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流道仿生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44492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220387.0

    申请日:2019-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冷流道仿生优化设计方法,首先以平面布置设计域,设置进出口,基于变密度法,以热交换最大为目标对设计域进行拓扑优化,获得设计域宏观流道的分布形态;然后基于自然界水生植物内部通气组织微观结构形态,在设计域中分布微观多孔结构流道;将两种流道叠加形成宏微观两尺度液冷流道分布形态,以此二维液冷流道分布形态,沿设计域法向方向拉伸,即可得到3D结构液冷板,拉伸厚度根据设计空间要求及制造约束条件确定。本发明为宏微观两尺度仿生优化设计方法,按此方法所设计的散热结构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控制最高温度的同时,达到均匀散热。

    液冷流道仿生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44492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1911220387.0

    申请日:2019-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冷流道仿生优化设计方法,首先以平面布置设计域,设置进出口,基于变密度法,以热交换最大为目标对设计域进行拓扑优化,获得设计域宏观流道的分布形态;然后基于自然界水生植物内部通气组织微观结构形态,在设计域中分布微观多孔结构流道;将两种流道叠加形成宏微观两尺度液冷流道分布形态,以此二维液冷流道分布形态,沿设计域法向方向拉伸,即可得到3D结构液冷板,拉伸厚度根据设计空间要求及制造约束条件确定。本发明为宏微观两尺度仿生优化设计方法,按此方法所设计的散热结构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控制最高温度的同时,达到均匀散热。

    一种铋黄铜合金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84496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910521270.X

    申请日:2019-06-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铋黄铜合金,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u 58‑65%、Bi 0.2‑2.5%、Ni 0.5‑1.2%、Sn 0.05‑1.5%、Mn 0.02‑1.8%、Fe 0.02‑0.3%、Si 0.01‑0.03%、P 0.005‑0.1%、杂质元素含量

    一种铋黄铜合金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84496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521270.X

    申请日:2019-06-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铋黄铜合金,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u 58-65%、Bi 0.2-2.5%、Ni 0.5-1.2%、Sn 0.05-1.5%、Mn 0.02-1.8%、Fe 0.02-0.3%、Si 0.01-0.03%、P 0.005-0.1%、杂质元素含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