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导模共振生物传感器测试灵敏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69185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209894.5

    申请日:2014-05-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导模共振生物传感器测试灵敏度的方法,基于改变检测样品放置方式或者光源入射方向而实现的导模共振生物传感器最大检测灵敏度方法,改变宽带ASE光源的入射方向,或者变化生物试剂与滤波器的结合位置(上表面或者下表面),检测共振峰值移动,得到系统灵敏度的变化。这种样品的变化同时有折射率的变化以及厚度的变化,即可得到系统对于样品折射率以及样品厚度变化的灵敏度。能够简单快速提高系统检测灵敏度。具有很大的通用性,不仅提高了导模共振生物传感系统的灵敏度,还可以有效保护滤波器的微纳结构不受测试生物样品污染。

    生物传感器检测中的导模共振滤波片反射率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98952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351191.1

    申请日:2013-08-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传感器检测中的导模共振滤波片反射率优化方法,在现有的滤波片最上层光栅层表面产生一层修正层,搭建简单光路,用宽带光源作为入射光垂直入射到滤波片上,然后通过耦合,将其反射光耦合进光纤通过光谱仪实际测试出其波峰的移动量和带宽,最后通过改变修改层的厚度,得到不同的波峰位置和带宽,直到得到所需波峰位置和带宽,将待测物质加在修正层上,生物分子间共价键的作用,待检测物质和修正层紧紧结合起来,达到很好的测试效果。此方法能够简单快速使滤波片达到所需要的窄带效果。具有很大的通用性,不仅实现待测物滤光片表面的有效吸附,同时还可以增加整个传感系统的灵敏度。

    一种太阳能电池前电极的绒面掺铝氧化锌薄膜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23549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110443079.1

    申请日:2011-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电池前电极的绒面掺铝氧化锌薄膜制备方法,步骤如下:用金刚砂粉末与水搅拌均匀制备成刻蚀液待用;将玻璃基片放进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15分钟;再用镊子把玻璃基片夹进装有盐酸的大烧杯中,超声清洗15分钟后放进装有纯乙醇和丙酮的烧杯中清洗待用;将清洗过的玻璃基片放于刻蚀液上,沿顺时针方向均匀用力对玻璃基片进行刻蚀,刻蚀时间为2分钟;刻蚀之后清洗,烘干即可得到绒面玻璃基片;在绒面玻璃基片上真空蒸发镀制AZO薄膜,真空度≤10-3Pa,镀膜时间1个小时;在氮气和空气气氛中,在40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时间为15min;即镀制成绒面AZO薄膜。本发明不采用酸腐蚀方法,避免了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并有效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导模共振滤光片光刻胶层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24995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222013.9

    申请日:2013-06-05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光刻胶厚度对滤光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优化。其特征在于:在波导层上方进行衍射光栅的制作,光刻胶在曝光显影过程中,由于曝光时间以及显影时间的影响,使得最后全息方法制作的光栅的槽深并不是实际匀胶的厚度,所以在导模层和衍射光栅层还存在一层没有感光的光刻胶层,而这直接影响到实际制作滤光片的带宽以及峰值位置。该方法实现了未成功曝光显影光刻胶对滤光片反射产生的调制作用。不仅对实际制备过程中匀胶厚度极限有指导作用,也能够根据此结果中未显影光刻胶优化厚度来调整其他后期滤光片的工艺参数。本发明实施方便可用于滤光片的制作以及生物传感等领域。

    生物传感器检测中的导模共振滤波片反射率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98952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51191.1

    申请日:2013-08-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传感器检测中的导模共振滤波片反射率优化方法,在现有的滤波片最上层光栅层表面产生一层修正层,搭建简单光路,用宽带光源作为入射光垂直入射到滤波片上,然后通过耦合,将其反射光耦合进光纤通过光谱仪实际测试出其波峰的移动量和带宽,最后通过改变修改层的厚度,得到不同的波峰位置和带宽,直到得到所需波峰位置和带宽,将待测物质加在修正层上,生物分子间共价键的作用,待检测物质和修正层紧紧结合起来,达到很好的测试效果。此方法能够简单快速使滤波片达到所需要的窄带效果。具有很大的通用性,不仅实现待测物滤光片表面的有效吸附,同时还可以增加整个传感系统的灵敏度。

