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13786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11013021.7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天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台区智能配变终端,包括电源电能计量模块、主控模块、载波IO模块和跌落式熔断器监测模块,所述电源电能计量模块和载波IO模块分别通过CAN通讯总线与所述主控模块进行通讯,所述电源电能计量模块包括电源子模块和电能计量子模块;所述电源子模块包括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电源板;所述主控模块包括CPU以及与该CPU相连的通信接口和安全加密芯片;所述载波IO模块包括IO子模块和载波板;所述跌落式熔断器监测模块包括监测主模块和若干监测子模块。本发明的配电台区智能配变终端,具有功能融合,结构紧凑,可靠性高,信息安全防护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广泛市场前景的配变终端。
-
公开(公告)号:CN210780726U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21832774.5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天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3K1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字隔离输入电路,包括双向隔离器U1、双向TVS管D1、压敏电阻RV1和限流电阻R2;双向TVS管D1的一端和限流电阻R2的一端分别连接双向隔离器U1的两输入端,双向隔离器U1的两输出端分别接地和作为数字隔离输入电路的输出端,双向TVS管D1的另一端作为数字隔离输入电路的一输入端,限流电阻R2的另一端作为数字隔离输入电路的另一输入端,压敏电阻RV1的两端分别连接数字隔离输入电路的两输入端。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向隔离技术,且采用双向TVS管D1和压敏电阻RV1组成抗干扰电路,保证了配电终端遥信信号的高分辨率及可靠性,提高了EMC抗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07459631U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21391808.2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天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配变终端的铝合金外壳,由前面板、后背板、上面板、下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依次连接而成,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LED指示灯和终端二维码;所述前面板的内侧设置有两个带有内螺纹的固定支架;所述后背板由从右至左依次设置的六块板卡组成,所述六块板卡分别为第一板卡、第二板卡、第三板卡、第四板卡、第五板卡和第六板卡,所述上面板的内侧纵向设置有六条电路板上卡接导轨,所述下面板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六条电路板上卡接导轨相适配的六条电路板下卡接导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智能配变终端的铝合金外壳,拆装灵巧方便,为生产组装、后期维护及更换板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210781789U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21832156.0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天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DTU核心控制装置,包括机箱、功能板卡和安装母板,功能板卡拔插式设置在机箱内,安装母板设置在机箱内并且与功能板卡配合,功能板卡的后端设置有保护接地金手指,安装母板上设置有匹配的插槽,功能板卡插入机箱,保护接地金手指嵌入相应的插槽;安装母板上还设置有接地的接地柱,所有插槽与接地柱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金手指和插槽结构,保证了系统保护接地的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9130037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10916759.2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置信电气非晶有限公司 , 上海固缘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B29C39/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流传感器环氧浇注预处理工艺和电流传感器及其应用。本发明中电流传感器环氧浇注预处理工艺包括一次CT预处理工艺和二次处理盒预处理工艺;其中,一次CT预处理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前处理、缓冲、封闭和屏蔽;二次处理盒预处理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前处理、屏蔽和封闭。该预处理工艺操作简单,可以削弱产品受环氧浇注的影响,提高产品电气绝缘强度、机械性能和抗电磁干扰性能,提高产品良品率,降低产品成本及劳动强度。通过本发明中电流传感器环氧浇注预处理工艺制得的电流传感器,在配网设备运行可靠、故障检测精准和运行维护便利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300715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710626619.7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固缘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南瑞帕威尔电气有限公司 , 上海置信电气非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凝露的柱上开关机构箱,包括采用合金铝材整体铸造成型的机构箱体;所述机构箱体的顶板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起吊孔;所述机构箱体的顶板上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三个极柱安装孔;所述机构箱体的前侧板上从左至右依次开设分合闸操作手柄安装孔、储能状态指针安装孔、储能操作手柄安装孔、分合状态指针安装孔和航空插接安装孔。本发明的防凝露的柱上开关机构箱,采用多组合、全方位的密封工艺技术,有效阻止了机构箱体内部因空气呼吸作用带来的水分浸入,彻底杜绝了机构的凝露、锈蚀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18945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498490.0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置信电气非晶有限公司 , 上海固缘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二次深度融合电压传感器及其设计工艺方法,涉及电压检测的技术领域,嵌入在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内部,包括:电压转换电路板、低压调整电路、输出端;电压转换电路板用于与一次设备的进线端连接,以将一次设备中的高电压转换为低电压;电压转换电路板包括:高压臂和低压臂,高压臂包括多个高压电容,低压臂包括多个低压电容;低压调整电路与低压臂并联,低压调整电路用于调整低压臂中的电压,并通过输出端输出调整后的电压。避免了电压传感器遭受到外部环境的破坏,提升了对一次设备检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78204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70786.4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固缘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置信电气非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度融合电流传感器,包括单相电流传感器和零序电流传感器,所述单相电流传感器包括环形的铁芯,所述铁芯上缠绕有二次绕组,一次导体穿过所述铁芯,所述二次绕组的外侧依次包裹绝缘层和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支座上,所述支座下方设置有电流信号采集盒,所述二次绕组与电流信号采集盒通过导线形成信号传输电路,所述零序电流传感器基于三相电流合成原理合成所述单相电流传感器输出电流。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深度融合电流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动态范围广,测量精度高等优点,可嵌入一次设备内部,有效解决配网一二次融合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428397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747267.0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置信电气非晶有限公司 , 江苏南瑞帕威尔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营配一体化智能台区,包括过程层模块、通信层模块和功能层模块,所述通信层模块包括就地通信层模块和远程通信层模块;所述过程层模块通过所述就地通信层模块与所述功能层模块进行通信,所述功能层模块通过所述远程通信层模块实现远程数据传输;所述过程层模块包括交流采样单元、直流采样单元、继电器控制单元、可控硅投切单元和重力传感单元;所述功能层模块包括量测计算单元、同步时钟单元、断路器保护单元、无功补偿控制单元、熔断器监测单元、电能量计量单元和集中抄表单元。本发明的营配一体化智能台区,实现计量与监控的功能有机融合,为台区营配一体化提供终端的采集和控制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653462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611149419.9
申请日:2016-12-14
Applicant: 江苏南瑞帕威尔电气有限公司 , 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H33/66 , H01H33/662 , H01H33/6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33/6606 , H01H33/66207 , H01H33/6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体化浇注的真空断路器单极,属于断路器技术领域。包括浇注固封体、进线端嵌件、真空灭弧室、出线端嵌件、连接杆和绝缘拉杆;进线端嵌件固定连接真空灭弧室的左端,出线端嵌件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真空灭弧室右端,绝缘拉杆左端穿过连接杆固定连接真空灭弧室右端,出线端嵌件位于绝缘拉杆的下方,进线端嵌件与绝缘拉杆同轴,进线端嵌件、真空灭弧室、出线端嵌件、连接杆均嵌套设置在浇注固封体内部,浇注固封体可拆卸连接绝缘拉杆,浇注固封体为一体浇注成型。浇注固封体与进线端嵌件、出线端嵌件密封固定连接,绝缘性能好,密封性能强;浇注固封体采用新型浇注工艺,在吸收冲击力、抗破碎和抗裂缝扩散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性的进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