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丙烯复合盆底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36071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10040915.4

    申请日:2016-01-2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丙烯复合盆底补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盆底补片由上下覆膜层和中间支撑层组成三层覆膜补片,其中覆膜层为可降解膜,支撑层为经编网眼补片。将聚丙烯单丝进行编织,制织成聚丙烯经编网眼补片然后冲洗、常温下自然晾干,然后进行热定型,冷却后裁剪;将聚乳酸和聚己内酯混合,然后溶于溶剂中,加热搅拌,得到混合溶液;将聚丙烯经编网眼补片在混合溶液中浸渍,取出后平放,然后挥发、消毒,即得。本发明将可吸收材料与不可吸收材料相结合,利用浸渍覆膜成型的工艺,制备的覆膜补片具有低厚度、高强力、柔韧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此工艺方法简单,不需要使用粘合剂,实施方便。

    一种静电纺覆膜型复合盆底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08581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40874.9

    申请日:2016-01-2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纺覆膜型复合盆底补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盆底补片由一层覆膜层和一层支撑层构成,覆膜层粘合于支撑层的一侧。制备:将聚乳酸和聚己内酯混合,溶于溶剂中,然后加热搅拌,得到聚乳酸/聚己内酯溶液;将聚丙烯经编网眼补片一面刷上一层粘合剂,另一面贴在作为静电纺接收装置的铝箔上,并以聚乳酸/聚己内酯溶液为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挥发、消毒,即得。本发明将可吸收材料与不可吸收材料相结合,利用静电纺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的特点使其具有质量轻、孔隙率高、手感柔软、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

    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内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30026B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10075518.1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内支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的生物可降解血管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生物可降解纤维编织线构成的环形网状结构,所述的环形网状结构由多行波浪形结构组成,每行波浪形结构由多个V形结构单元组成,相邻两行波浪形结构对称设置,每个V形结构单元的中间的端点与其相邻行中与之对称的V形结构单元的中间的端点每间隔二个非结合点后连接一次构成结合点。本发明的生物可降解血管内支架,轴向缩短率小,环形网状结构赋予支架较大的径向变形,且在两相邻行的V形结构单元中分别每间隔二个非结合点后连接一次,有利于支架在较大径向直径变化时长度变化不大,有利于血管内支架借助于输送装置的植入。

    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内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30026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75518.1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内支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的生物可降解血管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生物可降解纤维编织线构成的环形网状结构,所述的环形网状结构由多行波浪形结构组成,每行波浪形结构由多个V形结构单元组成,相邻两行波浪形结构对称设置,每个V形结构单元的中间的端点与其相邻行中与之对称的V形结构单元的中间的端点每间隔二个非结合点后连接一次构成结合点。本发明的生物可降解血管内支架,轴向缩短率小,环形网状结构赋予支架较大的径向变形,且在两相邻行的V形结构单元中分别每间隔二个非结合点后连接一次,有利于支架在较大径向直径变化时长度变化不大,有利于血管内支架借助于输送装置的植入。

    一种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丙烯复合盆底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36071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40915.4

    申请日:2016-01-2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丙烯复合盆底补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盆底补片由上下覆膜层和中间支撑层组成三层覆膜补片,其中覆膜层为可降解膜,支撑层为经编网眼补片。将聚丙烯单丝进行编织,制织成聚丙烯经编网眼补片然后冲洗、常温下自然晾干,然后进行热定型,冷却后裁剪;将聚乳酸和聚己内酯混合,然后溶于溶剂中,加热搅拌,得到混合溶液;将聚丙烯经编网眼补片在混合溶液中浸渍,取出后平放,然后挥发、消毒,即得。本发明将可吸收材料与不可吸收材料相结合,利用浸渍覆膜成型的工艺,制备的覆膜补片具有低厚度、高强力、柔韧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此工艺方法简单,不需要使用粘合剂,实施方便。

    生物可降解血管内支架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763303U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20094232.3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可降解血管内支架。所述的生物可降解血管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生物可降解纤维编织线构成的环形网状结构,所述的环形网状结构由多行波浪形结构组成,每行波浪形结构由多个V形结构单元组成,相邻两行波浪形结构对称设置,每个V形结构单元的中间的端点与其相邻行中与之对称的V形结构单元的中间的端点每间隔二个非结合点后连接一次构成结合点。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可降解血管内支架,轴向缩短率小,环形网状结构赋予支架较大的径向变形,且在两相邻行的V形结构单元中分别每间隔二个非结合点后连接一次,有利于支架在较大径向直径变化时长度变化不大,有利于血管内支架借助于输送装置的植入。

    一种手工编织血管内支架用的带手柄打孔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02589711U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20232587.5

    申请日:2012-05-17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工编织血管内支架用的带手柄打孔模具,包括柱状主体(1)和细棒(8),所述柱状主体(1)分为编织区域(3)和手柄(2),所述编织区域(3)是一个中间为螺杆(6)两端分别是端部细棒安装部(5)和中间细棒安装部(4),所述中间细棒安装部(4)另一端连接手柄(2),所述端部细棒安装部(5)侧面开有若干绕轴线环形均布的细棒安装孔(7),所述中间细棒安装部(4)的侧面开有若干与所述端部细棒安装部(5)上对应的细棒安装孔(7),所述细棒安装孔(7)安装所述细棒(8),所述细棒(8)与细棒安装孔(7)之间成间隙配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