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角度法的导线微风振动在线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71944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410414912.3

    申请日:2014-08-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角度法的导线微风振动在线监测装置,包括固定在被测导线上的壳体和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距导线线夹出口处的距离为xb,所述壳体中设有一内腔,该内腔中设有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相连接,该控制模块与角度传感器的控制计算模块相连接。该导线微风振动在线监测装置通过角度传感器直接测量得到被测导线在被测点处的振动角度,同时角度传感器将振动角度转换为相对振幅,并将相对振幅值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再自动计算得出被测导线在线夹出口处的动弯应变值,故该导线微风振动在线监测装置能够直接且准确地监测到被测导线的动弯应变值,为评估微风振动对架空输电线路疲劳损伤的影响提供一个有力依据。

    钢芯铝绞线的钢芯预应力处理系统和预应力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79259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383796.3

    申请日:2017-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芯铝绞线的钢芯预应力处理系统和预应力处理方法,在导线放线架和导线收线架之间依次设置有进线张力装置、加热装置和出线张力装置;进线张力装置包括进线张力轮和驱动所述进线张力轮转动的进线轮驱动件;出线张力装置包括出线张力轮和驱动出线张力轮转动的出线轮驱动件;进线张力轮的转动速度小于出线张力轮的转动速度;从导线放线架放出钢芯铝绞线的钢芯绕设在进线张力轮上,再穿过加热装置后,绕设在出线张力轮上。本发明能够解决传统钢芯铝绞线在温度和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和蠕变对钢芯铝绞线受力特性的改变,进而影响钢芯铝绞线的运行安全的问题。

    变电站用铝管支撑型耐热扩径母线

    公开(公告)号:CN105097113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184322.6

    申请日:2014-0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电站用铝管支撑型耐热扩径母线,包括由铝制成的扩径支撑管和绞合在扩径支撑管外周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包括多根沿扩径支撑管周向分布的导电单线,相邻两根导电单线之间、导电单线与扩径支撑管之间均为面接触;所述导电单线的外周面为平面,且相邻两根导电单线中,一根导电单线外周面的边缘延伸至另一根导电单线外周面的边缘。该变电站用铝管支撑型耐热扩径母线中,其在不增加导电层面积的情况下通过扩径支撑层来大大增加了母线的直径,进而满足高海拔地区对扩径母线的要求;另外,本发明中,相邻两根导电单线之间、导电单线与扩径支撑管之间均为面接触,从而提高导电单线绞合紧密度;同时,由多根导电单线构成的导电层的外周面非常光滑。

    碳纤维复合芯棒卷绕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67687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310161491.3

    申请日:2013-05-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芯棒卷绕试验装置,其主要包括机架以及固定在机架上的以下机构:压紧机构,包括压紧电机以及多对上下设置的上滚轮和下滚轮,所有上滚轮均与压紧电机相连,在压紧电机的驱动下上滚轮受力向下滚轮压紧,将碳纤维复合芯棒夹紧在上滚轮和下滚轮间;卷绕机构,包括卷绕电机以及与卷绕电机传动相连的卷绕盘,所述卷绕盘的周向外表面设有至少一圈卷绕碳纤维复合芯棒用的弧形槽,并且在所述卷绕盘的周向上设有固定碳纤维复合芯棒端头的夹紧机构;控制系统,所述压紧电机以及卷绕电机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本发明不会对碳纤维复合芯棒表面产生损伤,实现了碳纤维复合芯棒的有效卷绕试验。

    碳纤维复合芯棒卷绕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67687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161491.3

    申请日:2013-05-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芯棒卷绕试验装置,其主要包括机架以及固定在机架上的以下机构:压紧机构,包括压紧电机以及多对上下设置的上滚轮和下滚轮,所有上滚轮均与压紧电机相连,在压紧电机的驱动下上滚轮受力向下滚轮压紧,将碳纤维复合芯棒夹紧在上滚轮和下滚轮间;卷绕机构,包括卷绕电机以及与卷绕电机传动相连的卷绕盘,所述卷绕盘的周向外表面设有至少一圈卷绕碳纤维复合芯棒用的弧形槽,并且在所述卷绕盘的周向上设有固定碳纤维复合芯棒端头的夹紧机构;控制系统,所述压紧电机以及卷绕电机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本发明不会对碳纤维复合芯棒表面产生损伤,实现了碳纤维复合芯棒的有效卷绕试验。

