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232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03778.3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 , 东北石油大学
IPC: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V10/20 , G06V10/26 , G06V10/44 , G06V10/774 , G06V10/776 , G06V20/69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采油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基于ResNet‑KAN的支撑剂颗粒的识别方法。识别方法:获取钻井取心过程中不同井深处的录井岩屑样本;筛分并对上述录井岩屑样本的单颗粒进行拍照;提取单颗粒的图像、测量单颗粒的粒径,并保存;制作模型的训练集和验证集;构建ResNet‑KAN残差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训练集对该模型进行训练,并使用验证集进行验证;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对单颗粒的图像进行识别,以识别出支撑剂颗粒。本公开使用一个KAN网络来替代传统的ResNet网络的线性全连接层,从而实现对ResNet网络的进一步优化,具有能够自动、快速且准确地识别水力压裂试验场取心井录井岩屑中支撑剂颗粒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220466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774113.7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 ,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用于微生物洗油的混合菌剂及其应用,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油菌剂及其应用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用于微生物洗油的混合菌剂由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ZZ‑11和胶冻样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ZZ‑8组成。本发明用于微生物洗油的混合菌剂具有优异的乳化性能,其发酵液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能大幅降低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水平,洗油效率可达8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703406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204580.6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
IPC: C12N1/20 , E21B43/22 , C09K8/582 , C09K3/32 , C02F3/34 , C12R1/07 , C02F101/32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降解技术领域,涉及一株沙福芽孢杆菌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该菌为沙福芽孢杆菌,保藏在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分类学名称为Bacillus safensis subsp.safensis,保藏编号为GDMCC No:64077。本发明所述沙福芽孢杆菌DWC‑2能利用石油烃作为单一碳源生长,具有较高的石油降解能力,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洗油效率,可应用于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产生物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和石油污染环境修复等。
-
公开(公告)号:CN11870318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178028.4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滨南采油厂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开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微乳液型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采油中的应用、驱油纳米乳液。本发明提供了微乳液型驱油剂在油田采油中的应用,所述微乳液型驱油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表面活性剂15~35%、水55~70%,油3~15%;本发明的微乳液型驱油剂注入油层后,能够改变岩石的润湿性,减少油水界面张力,使得石油能够高效地与岩石剥离,进而提高石油的采油率。另外,本发明的微乳液型驱油剂具有优异的乳化性,将其注入井筒中后,能够将沉积于井筒中的重油沉积物乳化,实现重油沉积物的溶解去除,实现井筒的疏通,最终提高石油的采油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9597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35401.0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
IPC: C02F11/13 , B02C18/26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研磨蒸发处理含油污泥的设备及方法,包括研磨装置和分离装置,研磨装置包括:研磨室,研磨室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料口和气相出口,气相出口与分离装置的进气口固定连通,研磨室底部相对两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固相出口和第二固相出口;研磨机构,研磨机构设置在研磨室内,研磨机构包括依次轴接的旋转组件、伸缩组件和转轴,转轴上沿轴线方向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研磨刀具,研磨刀具的外周面与研磨室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监测机构,监测机构设置在研磨室内。本发明采用研磨发热的方式将含油污泥中的污油和水分去除,提高污泥处理效率,并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4349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21193.7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
IPC: E21B43/24 , E21B43/22 , C09K8/58 , C09K8/592 , C09K8/594 , C09K8/54 , C09K8/588 , G01N25/16 , G01N25/48 , G01N11/00 , G01N33/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致密油、页岩油的开采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待开采的油井中的采油指标,响应于所述采油指标低于设定阈值,触发针对油井的采油控制;通过安置于待开采的井底的电加热装置,对井底的近井储层进行加热,使得近井储层的岩石和流体受热膨胀,从而提升近井储层中的油藏压力,促进油藏的流体流动性,使近井储层中的油藏的流体流入井筒中;向井底的近井储层投放化学药剂,使化学药剂在井底及近井储层与相应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化学药剂化学反应释放的热量和能量,疏通近井储层的堵塞,并利用化学反应释放的气体促进地层中的流体的流动性,使地层中的流体流入井筒中。本申请易于恢复井筒条件;提升了致密油、页岩油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4348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24991.5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含水油井的堵水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堵水井的油藏地质信息,基于所述油藏地质信息剖析出水原因;基于所述出水原因确定堵水策略;基于所述油藏地质信息,为所述目标堵水井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利用物理模拟方法,在三维地质模型中模拟并表征所述堵水策略的动态堵水过程,再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所述目标堵水井的油井水窜、堵水施工、堵后生产的过程;依照所述目标堵水井的油藏实际需求和现场施工条件,进行堵剂选择,并确定堵剂的辅助药剂,以配制堵剂;按照堵水施工的模拟过程,以利用所配置堵剂对所述目标堵水井进行堵水施工。本申请提升了目标堵水井的堵水效率及堵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220466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74113.7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 ,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用于微生物洗油的混合菌剂及其应用,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油菌剂及其应用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用于微生物洗油的混合菌剂由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ZZ‑11和胶冻样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ZZ‑8组成。本发明用于微生物洗油的混合菌剂具有优异的乳化性能,其发酵液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能大幅降低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水平,洗油效率可达8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70318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78028.4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滨南采油厂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开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微乳液型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采油中的应用、驱油纳米乳液。本发明提供了微乳液型驱油剂在油田采油中的应用,所述微乳液型驱油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表面活性剂15~35%、水55~70%,油3~15%;本发明的微乳液型驱油剂注入油层后,能够改变岩石的润湿性,减少油水界面张力,使得石油能够高效地与岩石剥离,进而提高石油的采油率。另外,本发明的微乳液型驱油剂具有优异的乳化性,将其注入井筒中后,能够将沉积于井筒中的重油沉积物乳化,实现重油沉积物的溶解去除,实现井筒的疏通,最终提高石油的采油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0340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204580.6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
IPC: C12N1/20 , E21B43/22 , C09K8/582 , C09K3/32 , C02F3/34 , C12R1/07 , C02F101/32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降解技术领域,涉及一株沙福芽孢杆菌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该菌为沙福芽孢杆菌,保藏在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分类学名称为Bacillus safensis subsp. safensis,保藏编号为GDMCC No:64077。本发明所述沙福芽孢杆菌DWC‑2能利用石油烃作为单一碳源生长,具有较高的石油降解能力,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洗油效率,可应用于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产生物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和石油污染环境修复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