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蒙古栎果实保藏食用菌菌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3106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385938.X

    申请日:2021-04-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蒙古栎果实保藏食用菌菌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蒙古栎果实保藏培养基、接种与养菌、菌种保藏。该方法用到的菌种保藏培养基配方为蒙古栎果实75%、辅料24%(阔叶木屑90%、麦麸10%;水量为干料质量的60%)、石膏0.5%、石灰0.5%。具体保藏方法是将待保藏的液体菌种接种于蒙古栎保藏培养基,待菌丝长满培养基后,用透明聚乙烯塑料膜将瓶盖上的透气膜封住以隔绝氧气,然后置于4℃冰箱保藏,若保藏时间不超过1年,可放置常温保藏。本发明具有菌种保藏时间长、菌种菌龄一致、菌种保藏量大等优点,且利用本方法保藏菌种,菌丝性状稳定、长势旺盛、活力强。

    一种菌袋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该菌袋栽培黑木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54564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234907.5

    申请日:2012-06-25

    Abstract: 一种菌袋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该菌袋栽培黑木耳的方法,利用林区抚育下来的木段和伐余物枝桠材加工成的颗粒状木屑为栽培原料,采取仿照野生木段中木耳的出耳和生长方式,进行菌袋密集划口,使木耳的朵形、耳片厚度非常接近野生木段出耳的状态;模拟自然条件下出耳的方式,很好地协调空气湿度、通气和光照的关系,促进黑木耳子实体的生长,使黑木耳的色泽非常接近野生木段出耳的状态。本发明使用的菌种是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黑木耳菌种(保藏号为黑木耳DL202 CCTCC M 2011138)。本发明解决相应的食用菌生产所需原料木屑来源不足的问题,生产出的黑木耳,品质优良,显著提高栽培者的经济效益。

    一种木耳挂袋栽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21704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389114.X

    申请日:2014-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耳挂袋栽培的方法,在大棚内部按等间隔平行设置每组三根梁,每根梁上垂直于地面拴有绳,三根绳形成的横截面成等边三角形,每根绳的一端与等边三角环扣的一端点连接,由上至下间隔一定距离在绳上系有多个等边三角环扣,然后在每个等边三角环扣上固定一个菌袋,挂袋密度可以达到100-120袋/m2。耳片生长前期,早晨喷水0.5-1.0小时,白天每隔2-3小时喷一次水,每次10分钟,晚上喷水1.5-2.0小时,耳片生长后期,早晨喷水0.5-1.0小时,晚上喷水1.5-2.0小时,白天不浇水直到耳片充分展开;本方法提高了木耳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出的木耳品质佳、口感好、色黑、胶质感强。

    一种利用干耳片快速分离木耳菌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03693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474153.5

    申请日:2013-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干耳片快速分离木耳菌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干耳片用手掰成小片;(2)将小耳片第一次在无菌水中涮洗并用吸水纸充分吸干水分;(3)将小耳片放入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中浸泡20-25s并用吸水纸充分吸干;(4)将小耳片第二次在无菌水中涮洗并用吸水纸充分吸干水分;(5)将小耳片插入平板PDA培养基中恒温培养、观察;(6)挑取萌发出的菌丝接种至斜面PDA培养基中进行纯化培养即可。本发明分离木耳菌种具有操作简便易行,用时短,所需成本低,菌丝成活率高,菌丝具有生长快、菌丝洁白粗壮、生命力强等优点,该发明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胶质耳的菌种分离。

    一种桑黄菌丝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63749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10315661.X

    申请日:2011-10-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桑黄菌丝体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桑黄菌种活化;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培养;刮取桑黄菌丝体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收集桑黄菌丝体;提取桑黄菌丝体总R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本发明使用的菌种是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桑黄菌种(鲍姆层孔菌,保藏号为桑黄DL101 CCTCC M 2011137)。本发明操作简单,原理易懂,为今后获得大规模的、高纯度的桑黄菌丝体和高质量的桑黄总RNA提供了简便快捷的方法,也为桑黄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奠定了基础。

    一种利用干耳片快速分离木耳菌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03693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74153.5

    申请日:2013-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干耳片快速分离木耳菌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干耳片用手掰成小片;(2)将小耳片第一次在无菌水中涮洗并用吸水纸充分吸干水分;(3)将小耳片放入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中浸泡20-25s并用吸水纸充分吸干;(4)将小耳片第二次在无菌水中涮洗并用吸水纸充分吸干水分;(5)将小耳片插入平板PDA培养基中恒温培养、观察;(6)挑取萌发出的菌丝接种至斜面PDA培养基中进行纯化培养即可。本发明分离木耳菌种具有操作简便易行,用时短,所需成本低,菌丝成活率高,菌丝具有生长快、菌丝洁白粗壮、生命力强等优点,该发明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胶质耳的菌种分离。

    一种木耳挂袋栽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21704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389114.X

    申请日:2014-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耳挂袋栽培的方法,在大棚内部按等间隔平行设置每组三根梁,每根梁上垂直于地面拴有绳,三根绳形成的横截面成等边三角形,每根绳的一端与等边三角环扣的一端点连接,由上至下间隔一定距离在绳上系有多个等边三角环扣,然后在每个等边三角环扣上固定一个菌袋,挂袋密度可以达到100?120袋/m2。耳片生长前期,早晨喷水0.5?1.0小时,白天每隔2?3小时喷一次水,每次10分钟,晚上喷水1.5?2.0小时,耳片生长后期,早晨喷水0.5?1.0小时,晚上喷水1.5?2.0小时,白天不浇水直到耳片充分展开;本方法提高了木耳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出的木耳品质佳、口感好、色黑、胶质感强。

    一种富含沙棘黄酮元蘑的栽培料配方及其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19355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610025382.2

    申请日:2016-0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含沙棘黄酮元蘑的栽培料配方及其栽培方法。配方按质量百分数含有:10%-30%的沙棘果渣、50%-70%的硬杂木屑、15%的麦麸、3%的豆粉、1%的石灰和1%的石膏。栽培方法如下:一、按栽培料配方进行称料和拌料;二、装袋和灭菌;三、接种和养菌;四、划口和出菇管理;五、采收。本发明得到的元蘑,经测定黄酮含量大幅提高,可有效预防高血脂、高血糖、抑制血小板凝聚、心力衰竭等疾病,大大提高了元蘑的保健功效,而且栽培中缩短了元蘑菌丝长满袋的时间,增加了元蘑的产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