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1109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80009459.0

    申请日:2022-0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了由充放电的反复进行所致的电池容量的降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负极包含负极集电体和形成于负极集电体的表面的负极合剂层,负极合剂层包含与负极集电体相面对的第1负极合剂层和层叠于第1负极合剂层的表面的第2负极合剂层,负极合剂层包含石墨粒子及介电常数高于石墨粒子的高介电材料,第2负极合剂层中的石墨粒子间的空隙率高于第1负极合剂层中的石墨粒子间的空隙率,第1负极合剂层中的高介电材料的含有率高于第2负极合剂层中的高介电材料的含有率。

    二次电池用正极和二次电池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8294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80082271.9

    申请日:2022-12-19

    Inventor: 浦田翔

    Abstract: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二次电池用正极的特征在于,具备正极集电体和配置于上述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合剂层,上述正极合剂层包含由单晶粒子的含锂复合氧化物构成的正极活性物质A和由多晶粒子的含锂复合氧化物构成的正极活性物质B,上述正极活性物质A具有被覆上述单晶粒子的表面的碳质被膜,相对于上述单晶粒子的含锂复合氧化物的质量,被覆于上述单晶粒子的表面的上述碳质被膜的被覆量为1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在上述正极活性物质B中,在上述多晶粒子的表面未被覆碳质被膜。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696477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80015082.X

    申请日:2022-02-18

    Inventor: 浦田翔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30)具有负极集电体(32)和设置于负极集电体(32)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34),负极活性物质层(34)包含石墨粒子A和石墨粒子B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并且在负极集电体(32)上交替地配置有石墨粒子A的含量相互不同的第1活性物质层(X)和第2活性物质层(Y),上述含量是相对于石墨粒子A和石墨粒子B的合计质量的含量。石墨粒子A的内部空隙率小于石墨粒子B的内部空隙率,第1活性物质层(X)中的石墨粒子A的含量多于第2活性物质层(Y)中的石墨粒子A的含量。第1活性物质层(X)的宽度Wx与第2活性物质层(Y)的宽度Wy的比率Wx/Wy为0.03以上且3.13以下。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03925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180012626.2

    申请日:2021-02-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适当地进行电极体的最外周的负极集电体的露出面与外装罐的内侧面的电连接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卷绕型的电极体。负极(12)具有:负极集电体(40)、两面涂敷部、以及单面涂敷部,在负极集电体(40)的表面形成有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粘合剂的负极合剂层(42),所述两面涂敷部在负极集电体(40)的两面形成有负极合剂层(42A),所述单面涂敷部在负极集电体(40)的外周侧的单面形成有负极合剂层(42B)。单面涂敷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电极体的最外周。单面涂敷部中的粘合剂的溶胀度比两面涂敷部中的粘合剂的溶胀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