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6492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1577320.9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山东中康国创先进印染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华大学
IPC: C25B11/067 , C25B11/075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催化分解水产氢技术领域,涉及电催化分解水产氢的电极,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绝缘织物基底的镍基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芳纶织物作为基底,在所述基底表面附着SnS2半导体层,所述SnS2半导体层表面附着金属镍;采用Cu Kα单色辐射后的X射线衍射图谱中含有(101)、(110)、(102)的SnS2特征衍射峰和(111)、(200)、(220)的金属Ni特征衍射峰。本发明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具有尺寸更大,而且产氢稳定性更高的优势,能够满足能长期稳定运行、低成本、模块化(>10cm2)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2628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07448.1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山东中康国创先进印染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华大学
IPC: C25B11/087 , C25B11/077 , C25B11/052 , C25B1/04 , C03C17/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锶光阳极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将导电玻璃清洗并干燥后,导电面朝上进行煅烧处理;将钛酸四丁酯与乙酰丙酮螯合后,加入乙酸锶溶液中,搅拌,然后加入乙腈,继续搅拌设定时间,陈化后得到前驱体溶液;在煅烧处理的导电玻璃导电面用胶带覆盖预留的区域,然后将所述前驱体溶液层层涂覆在导电面上,每涂覆一层,将导电玻璃在550‑650℃煅烧5‑15min,涂覆完毕后,将导电玻璃在550‑650℃煅烧0.8‑1.2h,冷却后即得钛酸锶光阳极膜。制备的SrTiO3光阳极膜不仅可用于光电催化分解水产氧,还可以回收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681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1600454.9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山东中康国创先进印染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J3/075 , C08F220/56 , C08F220/54 , C08K5/3417 , A61L2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稠杂环类还原物‑聚丙烯酰胺粘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是将稠杂环类还原物分散于水中,并将pH值调节为7~14后加入丙烯酰胺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和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形成稠杂环类还原物‑聚丙烯酰胺粘附水凝胶,本发明的方法可通过调节稠杂环类还原物的加入量,制备出可重复粘附于皮肤并可随关节弯曲而变形的水凝胶,其粘附强度可达普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4倍以上,可用于关节处伤口的促愈合,本发明的方法采用一锅法,制备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68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1600454.9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山东中康国创先进印染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J3/075 , C08F220/56 , C08F220/54 , C08K5/3417 , A61L2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稠杂环类还原物‑聚丙烯酰胺粘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是将稠杂环类还原物分散于水中,并将pH值调节为7~14后加入丙烯酰胺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和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形成稠杂环类还原物‑聚丙烯酰胺粘附水凝胶,本发明的方法可通过调节稠杂环类还原物的加入量,制备出可重复粘附于皮肤并可随关节弯曲而变形的水凝胶,其粘附强度可达普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4倍以上,可用于关节处伤口的促愈合,本发明的方法采用一锅法,制备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653694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681940.0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亲和力可转变的分散活性染料非水介质染色工艺,将含湿织物或纱线置于分散活性染料溶液中进行染色,得到染色后的织物或纱线;含湿织物或纱线是将纤维素纤维织物或纱线置于pH为7.5~11的碱性溶液中进行溶胀得到的;分散活性染料溶液为亲和力可转变的分散活性染料溶于相对介电常数小于5的弱极性或非极性溶剂得到的溶液;亲和力可转变的分散活性染料为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亲和力可转变的基团与活性基团的分散活性染料,在pH为7.5~11的碱性条件下,亲和力可转变的基团与水的反应活性>活性基团与纤维素的反应活性;本发明的方法在保证纤维素纤维高上染率和固色率的情况下,使得匀染性和染深性优异,且各项牢度均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33493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83437.X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起染的中深色染色体系纺织品染色方法,将温度为50~60℃、染料浓度为Ag·L‑1的染料溶液注入染缸中对纺织品进行染色,在染色过程中,当染料溶液中染料浓度小于(A‑5%·A)g·L‑1时,补加温度为50~60℃、染料浓度为Bg·L‑1的染料溶液,使染缸中染料浓度始终保持在(A±5%·A)g·L‑1;A与B之间满足:A
-
公开(公告)号:CN114592365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307169.6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散染料上染率高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方法,在采用分散染料对聚酯纤维或其制品染色时向染色体系中加入能够提高分散染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溶解速率和溶解度的助溶剂,助溶剂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的溶解度高于所述分散染料,在染色体系中,各物质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满足:助溶剂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助溶剂与所述分散染料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与所述分散染料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助溶剂在分离温度和分离压强下为固体,分离温度为30~50℃,分离压强为5~6MPa;本发明采用的助溶剂可以显著提高分散染料对聚酯纤维的上染率,也可以与CO2分离,重复使用CO2。
-
公开(公告)号:CN11540381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882280.8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C08J9/28 , C08L1/02 , C08K5/5435 , C08K5/01 ,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热‑储热一体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纤维素/硅烷偶联剂混合液的制备;2)纤维素/硅烷偶联剂/相变微胶囊混合液的制备;3)相变微胶囊复合海绵的制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隔热‑储热一体化复合材料。本发明得到的复合材料兼具隔热和储热双重效果,熔融焓为105~160J/g,导热系数低至0.036W/m K,对环境和健康无危害,制备工序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338905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899875.X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D06M15/61 , D06M101/12 , D06M101/28 , D06M101/32 , D06M101/34 , D06M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低发射率聚苯胺复合织物的方法,先在碱化后织物表面原位复合聚苯胺大分子得到聚苯胺原位复合织物;再将聚苯胺涂料涂覆在聚苯胺原位复合织物上得到低发射率聚苯胺复合织物;碱化后织物是指经煮练工艺处理后得到的织物;聚苯胺涂料为聚苯胺分子的有机溶解液,且不含有粘合剂。制得的低发射率聚苯胺复合织物包括聚苯胺原位复合织物及其表面的聚苯胺涂层;聚苯胺原位复合织物由织物及其纤维表面的聚苯胺大分子构成;聚苯胺涂层中的聚苯胺大分子与纤维表面的聚苯胺大分子之间相互缠结。本发明制得的一种低发射率聚苯胺复合织物,不含粘合剂,红外发射率低,电导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23080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61146.2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C08G79/025 , C08L67/02 , C08L8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磷腈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和在PET阻燃中的应用,制备方法为:在超声条件下,先将六氯环三磷腈溶液与没食子酸混合反应5~60min得到混合液,再向混合液中添加三乙胺后继续反应1~24h;六氯环三磷腈与没食子酸的摩尔比为1:1~1:6;反应结束后,弃去上清液,将沉淀物先用二氯甲烷洗涤并离心,再用乙醇洗涤并离心,之后将沉淀物进行真空干燥制得聚磷腈阻燃剂;应用为:将制得的聚磷腈阻燃剂与PET混合均匀后熔融挤出制备阻燃增强PET;聚磷腈阻燃剂的添加量为PET质量的0.5~5%;阻燃增强PET的LOI为32.2~35.9%,UL‑94为V‑0级。本发明针对PET易燃烧的特性,制备无毒无害环境友好型的聚磷腈阻燃剂,仅加入少量所述聚磷腈阻燃剂,即可使PET获得优异的阻燃性能,同时使PET保持较好的强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