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豆抗尖镰孢根腐病分子标记DNKF765及其引物

    公开(公告)号:CN11930764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634342.9

    申请日:2024-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个大豆抗尖镰孢根腐病分子标记DNKF765及其引物,属于植物抗病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提供一种鉴定大豆尖镰孢根腐病抗性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豆尖镰孢根腐病相关分子标记,所述分子标记的染色体为大豆的7号染色体上,且在19078765bp的核苷酸的位点为G或T。该标记能够对大豆材料进行基因型分型,精准识别出携带抗尖镰孢根腐病基因的样本。筛选出的大豆材料在苗期接种尖镰孢菌后病情指数显著低于不具备抗性的大豆材料。在实际生产中,可利用该标记对具有抗尖镰孢根腐病基因型的大豆育种材料进行有效筛选。

    一种秸秆纤维基结球蔬菜苗钵材料制造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1659096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12442.0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带式盘状秸秆纤维基结球蔬菜苗钵材料制造技术,包括秸秆纤维,所述秸秆纤维为作物秸秆由自制D200型秸秆纤维制取机以挤压爆破方式制得;浆料,所述浆料原材料为水稻秸秆纤维与亚硫酸盐针叶木浆纤维;秸秆纤维基材料,所述秸秆纤维基材料为使用上述机械物理浆料经过抄造工艺后制造。本发明通过研发一种新型可降解秸秆纤维基材料,相对比现用可全降解苗钵材料,本发明原材料清洁化,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植物秸秆再利用问题,秸秆纤维制取方式高效无污染,省去移栽的取苗过程,育苗后材料强度满足移栽操作强度要求,提高了机械移栽效率,避免了不可降解苗钵使用后的环境污染,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育苗钵材料环境污染与原材料处理复杂现状。

    探究稻蟹共作农田底泥中PAHs在底泥相中迁移机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49781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301504.7

    申请日:2021-03-22

    Abstract: 一种利用荧光砂颗粒示踪法探究稻蟹共作农田底泥中PAHs在底泥相中迁移机制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利用荧光砂颗粒示踪法揭示PAHs在底泥相中迁移机制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探究稻蟹共作农田底泥中PAHs在底泥相中迁移的问题。方法:一、准备微宇宙实验所需物料;二、构建微宇宙实验系统;三、截取目标试样;四、扰动范围定性分析;五、计算相对荧光物质浓;六、计算相对菲浓度;七、相关性分析;八、计算生物扰动扩散系数。优点:一、利用荧光砂能够表征菲的竖向、横向和混合迁移;二、计算出生物扰动扩散系数。本发明主要用于利用荧光砂颗粒示踪法探究稻蟹共作农田底泥中PAHs在底泥相中迁移。

    一种抑制中轻度多环芳烃污染的稻蟹共作稻田底泥中多环芳烃释放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32156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0740952.2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一种抑制中轻度多环芳烃污染的稻蟹共作稻田底泥中多环芳烃释放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抑制中轻度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中多环芳烃释放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稻蟹共作稻田中在蟹类生物扰动下导致底泥中的多环芳烃会向上覆水释放迁移的问题。方法:在中轻度多环芳烃污染的稻蟹共作稻田中施加抑制剂,所述抑制剂为有机改性凹凸棒土。优点:一、抑制底泥多环芳烃向上覆水体释放。二、改变原有的沉积物‑水分配系数,生物有效性大大降低,减少水稻与螃蟹对多环芳烃的富集。本发明主要用于抑制中轻度多环芳烃污染的稻蟹共作稻田底泥中多环芳烃释放。

    一种利用水稻秸秆生物炭抑制稻蟹共作稻田底泥中多环芳烃释放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5698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01503.2

    申请日:2021-03-22

    Abstract: 一种利用水稻秸秆生物炭抑制稻蟹共作稻田底泥中多环芳烃释放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抑制中轻度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中多环芳烃释放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稻蟹共作系统中由于蟹类生物扰动所导致的底泥中多环芳烃向上覆水释放迁移的问题。方法:以水稻秸秆生物炭作为抑制剂施加于中轻度多环芳烃污染的稻蟹共作稻田底泥中。优点:一、底泥污染物吸附到生物炭颗粒,减少向上覆水和周围区域释放污染的通量。二、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符合循环经济的思路和“以废治废”的原则。三、起到改良土壤、增强土壤水分保持的能力和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的作用。本发明主要用于抑制中轻度多环芳烃污染的稻蟹共作稻田底泥中多环芳烃释放。

    一种模块化猪舍除湿和氨气、二氧化碳气体联合捕集利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06082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61706.3

    申请日:2024-09-10

    Abstract: 本发明申请涉及生猪养殖环境下的氨气、二氧化碳联合捕集和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猪舍除湿和氨气、二氧化碳气体联合捕集利用装置,除湿模块中,由风机带动高湿度空气经过制冷器,起到冷凝除湿功能。氨碳气体联合捕集模块中,集水箱中的冷凝液经由微气泡发生器后通过雾化喷淋器喷出与风机吸入气流充分接触,实现氨气、二氧化碳气体捕集。回收利用模块中,利用微藻‑光合细菌的共生培养实现对回收到的氨、碳元素的资源化利用。本发明创新性地将除湿得到的冷凝液用于气体捕集,同时将捕集得到的物质在装置内直接通过微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并且通过微纳米气泡在气体捕集领域的应用和微藻‑光合细菌的共生培养,充分提升了气体捕集效率和微生物对回收物进行转化利用的速率。本发明装置可有效改善养殖环境,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一种带式盘状秸秆纤维基结球蔬菜钵苗移栽技术与移栽机

    公开(公告)号:CN11650846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612438.4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式盘状秸秆纤维基结球蔬菜苗钵,包括:由带状的苗钵带折叠缠绕形成的六边形盘状苗盘,苗钵带由若干单钵连接形成;单钵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均包括钵本体和连接于钵本体两端的连接部,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对接形成单钵,且两个钵本体对齐形成育苗的空间;连接部的内侧设置有非水溶性胶,通过胶粘的方式将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对接形成单钵;其中,连接部的外侧还开设有弱化槽,且弱化槽位于连接部的中央。本发明的苗盘,秸秆纤维基材料在强度与透气性两方面可满足育苗移栽植株生长要求,以及机械移栽所需育苗钵材料强度要求;同时,通过弱化槽的设置,使得切刀总成更容易地将苗钵带切断。

    一个大豆耐盐分子标记DNKA281及其引物

    公开(公告)号:CN11924284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608093.6

    申请日:2024-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个大豆耐盐分子标记DNKA281及其引物,属于植物抗逆鉴定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提供一种在大豆的花荚期鉴定大豆耐盐抗性的分子标记。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豆耐盐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所述分子标记的基因为Glyma.04G018300,且在2804bp位上的核苷酸位点为C或T。该标记可以在大豆材料中进行基因型分型,准确清晰地将含有耐盐基因型的材料区分出来,筛选出的材料在花荚期盐处理后的株高的平均值显著高于非耐盐材料。在实际生产中,可利用该标记对有耐盐潜力的大豆育种材料进行筛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