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阶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动态地图匹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32202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011505866.X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阶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动态地图匹配方法,方法通过GPS点数据和路网信息,获取GPS点的候选路段,进而获取GPS点在各候选路段中的候选点,然后计算GPS点的各候选点的高阶隐马尔可夫模型转移概率和高阶隐马尔科夫模型的状态转移概率,采用Viterbi算法求解高阶隐马尔可夫模型,实现对GPS点和路网中的路段的匹配,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单高效,能够精确的实现动态地图匹配。

    一种改性地聚合物泡沫轻质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5975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42638.4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地聚合物泡沫轻质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泡沫轻质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废弃混凝土再生粉体206‑319份;高炉矿渣33‑138份;固体硅酸钠33‑35份;氢氧化钠9‑16份;泡沫33‑65份;水213‑234份。本发明通过制备方法制得的改性地聚合物泡沫轻质土,其7d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2.456‑4.814MPa,早期强度增长较快,能大大缩短工程养护周期,加快施工进度。本发明采用废弃混凝土再生粉体为地聚合物的主要硅铝相原料,实现了废弃混凝土再生粉体的高质利用,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主动配电网负荷侧多元调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44794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0117679.7

    申请日:2022-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主动配电网负荷侧多元调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步骤:(1)数据准备,包括可再生能源的预测数据、灵活性资源基本特性、配电网系统的基本参数相关信息;(2)对接入众多灵活性资源的主动配电网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内部资源参与配电网运行的方式;(3)考虑配电网系统潮流约束以及配网内部各节点运行约束,以系统网损与电压偏移量最小为目标建立配电网调压数学模型;(4)基于强化学习的思想,将调压任务转化为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建立主动配电网调压的马尔科夫模型。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分布式电源、柔性负荷、SVC等配电网灵活性资源的特性,避免了复杂物理建模的同时协调配网内部众多资源参与配网的运行。

    一种电力市场需求侧资源聚合模型调度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16978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542188.7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王蓓蓓 张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力市场背景下需求侧资源精准聚合模型调度方法、设备及储存介质,该方法包括步骤:(1)数据准备,包括电力市场电价数据、不同需求侧负荷设备的基本约束和运行参数相关信息等;(2)基于奇诺多面体刻画出单个设备运行可行域;(3)通过Minkowski Sum运算将单个设备可行域进行聚合,得到需求侧资源精准聚合响应模型;(4)将聚合模型交由需求响应聚合商代理,直接参与批发市场竞争,以聚合商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竞价策略优化决策模型。本发明实现需求侧资源高维度、大规模的可行域聚合,基于奇诺多面体的表现形式降低了聚合计算的复杂度,并在电力市场背景下基于需求侧资源聚合响应模型进行竞价决策调度。

    自动驾驶混行环境下的快速道路设计要素优化方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0286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27602.9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自动驾驶混行环境下的快速道路设计要素优化方法、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目标路段的环境数据,生成道路平纵横线形、车辆数量、车型比例和速度;基于环境数据,结合地图数据设计交通场景,构建虚拟基础场景;获取相关评价准则的评价指标;分析自动驾驶车辆与人工驾驶车辆的行驶特征差异,结合道路设计规范,建立不同道路设计要素取值下的道路设计方案,获得评价指标值;构建多准则评价模型,得到各交通场景工况的相对综合得分,将相对综合得分最高对应的道路设计方案作为最终的方案,完成道路设计要素的优化。本发明提高了道路的安全性、效率和适应性,在未来自动驾驶与人工驾驶车辆混行环境下的道路设计问题上具有工程应用价值和意义。

    一种主动配电网负荷侧多元调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447942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17679.7

    申请日:2022-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主动配电网负荷侧多元调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步骤:(1)数据准备,包括可再生能源的预测数据、灵活性资源基本特性、配电网系统的基本参数相关信息;(2)对接入众多灵活性资源的主动配电网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内部资源参与配电网运行的方式;(3)考虑配电网系统潮流约束以及配网内部各节点运行约束,以系统网损与电压偏移量最小为目标建立配电网调压数学模型;(4)基于强化学习的思想,将调压任务转化为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建立主动配电网调压的马尔科夫模型。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分布式电源、柔性负荷、SVC等配电网灵活性资源的特性,避免了复杂物理建模的同时协调配网内部众多资源参与配网的运行。

    一种基于高阶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动态地图匹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3220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05866.X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阶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动态地图匹配方法,方法通过GPS点数据和路网信息,获取GPS点的候选路段,进而获取GPS点在各候选路段中的候选点,然后计算GPS点的各候选点的高阶隐马尔可夫模型转移概率和高阶隐马尔科夫模型的状态转移概率,采用Viterbi算法求解高阶隐马尔可夫模型,实现对GPS点和路网中的路段的匹配,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单高效,能够精确的实现动态地图匹配。

    一种压阻式金硅复合纳米梁谐振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95151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710425764.9

    申请日:2017-06-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阻式金硅复合纳米梁谐振器及其制作方法,所述谐振器包括一个双端固定的金硅复合纳米梁、匹配电阻(7)、将金硅复合纳米梁上的压阻区和匹配电阻引出的第一铝电极(8)、第二铝电极(9)、第三铝电极(10)、与金硅复合纳米梁顶部金层相连的金电极(11)、与衬底相连的第四铝电极(12);其层状结构为:在衬底(1)上的两边分别设有氧化牺牲层(2),在氧化牺牲层(2)上设有单晶硅(3),在单晶硅(3)中的一边设有压阻区(4),在单晶硅(3)和压阻区(4)的上部设有氮化硅绝缘层(5),在氮化硅绝缘层(5)上设有金层(6)。本发明制作工艺简单,在制作小尺寸梁的基础上尽量降低了成本;激励和检测方法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检测和激励间的耦合小;有效增强了压阻效应,降低了检测难度。

    基于Jieba分词及地址词库的地理编码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33797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220419.0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Jieba分词及地址词库的地理编码方法和系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地址数据,建立地址数据库;步骤2:对用户输入的地址字符串进行分词;步骤3:进行两轮地址匹配与地址标准化;步骤4:将标准地址映射为地理坐标。本发明的系统包括:地址数据库,用于保存采集到的八级标准地址数据和其地理坐标;分词模块,用于将用户输入的地址字符串进行拆分;精确匹配模块,用于对拆分后的地址数组进行逐级精确匹配,并补全父级地址;模糊匹配模块,用于对未精确匹配的地址字符串进行模糊匹配,并完成地址的标准化;映射模块,用于将标准化的地址映射为地理坐标,并返回给用户。本发明算法简单易懂,易于编程实现。

    一种压阻式金硅复合纳米梁谐振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95151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425764.9

    申请日:2017-06-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阻式金硅复合纳米梁谐振器及其制作方法,所述谐振器包括一个双端固定的金硅复合纳米梁、匹配电阻(7)、将金硅复合纳米梁上的压阻区和匹配电阻引出的第一铝电极(8)、第二铝电极(9)、第三铝电极(10)、与金硅复合纳米梁顶部金层相连的金电极(11)、与衬底相连的第四铝电极(12);其层状结构为:在衬底(1)上的两边分别设有氧化牺牲层(2),在氧化牺牲层(2)上设有单晶硅(3),在单晶硅(3)中的一边设有压阻区(4),在单晶硅(3)和压阻区(4)的上部设有氮化硅绝缘层(5),在氮化硅绝缘层(5)上设有金层(6)。本发明制作工艺简单,在制作小尺寸梁的基础上尽量降低了成本;激励和检测方法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检测和激励间的耦合小;有效增强了压阻效应,降低了检测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