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85669A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1010570985.3

    申请日:2010-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处理方法,其能够同时处理浆料含量大于其它有机物质总量的废水和浆料含量小于其它有机物质总量的废水;其为将含浆料的废水分为浆料含量大于其它有机物质总量的废水1和浆料含量小于其它有机物质总量的废水2;先对废水1进行预处理得到1次处理水,1次处理水再与废水2混合,经生物处理和分离膜过滤分离后,得到2次处理水。本发明解决了采用膜技术处理含聚乙烯醇浆料的废水过程中聚乙烯醇难以生化降解,极易造成膜污染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结合膜技术和厌氧生化处理技术,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的废水处理新工艺。

    分离膜元件及其使用方法、以及水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25866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080046566.1

    申请日:2020-06-22

    Abstract: 一种螺旋型分离膜元件,在使供给侧流路变长的螺旋型分离膜元件中,为了即使在供给流体的压力损失较大的情况下、也防止卷绕体的变形及膜面的损伤、能够进行兼顾稳定的透过性能和分离性能的同时的运转,该螺旋型分离膜元件具备有孔中心管、具有供给侧的面和透过侧的面的多个分离膜、供给侧流路件、以及透过侧流路件;前述多个分离膜以供给侧的面彼此及透过侧的面彼此分别面对的方式被配置并重叠;前述供给侧流路件被配置在前述分离膜的供给侧的面彼此之间;前述透过侧流路件被配置在前述分离膜的透过侧的面彼此之间;使分离膜的供给侧的端面的开口部的长度、分离膜的供给侧、透过侧的封闭部件的宽度满足规定的必要条件。

    造水方法
    4.
    发明公开
    造水方法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89483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80067173.2

    申请日:2023-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通过使用膜进行海水或咸水等的脱盐而得到淡水、将污水处理水或工业排水等净化而得到再利用水等情况下,抑制半透膜上污垢的发展的技术手段。本发明的造水方法,具有通过半透膜处理半透膜供给水而分离为透过水和浓缩水的膜处理工序,以及(A)对被处理水进行预处理而得到半透膜供给水的预处理工序、(B)对半透膜进行清洗的清洗工序和(C)对半透膜添加杀菌剂的杀菌剂添加工序中的至少任一个工序,在半透膜供给水的生物聚合物浓度超过75μgC/L时,或者在将膜处理工序中的所述透过水的回收率设为R的情况下浓缩水的生物聚合物浓度超过75×1/(1‑R)μgC/L时,追加或强化预处理工序、清洗工序和杀菌剂添加工序中的至少任一个工序的运转条件。

    多孔膜及造水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163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80062540.X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以往的多孔膜在用于易污染的过滤原液的情况下,因为通过过滤而被分离了的浊质造成发生膜面闭塞,其结果,容易发生膜堵塞而透过性能降低。提供高透水并且具有优异的耐污染性,对易污染的过滤原液也能够确保高的过滤液透过性的多孔膜。一种多孔膜,是包含聚1,1‑二氟乙烯树脂的多孔膜,将一个面设为表面A,将另一个面设为表面B,在上述表面A中利用ATR法(衰减全反射法)测得的、聚1,1‑二氟乙烯树脂的结晶部中的α型结构结晶(Hα)与β型结构结晶(Hβ)的比率(Hα/Hβ之比)为0以上且0.5以下,并且纯水透水性为0.25~1.2m3/m2/h/50kPa,上述多孔膜的表面A中的表面孔的表面孔径的平均值为5.0以上且12.0nm以下。

    透析液再生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27745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80030119.7

    申请日:2020-04-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透析液再生方法,即使在低压运转下也具有高尿素除去性能,并且即使在家中也可以简便地使用。该透析液再生方法为使包含尿素的水溶液的尿素浓度降低的方法,所述透析液再生方法具有反渗透工序,所述反渗透工序中使用反渗透膜元件,利用0.5MPa以上且2.0MPa以下的运转压力,从所述包含尿素的水溶液得到具有较高尿素浓度的浓缩液和具有较低尿素浓度的透过液,所述包含尿素的水溶液具有0.5g/L以上的尿素浓度,所述反渗透膜元件具有反渗透膜,对于所述反渗透膜而言,使用正电子湮灭寿命测定法而测定的孔径为以下。

    膜分离系统及膜分离系统的运转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0115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880087696.2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高回收率运转下也具有高分离性能和长期性能稳定性的膜分离系统及膜分离系统的运转方法。本发明提供膜分离系统,前述膜分离系统具备有孔集水管、多个分离膜对、供给侧流路件、透过侧流路件,在前述膜分离系统中,绕有孔集水管围绕有分离膜对等,连接有多个分离膜元件,多个分离膜元件包括第一分离膜元件及第二分离膜元件,第一分离膜元件具备的分离膜对在有孔集水管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具有原水供给部及浓缩水排出部,第二分离膜元件具备在相对于有孔集水管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端部具有原水供给部或浓缩水排出部的分离膜对,至少一个第一分离膜元件与第二分离膜元件相比与前段连接。

    水处理方法和造水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53876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80049910.3

    申请日:2011-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固液分离单元使溶解氧浓度为1mg/L以上的被处理水进行固液分离,将所得到的过滤水用反渗透膜和/或纳滤膜进行处理的水处理方法,通过进行通过脱氧气体清洗固液分离单元的气体清洗使该过滤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为0.5mg/L以下,从而在将海水、江河水、下水道水二次处理水等的原水用固液分离单元进行固液分离、将所得到的过滤水用反渗透膜、纳滤膜进行膜处理来制造饮用料水、工业用水等高品质的水的情况中,不添加药品就能够抑制反渗透膜、纳滤膜的生物污损。

    分离膜元件及分离膜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1533513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180023359.9

    申请日:2021-03-24

    Abstract: 本发明的分离膜元件具备包括有孔中心管和卷绕在该有孔中心管的周围的多个分离膜体而形成的卷绕体;分离膜体具有分离膜叶片和供给侧流路件,所述分离膜叶片具有分离膜及透过侧流路件,所述分离膜具有供给侧的面和透过侧的面;分离膜叶片其分离膜以透过侧的面相面对的方式配置,并且在透过侧的面之间设置有透过侧流路件;供给侧流路件设置在相邻的分离膜叶片的供给侧的面之间;多个分离膜体中的至少一个,是分离膜的供给侧的面在相对于有孔中心管的长度方向垂直方向上的外周端部具有浓缩流体的排出部的第1分离膜体;卷绕体的外周部被非透过性部件覆盖;在非透过性部件与卷绕体之间,设置有将从分离膜的供给侧的面的外周端部排出的流体向有孔中心管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面

    分离膜元件及其使用方法、以及水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25866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080046566.1

    申请日:2020-06-22

    Abstract: 一种螺旋型分离膜元件,在使供给侧流路变长的螺旋型分离膜元件中,为了即使在供给流体的压力损失较大的情况下、也防止卷绕体的变形及膜面的损伤、能够进行兼顾稳定的透过性能和分离性能的同时的运转,该螺旋型分离膜元件具备有孔中心管、具有供给侧的面和透过侧的面的多个分离膜、供给侧流路件、以及透过侧流路件;前述多个分离膜以供给侧的面彼此及透过侧的面彼此分别面对的方式被配置并重叠;前述供给侧流路件被配置在前述分离膜的供给侧的面彼此之间;前述透过侧流路件被配置在前述分离膜的透过侧的面彼此之间;使分离膜的供给侧的端面的开口部的长度、分离膜的供给侧、透过侧的封闭部件的宽度满足规定的必要条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