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30057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610363054.3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检测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RT‑PCR及其应用,属于PCR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序列的比对,确定保守区靶序列,设计用于检测二者的特异性引物对,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检测的方法和检测试剂盒。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具有检测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的优点,能够实现对作物感染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或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进行区分,且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130057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610363054.3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检测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RT‑PCR及其应用,属于PCR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序列的比对,确定保守区靶序列,设计用于检测二者的特异性引物对,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检测的方法和检测试剂盒。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具有检测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的优点,能够实现对作物感染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或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进行区分,且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441437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767186.8
申请日:2015-11-1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检测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qRT-PCR及其应用,属于PCR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通过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序列的比对,确定了保守区段,并以该保守区为靶序列设计了用于检测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引物对和探针,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进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的方法和检测试剂盒。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具有检测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的优点,能够实现对作物早期感染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定量检测,且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524054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30156.X
申请日:2011-12-2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01H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筛选耐盐性转基因玉米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玉米种子萌发、(2)温室内玉米种子播种、(3)玉米植株盐胁迫处理、(4)玉米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5)玉米耐盐能力评价和(6)选择具有耐盐性的转基因玉米。本发明的方法建立了一个适合玉米苗期耐盐性评价的方法,该体系以玉米幼苗为检测对象,用氯化钠溶液灌浇处理后,通过对植株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达到建立一个客观准确的转基因玉米耐盐性评价方法的目的,从而为耐盐性转基因玉米的筛选提供可靠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441437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510767186.8
申请日:2015-11-1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 ,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Q1/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检测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qRT‑PCR及其应用,属于PCR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通过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序列的比对,确定了保守区段,并以该保守区为靶序列设计了用于检测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引物对和探针,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进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的方法和检测试剂盒。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具有检测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的优点,能够实现对作物早期感染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定量检测,且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045641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10004209.0
申请日:2013-01-07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精氨酸酶基因玉米育种方法,由玉米中克隆ZmArg基因,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玉米极早熟自交系,创造高产玉米新种质。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高效的将外源ZmArg基因已转入玉米自交系中,并且成功表达,在玉米生长的各个时期的精氨酸酶水平都有所提高,穗粗、粒长、粒宽等产量性状也有相应的增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