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9713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02893.7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1N17/00 , G01N23/2251 , G01N2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污染物环境行为评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紫外及过碳酸钠加速微塑料老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微塑料溶于水中,调节微塑料体系的pH为中性;在微塑料体系中加入初始量的过碳酸盐,在紫外光照射下进行反应,过碳酸盐在微塑料体系中的初始浓度为0.05mol/L~0.5mol/L,每隔12h向微塑料体系中添加初始量的过碳酸盐至反应结束。过碳酸钠安全经济,具有明显的微塑料老化效果。用紫外过碳酸钠高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活性自由基物种加强微塑料的氧化,使人工加速微塑料时间大大降低,而老化效果加强。本方法老化效果明显,可以作为一种实验室加速微塑料老化的方式来了解其长期老化行为,为评估微塑料的潜在风险提供进一步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621917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0239771.5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紫外光辐射下浸出锂离子电池正极中金属的混合溶剂及方法。混合溶剂按体积计包括乙腈10~60份;过氧化氢溶液3~20份;二氯甲烷3~20份。本发明使用紫外光作为能源,活化过氧化氢及空气中的氧气产生电子和空穴,进而产生一系列高活性的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这些活性自由基进一步催化乙腈和二氯甲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甲基自由基,这些氧化性自由基共同作用于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从而将其中的低价金属离子浸出并氧化。混合溶剂与光化学反应相互作用可以明显缩短浸出反应的时间,可以保证实现废旧正极材料中的金属高效浸出,对废旧电池具有理想的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8085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07101.5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水质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荧光光谱快速检测水中微塑料污染的方法,包括试样配置、过滤、光谱测试、背景校正、数据处理等步骤。该方法利用微塑料与水接触会产生具有荧光特性的溶解性有机物的原理,使用荧光光谱仪对水中是否存在微塑料污染进行检测,具有广泛适用性,无需对水样进行其他预处理,测定后水样还可回收入母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法无需消解等繁琐的处理过程,预处理只需要过滤几分钟,只需要测定一次判断比值,测试几分钟即可得到结果,时间大大缩短。因此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测试迅速、灵敏度高、无需化学试剂等优点,弥补了现有检测技术检测速度较慢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83816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605046.7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C01B32/05 , C02F1/72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生物炭活化过氧乙酸降解磺胺类抗生素的方法,以廉价的鸡粪作为活化剂的前体材料,通过一步热解法获得生物炭,制备过程简单。制备的生物炭表面含有丰富的孔隙结构、表面官能团和缺陷,具有优异的吸附和催化性能。生物炭材料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和碳缺陷作为活性位点,活性位点具有的富电子特征通过电子转移途径破坏过氧乙酸中的O‑O键,造成过氧乙酸发生均裂产生羟基自由基和有机自由基;有机自由基有选择性地破坏磺胺甲恶唑中的化学键,实现对磺胺甲恶唑的降解。整个处理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pH中性,常温常压下即可实现高效降解磺胺类有机污染物,可以实现工业规模化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21917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39771.5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紫外光辐射下浸出锂离子电池正极中金属的混合溶剂及方法。混合溶剂按体积计包括乙腈10~60份;过氧化氢溶液3~20份;二氯甲烷3~20份。本发明使用紫外光作为能源,活化过氧化氢及空气中的氧气产生电子和空穴,进而产生一系列高活性的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这些活性自由基进一步催化乙腈和二氯甲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甲基自由基,这些氧化性自由基共同作用于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从而将其中的低价金属离子浸出并氧化。混合溶剂与光化学反应相互作用可以明显缩短浸出反应的时间,可以保证实现废旧正极材料中的金属高效浸出,对废旧电池具有理想的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69983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624717.4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B01J27/24 , B01J35/02 , C02F1/72 , C02F101/30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环境材料处理废水领域,提供了一种锰氮共掺杂碳纳米片、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通过冷冻干燥和碳化过程的两步合成过程,将过渡金属锰成功地锚定在掺杂N的多孔碳上。该材料以三聚氰胺为氮源,葡萄糖为碳源,氯化锰为金属前驱体,一步碳化形成。葡萄糖生成的初级碳中间体通过供体‑受体相互作用与三聚氰胺在热解过程中形成的层状g‑C3N4结合,g‑C3N4作为模板引导碳层沿平面形成碳纳米片结构;三聚氰胺提供丰富的氮原子环境,捕获过渡金属锰,形成高度分散的Mn‑Nx配位键,将氮物种固定在碳纳米片上,提供多种活性氮组分。该材料能够提高催化剂降解有机污染物苯酚速率且具有良好的循环性,降低了金属浸出浓度,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