    一种提高导模共振生物传感器测试灵敏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69185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09894.5

    申请日:2014-05-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导模共振生物传感器测试灵敏度的方法,基于改变检测样品放置方式或者光源入射方向而实现的导模共振生物传感器最大检测灵敏度方法,改变宽带ASE光源的入射方向,或者变化生物试剂与滤波器的结合位置(上表面或者下表面),检测共振峰值移动,得到系统灵敏度的变化。这种样品的变化同时有折射率的变化以及厚度的变化,即可得到系统对于样品折射率以及样品厚度变化的灵敏度。能够简单快速提高系统检测灵敏度。具有很大的通用性,不仅提高了导模共振生物传感系统的灵敏度,还可以有效保护滤波器的微纳结构不受测试生物样品污染。

    光束夹角测量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34509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116695.5

    申请日:2013-04-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两条光束之间夹角的光束夹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复数个入光感应部,位于本体侧壁的一侧,用于与相交点重合并且接收两条光束的穿射;入光采集部,用于采集两条光束在入光感应部上形成的两个入光点;复数个感光档位部,位于与复数个入光感应部对向另一侧,复数个感光档位部与复数个入光感应部匹配设置;感光采集部,用于采集两条光束在感光档位部上形成的两个感光点;存储部;控制部,用于判断入光点的数量并且当两个入光点重合时控制感光采集部采集感光点否则发送报警命令;计算部;报警部;显示部;以及调节架,使两条光束来入射任意一个入光感应部,其中,两个光束所形成的平面与侧壁相垂直。

    导模共振滤光片光刻胶层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24995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10222013.9

    申请日:2013-06-05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光刻胶厚度对滤光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优化。其特征在于:在波导层上方进行衍射光栅的制作,光刻胶在曝光显影过程中,由于曝光时间以及显影时间的影响,使得最后全息方法制作的光栅的槽深并不是实际匀胶的厚度,所以在导模层和衍射光栅层还存在一层没有感光的光刻胶层,而这直接影响到实际制作滤光片的带宽以及峰值位置。该方法实现了未成功曝光显影光刻胶对滤光片反射产生的调制作用。不仅对实际制备过程中匀胶厚度极限有指导作用,也能够根据此结果中未显影光刻胶优化厚度来调整其他后期滤光片的工艺参数。本发明实施方便可用于滤光片的制作以及生物传感等领域。

    光束夹角测量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34509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16695.5

    申请日:2013-04-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两条光束之间夹角的光束夹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复数个入光感应部,位于本体侧壁的一侧,用于与相交点重合并且接收两条光束的穿射;入光采集部,用于采集两条光束在入光感应部上形成的两个入光点;复数个感光档位部,位于与复数个入光感应部对向另一侧,复数个感光档位部与复数个入光感应部匹配设置;感光采集部,用于采集两条光束在感光档位部上形成的两个感光点;存储部;控制部,用于判断入光点的数量并且当两个入光点重合时控制感光采集部采集感光点否则发送报警命令;计算部;报警部;显示部;以及调节架,使两条光束来入射任意一个入光感应部,其中,两个光束所形成的平面与侧壁相垂直。

    任意槽形光栅结构的全息曝光装置及其曝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36968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39805.5

    申请日:2012-05-08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任意槽形光栅结构的全息曝光装置及其曝光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激光器、主分束镜;激光器发射的光束经过主分束镜分为若干束光路,每束光路均经过一子曝光单元。子曝光单元包括可调光衰减器、分束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一准直扩束镜、第二准直扩束镜、旋转平台、压电陶瓷及驱动器、显微物镜组、CCD接收器及驱动电路、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本发明采用傅里叶分解的思想,实现任意槽形光栅的全息法制作。装置中设有CCD,能够实时地反映干涉条纹的振动漂移情况,并以此驱动压电陶瓷,实现干涉条纹的锁定,避免条纹抖动对长时间曝光的影响,同时根据扩束后的干涉条纹信息精确控制各组干涉条纹的位相,实现多组干涉条纹的匹配叠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