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器功能修复结构与工艺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8874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50896.6

    申请日:2023-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器功能修复结构与工艺。所述结构包括筒身,筒身内设有过热段外包壳和过热段内包壳,过热段内包壳与过热段外包壳通过封板连接,所述筒身相对于过热段内包壳与外包壳连接的封板处的对应两侧、即过热段的两端分别设有开窗结构。所述工艺为:当所述加热器的过热段换热面积较原设备小或无需设置过热段时,在筒身相对于过热段内包壳内的封板处的对应两侧进行切割,使过热段的两端分别设有开窗,此时蒸冷段形成短路,以保护高加长期稳定运行,满足机组运行要求。本发明应用于3号高加,通过对高加的过热段进行短路改造,使低参数蒸汽直接进入凝结段,保护3号高加能长期稳定运行。

    一种旋膜喷管无头除氧器

    公开(公告)号:CN205590491U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20296344.6

    申请日:2016-04-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膜喷管无头除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进水装置包括通过法兰总成与进水总管连接的均匀进水旋膜管;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一端设于除氧器筒身管壁内的加热蒸汽总管,该端部连接加热蒸汽支管,加热蒸汽支管上设有多根加热蒸汽喷管。本实用新型将往常除氧器内部的喷嘴用进水旋膜管替代,具有除氧效果好、体积小、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一种换热器双壳分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824022U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22031742.1

    申请日:2019-1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双壳分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程、内壳程和对外接管;内壳程为半圆柱状结构,外壳程为圆形柱状结构,内壳程与外壳程圆心所在位置相同,内壳程设于外壳程内部;对外接管结构为双层接管,对外接管的内套管设于外接管内部,内套管与内壳程连接,连通内壳程与外部,外接管与外壳程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加热器双壳分程装置,将原本的单壳程壳体分隔板结构改为内、外双壳程结构,取消法兰,满足在高压差(0~0.12MPa)下组合式加热器的安全运行。

    加热器功能修复结构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146507U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23131760.X

    申请日:2023-1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器功能修复结构,其包括筒身,筒身内设有过热段外包壳和过热段内包壳,过热段内包壳与过热段外包壳通过封板连接,所述筒身相对于过热段内包壳与外包壳连接的封板处的对应两侧、即过热段的两端分别设有开窗结构。本实用新型应用于3号高加,通过对高加的过热段进行短路改造,使低参数蒸汽直接进入凝结段,保护3号高加能长期稳定运行。

    一种纯逆流蒸汽冷却器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709052U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20365268.4

    申请日:2017-04-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纯逆流蒸汽冷却器,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筒身,筒身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管板连接半球形封头,半球形封头内设有水室分隔板,半球形封头上设有分别与上半腔室、下半腔室连通的给水出口管、给水进口管;所述管束包括多根换热管,上半部分换热管的一端与半球形封头内的上半腔室连通,下半部分换热管的一端与半球形封头内的下半腔室连通;筒身上设有与上内包壳连通的蒸汽进口管及与下内包壳连通的蒸汽出口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汽冷却器给水和蒸汽流动方向全程都是逆流的形式,其安装于1号高加和锅炉之间,利用汽轮机第2级抽汽的过热度,对给水进行加热,提高锅炉的最终给水温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