌均匀制得陶瓷浆料;第四步,将第三步制备好的陶瓷浆料滴入保温容器冷凝,形成球形颗粒;第五步,将冷凝后的球形颗粒交联处理烧结,得到磷酸盐陶瓷微球。

    磷酸盐生物陶瓷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01953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10235078.6

    申请日:2008-11-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盐生物陶瓷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所述的磷酸盐生物陶瓷微球粒径为φ0.8~4mm,颗粒本体内部为孔径小于150μm的微孔,微孔之间互通,孔隙率为65~90%,颗粒本体由含钙、镁、钠的磷酸盐组成。制备方法为:第一步,称取HA粉末和β-TCP粉末,混合均匀;第二步,取占HA和β-TCP混合粉末质量的5~15%的(NaPO3)6和Mg(H2PO4)2配制得到粘结剂溶液,取占HA和β-TCP混合粉末质量的0.5~5%的悬浮剂配制为溶液;第三步,把第二步中配制的粘结剂溶液和悬浮剂溶液混合均匀,然后把第一步中的混合粉末加入得到的溶液中,搅拌均匀制得陶瓷浆料;第四步,将第三步制备好的陶瓷浆料滴入保温容器冷凝,形成球形颗粒;第五步,将冷凝后的球形颗粒交联处理烧结,得到磷酸盐陶瓷微球。

    明胶-β-磷酸三钙复合球形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01963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0810235079.0

    申请日:2008-11-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明胶-β-磷酸三钙复合球形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中先配制明胶溶液,其具体组成为:先配制明胶溶液,再在明胶溶液中加入β-纳米磷酸三钙粉末制备悬浮液,β-磷酸三钙与明胶的质量比为(6~1):(1~5)。制备好的悬浮液从加料口(1)加入储料罐(4),通过控制储料罐(2)中的压力使其从导液管(6)均匀流出,滴入保温容器(8)内的冷凝液(7)中冷凝,形成球形颗粒。冷凝后的球形颗粒先进行冷冻干燥,再用2.5%的戊二醛溶液交联处理,最后用无水乙醇清洗,得到明胶-β-磷酸三钙复合球形多孔颗粒材料。这种球形颗粒材料具有均一的粒径分布,内部含有大量的互通微孔,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可在组织修复和药物缓释中得到应用。

    明胶-β-磷酸三钙复合球形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01963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10235079.0

    申请日:2008-11-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明胶-β-磷酸三钙复合球形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中先配制明胶溶液,其具体组成为:先配制明胶溶液,再在明胶溶液中加入β-纳米磷酸三钙粉末制备悬浮液,β-磷酸三钙与明胶的质量比为(6~1)∶(1~5)。制备好的悬浮液从加料口(1)加入储料罐(4),通过控制储料罐(2)中的压力使其从导液管(6)均匀流出,滴入保温容器(8)内的冷凝液(7)中冷凝,形成球形颗粒。冷凝后的球形颗粒先进行冷冻干燥,再用2.5%的戊二醛溶液交联处理,最后用无水乙醇清洗,得到明胶-β-磷酸三钙复合球形多孔颗粒材料。这种球形颗粒材料具有均一的粒径分布,内部含有大量的互通微孔,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可在组织修复和药物缓释中得到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