    基于角度法的导线微风振动在线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71944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414912.3

    申请日:2014-08-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角度法的导线微风振动在线监测装置,包括固定在被测导线上的壳体和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距导线线夹出口处的距离为xb,所述壳体中设有一内腔,该内腔中设有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相连接,该控制模块与角度传感器的控制计算模块相连接。该导线微风振动在线监测装置通过角度传感器直接测量得到被测导线在被测点处的振动角度,同时角度传感器将振动角度转换为相对振幅,并将相对振幅值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再自动计算得出被测导线在线夹出口处的动弯应变值,故该导线微风振动在线监测装置能够直接且准确地监测到被测导线的动弯应变值,为评估微风振动对架空输电线路疲劳损伤的影响提供一个有力依据。

    基于角度法的架空输电线路微风振动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198034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69179.5

    申请日:2014-09-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角度法的架空输电线路微风振动测量装置,包括固定在被测导线上的壳体和线夹,所述壳体中设有一内腔,该内腔中设有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线夹上还设有一距线夹出口处的距离为xb的测量单元,该测量单元包括与线夹固定连接的罐体、设在罐体内的振动传感器、一传动臂以及一滚轮,所述滚轮可转动地设在传动臂的下端、且与被测导线相接触,所述传动臂的上端与振动传感器的测量轴刚性连接,所述振动传感器的控制计算模块与壳体中的控制模块相连接。该测量装置在测量被测导线的动弯应变时为无损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不存在疲劳寿命问题,具备长时间工作能力,且其抗干扰能力强,测量可靠。

    加热电缆的冷端连接装置及其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27405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810034188.6

    申请日:2008-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电缆的冷端连接装置及其连接方法,该加热电缆的冷端连接装置包括一密封罐以及填充于该密封罐的防潮填充物。利用该装置连接加热电缆和冷端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加热电缆和冷端线剥头,清理干净并封口,再将加热电缆和冷端线的芯线焊接;然后将密封罐、冷端线和加热电缆芯线连接;将干燥的防潮填充物灌入到密封罐中的套筒内,再将密封罐振荡、摇匀、冲紧;最后在密封罐中的套筒上盖上盖子,将盖子、套筒以及加热电缆连接,将盖子和套筒以及盖子和加热电缆的连接处焊接并绕包高分子耐热绝缘材料。该加热电缆的冷端连接装置及其连接方法具有防潮的功能。

    钢芯铝绞线的钢芯预应力处理系统和预应力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79259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1711383796.3

    申请日:2017-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芯铝绞线的钢芯预应力处理系统和预应力处理方法,在导线放线架和导线收线架之间依次设置有进线张力装置、加热装置和出线张力装置;进线张力装置包括进线张力轮和驱动所述进线张力轮转动的进线轮驱动件;出线张力装置包括出线张力轮和驱动出线张力轮转动的出线轮驱动件;进线张力轮的转动速度小于出线张力轮的转动速度;从导线放线架放出钢芯铝绞线的钢芯绕设在进线张力轮上,再穿过加热装置后,绕设在出线张力轮上。本发明能够解决传统钢芯铝绞线在温度和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和蠕变对钢芯铝绞线受力特性的改变,进而影响钢芯铝绞线的运行安全的问题。

    变电站用铝管支撑型耐热扩径母线

    公开(公告)号:CN203826104U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20223833.X

    申请日:2014-0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电站用铝管支撑型耐热扩径母线,包括由铝制成的扩径支撑管和绞合在扩径支撑管外周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包括多根沿扩径支撑管周向分布的导电单线,相邻两根导电单线之间、导电单线与扩径支撑管之间均为面接触;所述导电单线的外周面为平面,且相邻两根导电单线中,一根导电单线外周面的边缘延伸至另一根导电单线外周面的边缘。该变电站用铝管支撑型耐热扩径母线中,其在不增加导电层面积的情况下通过扩径支撑层来大大增加了母线的直径,进而满足高海拔地区对扩径母线的要求;另外,本申请中,相邻两根导电单线之间、导电单线与扩径支撑管之间均为面接触,从而提高导电单线绞合紧密度;同时,由多根导电单线构成的导电层的外周面非常光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