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4584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1031172.1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1Q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有效抑制时域溅射效应的低散射超表面阵列及其设计方法,由电磁各向异性的单元结构组成,单元结构包括电阻薄膜结构层、中间介质层以及金属背板层。电阻薄膜结构层采用十字形结构,通过调整十字形结构的臂长和宽度以及薄膜电阻的表面电阻,可以有效的调控单元的反射率曲线和时域溅射效应的持续时间及最大值。该超表面不仅在频域上具有低散射特性,同时在时域上具有抑制时域溅射效应的功能。因此,该超表面在频域和时域上都具有隐身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745845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31172.1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1Q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有效抑制时域溅射效应的低散射超表面阵列及其设计方法,由电磁各向异性的单元结构组成,单元结构包括电阻薄膜结构层、中间介质层以及金属背板层。电阻薄膜结构层采用十字形结构,通过调整十字形结构的臂长和宽度以及薄膜电阻的表面电阻,可以有效的调控单元的反射率曲线和时域溅射效应的持续时间及最大值。该超表面不仅在频域上具有低散射特性,同时在时域上具有抑制时域溅射效应的功能。因此,该超表面在频域和时域上都具有隐身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06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33278.6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可切换超表面,它集成了四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包括频率选择Rasorber(FSR)模式、频率选择表面(FSS)模式、吸波模式以及反射模式。所提出的超表面由一个基本单元以周期排列的方式构成,每列单元组成一个子阵,并由同一控制电路提供控制信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所采用的调制方式简单,只需要改变偏置电压的大小及方向,就可以快速的切换超表面的工作模式。(2)本发明将馈电网络集成在了单元图案中,因此不需要引入额外的馈电网络,避免了馈电网络对超表面性能造成的影响。(3)本发明相比已存在的可切换Rasorber具有更丰富的功能,有望用作一种新型的智能天线罩以应对日渐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484379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10538.1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极化转换和波束偏折功能的编码超表面,该超表面由若干个超表面单元按照一定的编码排列构成;其中,超表面单元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金属贴片层(1)、介质基板(2)和金属地(3)。超表面单元金属贴片层(1)具有沿x方向和y方向的正交结构,便于对x极化和y极化电磁波反射相位进行独立控制,进而实现极化转换功能。超表面单元采用2‑bit编码,相邻bit单元反射相位相差90°,在58.7~61.2GHz的频率范围内实现了对反射波的有效调控。基于上述单元设计了超表面阵列,实现了反射波束向θ=30°,φ=210°方向的偏折,主瓣轴比在56~61GHz频率范围内小于3dB。
-
-
公开(公告)号:CN111969306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416856.2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极化折叠透射阵,包括底部超表面、顶部超表面、馈源;底部超表面与馈源集成,顶部超表面位于上方,且顶部超表面与底部超表面距离为透射阵焦距的三分之一,相对传统透射阵,该折叠透射阵的顶部和底部超表面间距离为焦距的三分之一,同时可以实现圆极化波。该折叠透射阵具有低剖面、设计简单、平面化等特点,在高增益低剖面天线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19110640U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22692956.5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呼吸阻抗探测的闭环控制可穿戴式膈肌刺激器,硬件部分包括主控模块、呼吸阻抗探测电路、刺激驱动及输出电路、刺激电极、探测电极、电源、电源管理电路、隔离电路、无线通信模块;软件部分包括呼吸处理识别算法和刺激信号生成算法。控制主板与呼吸阻抗探测电路,刺激器驱动电路。刺激输出电路通过刺激电极贴附在膈神经浅表皮肤刺激位点。呼吸阻抗传感器通过胸腹部体表探测电极获取呼吸阻抗,通过呼吸识别算法识别出个体的呼吸频率,呼吸强度,呼吸周期。刺激信号生成算法根据识别的呼吸强度和呼吸周期生成刺激信号刺激膈神经,从而激发膈肌运动,形成反馈调节;整个过程均由主控模块进行处理,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治疗效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