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1905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77049.2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桥梁大体积承台应力与应变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属于桥梁应力与应变监测技术领域。为解决桥梁应力与应变实时准确监测的问题。本发明应力应变传感器连接模拟电子开关,模拟电子开关分别连接激振单元、采集单元、STM32微控制器,采集单元连接信号处理单元,激振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分别连接STM32微控制器,STM32微控制器分别连接串口模块、电源模块,串口模块连接无线模块,无线模块连接上位机;应力应变传感器用于测量桥梁大体积承台内部的应变量,并可同步测量埋设点的温度;激振单元用于实现应力应变传感器的扫频工作;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采集单元采集的信号进行放大、整形,滤波。本发明实现桥梁实时监测,避免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216677992U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21603413.0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B01F33/301 , B01F33/8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锯齿型结构的被动式微混合器,其中包括第一入口通道、第二入口通道、圆形初步混合区、第一通道、锯齿形混合区、连接通道、第二通道,所述环形混合区至少五个通过中间通道依次连通的环形单元,所述第一入口通道和第二入口通道均与圆形初步混合区相连接,使得混合物初步混合,所述圆形初步混合区与第一通道的首端相连通,所述的第一入口通道与第二入口通道共线布置,所述的初步混合区的圆心与第一入口通道、第二入口通道共轴线布置,通过锯齿形混合区时,流体流经圆弧形结构的锯齿形通道,使得流体的流速存在差异,从而加剧了流体的不平衡碰撞,易于形成湍流,从而提高混合强度,通过将单个锯齿形混合区的环形拐弯通道在锯齿边呈不对称分布,通过改变流速的方向,增加流体的碰撞,提高混合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9890489U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21239483.1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东北林业大学
IPC: G01D21/02
Abstract: 一种桥梁大体积承台应力与应变检测装置,属于土木工程测量技术领域。为解决桥梁大体积承台应力与应变准确检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应力应变传感器连接模拟电子开关,模拟电子开关分别连接激振单元、采集单元、STM32微控制器,采集单元连接信号处理单元,激振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分别连接STM32微控制器,STM32微控制器连接通信单元;应力应变传感器用于测量桥梁大体积承台内部的应变量,并可同步测量埋设点的温度;模拟电子开关用于实现装置的通断;激振单元用于实现应力应变传感器的扫频工作;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应力应变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采集单元采集的信号进行放大、整形,滤波。本发明测量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216756250U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21615732.3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B01F33/82 , B01F33/3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菱形结构被动式微混合器,其中包括第一入口通道、第二入口通道、初步混合区、第一通道、菱形混合区、中间通道、第二通道,所述菱形混合区至少五个通过中间通道依次连通的环形单元,所述第一入口通道和第二入口通道均与初步混合区相连接,使得混合物初步混合,所述初步混合区与第一通道的首端相连通,所述的第一入口通道与第二入口通道共线布置,所述的初步混合区的圆心与第一入口通道、第二入口通道共轴线布置,通过菱形混合区,在菱形的一边设置了缩口,使得流体在缩口处出现回流,从而加剧了流体的不平衡碰撞,易于形成湍流,提高混合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16704200U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21615731.9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B01F33/82 , B01F33/3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锯齿形被动式微混合器,其中包括第一入口通道、第二入口通道、第一混合区、第一通道、锯齿形单元、第二通道,所述锯齿形单元至少五个通过中间通道依次连通的锯齿形单元,所述第一入口通道和第二入口通道均与第一混合区相连接,使得混合物初步混合,所述第一混合区与第一通道的尾端相连通,所述的第一入口通道与第二入口通道共线布置,所述的第一混合区的圆心与第一入口通道、第二入口通道共轴线布置,通过锯齿形单元时通过两个扩充腔,使得流体的流速存在差异,从而加剧了流体的不平衡碰撞,易于形成湍流,提高混合强度,并将锯齿形单元的拐角处设置了圆弧形倒圆,提高混合效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