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94131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522382.4
申请日:2014-09-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时效硬化的Mg?Zn?Cr?Bi?Zr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合金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为:Zn 4%~10%,Cr 0.1%~0.5%,Bi 0.1%~1.0%,Zr 0.3%~0.5%,余量为Mg;制备所述合金的方法包括:将配好的合金炉料进行预热,并通入CO2/SF6的混合气体作为保护气进行熔炼,将得到的Mg?Zn?Cr?Bi?Zr铸态合金材料在380℃下扩散退火48h,再线切割得时效热处理用试样和板状拉伸试样,对上述试样固溶,再在160℃下时效0~400小时,即得。本发明能制备出铸态组织相对较细、具有较好时效硬化效果、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并且成本低的Mg?Zn?Cr?Bi?Zr铸造镁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0423303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525906.5
申请日:2014-09-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时效硬化的Mg?Zn?Al?Cr?Bi?Ca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合金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为:Zn 4%~10%,Al 2%~4%,Cr 0.1%~0.5%,Bi 0.1%~1.0%,Ca 0.5%~2.0%,余量为Mg,总质量100%;制备所述合金的方法包括:将配好的合金炉料进行预热,并通入CO2/SF6的混合气体作为保护气进行熔炼,将得到的Mg?Zn?Al?Cr?Bi?Ca铸态合金材料在380℃下扩散退火48h,再线切割得时效热处理用试样和板状拉伸试样,对上述试样进行保温,水淬,然后人工时效,得Mg?Zn?Al?Cr?Bi?Ca时效硬化镁合金。本发明能获得铸态组织相对较细、高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具有时效硬化效应的铸造Mg?Zn?Al?Cr?Bi?Ca镁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04294131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22382.4
申请日:2014-09-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时效硬化的Mg-Zn-Cr-Bi-Zr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合金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为:Zn 4%~10%,Cr 0.1%~0.5%,Bi 0.1%~1.0%,Zr 0.3%~0.5%,余量为Mg;制备所述合金的方法包括:将配好的合金炉料进行预热,并通入CO2/SF6的混合气体作为保护气进行熔炼,将得到的Mg-Zn-Cr-Bi-Zr铸态合金材料在380℃下扩散退火48h,再线切割得时效热处理用试样和板状拉伸试样,对上述试样固溶,再在160℃下时效0~400小时,即得。本发明能制备出铸态组织相对较细、具有较好时效硬化效果、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并且成本低的Mg-Zn-Cr-Bi-Zr铸造镁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09280830B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811529182.6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GPa级高压作用下的Mg‑Zn‑Cu‑Zr‑(Cr‑Ca)合金及制备方法,采用六面顶液压机对Mg‑Zn‑Cu‑Zr‑(Cr,Ca)合金在2GPa~6GPa高压作用下进行凝固,利用EBSD、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其凝固组织特征、Zn、Cu和Ca等溶质元素分布规律、高压凝固过程中的异质晶核以及强韧化机制。结果表明,该高压凝固合金的初生晶α‑Mg为规整的等轴晶,平均晶粒尺寸由常压下的186μm逐渐细化到6GPa下的22μm;Zn在α‑Mg基体中的固溶度由常压下的3.63%逐渐增至6GPa下的6.23%,晶间第二相由常压下的网状逐渐变为6GPa下断续分布的岛状或颗粒状;MgZn2、Mg2Ca和Cr2Zr相均为高压凝固过程中α‑Mg晶体强有效的异质晶核衬底,极大地增加了凝固过程中晶核数目。合金的强度随凝固压力增大而升高,压断时最大抗力由常压下的240MPa提升至6GPa下的520MPa。
-
公开(公告)号:CN109355540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529184.5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工程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高强度Mg-Zn-Cu-Zr-Cr-Ca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及第二相强化等手段制备出一种新型低成本、高强度Mg-Zn-Cu-Zr-Cr-Ca合金。(1)在传统铸造Mg-Zn-Cu合金中加入Zr元素可以细化铸造合金晶粒,降低其他杂质元素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损害;(2)利用高压凝固技术进一步细化铸造Mg-Zn-Cu-Zr合金凝固组织,改善Mg(Zn,Cu)2共晶相的形态与分布;(3)加入Cr元素增加时效初期强化相形核数量,提高时效硬化速率;(3)加入Ca元素增加合金的抗蠕变性能,提高熔炼时的抗氧化性,更重要的是Ca在时效过程中能形成盘状Ca2Mg6Zn3强化相,与Mg-Zn系合金的主要强化相MgZn2共同作用达到两相复合强化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280829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528700.2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铸造Mg-Zn-Cu-Zr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为:Zn 4%~10%,Cu 0.1%~1.0%,Zr 0.1%~0.5%,余量为Mg。其中低成本元素Zr的添加不仅可以细化晶粒,还能降低其他杂质元素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损害。通过对常规铸造Mg-Zn-Cu-Zr合金在GPa级高压下进行凝固,细化了合金凝固组织,改善了Mg(Zn,Cu)2相的形态与分布,进一步扩大Mg-Zn-Cu-Zr合金的力学性能和高温使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4233030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525906.5
申请日:2014-09-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时效硬化的Mg-Zn-Al-Cr-Bi-Ca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合金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为:Zn 4%~10%,Al 2%~4%,Cr 0.1%~0.5%,Bi 0.1%~1.0%,Ca 0.5%~2.0%,余量为Mg,总质量100%;制备所述合金的方法包括:将配好的合金炉料进行预热,并通入CO2/SF6的混合气体作为保护气进行熔炼,将得到的Mg-Zn-Al-Cr-Bi-Ca铸态合金材料在380℃下扩散退火48h,再线切割得时效热处理用试样和板状拉伸试样,对上述试样进行保温,水淬,然后人工时效,得Mg-Zn-Al-Cr-Bi-Ca时效硬化镁合金。本发明能获得铸态组织相对较细、高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具有时效硬化效应的铸造Mg-Zn-Al-Cr-Bi-Ca镁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09280829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811528700.2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铸造Mg‑Zn‑Cu‑Zr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为:Zn 4%~10%,Cu 0.1%~1.0%,Zr 0.1%~0.5%,余量为Mg。其中低成本元素Zr的添加不仅可以细化晶粒,还能降低其他杂质元素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损害。通过对常规铸造Mg‑Zn‑Cu‑Zr合金在GPa级高压下进行凝固,细化了合金凝固组织,改善了Mg(Zn,Cu)2相的形态与分布,进一步扩大Mg‑Zn‑Cu‑Zr合金的力学性能和高温使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9355540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811529184.5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工程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高强度Mg‑Zn‑Cu‑Zr‑Cr‑Ca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及第二相强化等手段制备出一种新型低成本、高强度Mg‑Zn‑Cu‑Zr‑Cr‑Ca合金。(1)在传统铸造Mg‑Zn‑Cu合金中加入Zr元素可以细化铸造合金晶粒,降低其他杂质元素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损害;(2)利用高压凝固技术进一步细化铸造Mg‑Zn‑Cu‑Zr合金凝固组织,改善Mg(Zn,Cu)2共晶相的形态与分布;(3)加入Cr元素增加时效初期强化相形核数量,提高时效硬化速率;(3)加入Ca元素增加合金的抗蠕变性能,提高熔炼时的抗氧化性,更重要的是Ca在时效过程中能形成盘状Ca2Mg6Zn3强化相,与Mg‑Zn系合金的主要强化相MgZn2共同作用达到两相复合强化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193367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471747.8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IPC: B01J23/745 , B01J20/20 , B01J20/30 , C01B3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的铁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以微米级炭微球(GAC)作为复合材料的载体,基于柯肯达尔效应,在空气燃烧的驱动力下促使纳米级单质铁扩散到炭微球表面。其中,炭微球是经过悬浮聚合法制备得到,GAC-GAC-nZVI的制备是通过还原剂还原硫酸亚铁和包覆酚醛树脂-碳化-空烧,依据柯肯达尔效应制得。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制备GAC-GAC-nZVI的方法不仅实现了对活性炭孔结构进行优化,并同时保证了纳米级单质铁的均匀分散,GAC-GAC-nZVI的吸附降解性能大大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