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8565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07062.X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结构辐射制冷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二甲基硅氧烷预聚体、固化剂和有机溶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其中固化剂占聚二甲基硅氧烷预聚体的比例为3‑20 wt%,有机溶剂的用量为0‑50 wt%;涂覆混合溶液于聚乙烯纳米纤维上,并干燥成膜,得到双层结构辐射制冷薄膜。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原材料及生产成本低,且易于进行宏量制备。同时本发明聚乙烯纳米纤维层可高反射太阳光,聚二甲基硅氧烷层可高发射红外光,聚二甲基硅氧烷层与聚乙烯纳米纤维层双层结构的协同作用,可使双层结构辐射制冷薄膜几乎不吸收太阳光,并可大量发射红外热。
-
公开(公告)号:CN11912354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72287.0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选择性辐射制冷超表面的构筑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聚合物、固化剂、有机溶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其中:固化剂占聚合物的比例为5‑20wt%,有机溶剂占混合溶液的比例为0‑50wt%;制备厚度为50‑200nm的金属膜层于基板上;涂覆混合溶液于金属膜层上并干燥,形成聚合物膜层;将介电微球通过单向摩擦法陷入聚合物膜层中,形成单层介电微球阵列,得到高选择性辐射制冷超表面。本发明可使其平均太阳反射率和大气透明窗口发射率均高达0.96,8‑13μm的光谱选择性高达1.50,在正午阳光直射下,可实现低于环境12.8℃的降温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79256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38678.0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熵合金高温领域,涉及一种具有高耐热稳定性γ'相强化高熵合金及其制备,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多种金属作为原料,所述金属包括Ni、Co、Cr、Fe、Al、Ti和Nb,S2:按组分及原子百分比将原料称重后抽真空、充入保护气、加热至原料熔化,得到金属液,搅拌、冷却得到铸锭;S3:对铸锭依次进行规则形状浇铸、高温固溶处理、轧制变形处理,得到轧件,对轧件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时效处理、冷却后即得到所述具有高耐热稳定性γ'相强化高熵合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合金具有高耐热稳定性、晶粒尺寸保持稳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0197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372283.2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结构的导热辐射协同制冷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导热无机纳米填料溶解于极性溶剂中进行剥离,并对剥离后的溶液进行离心,取上清液备用;将水性或油性树脂在水或有机溶剂中按比例进行共混并搅拌,得到聚合物基体分散液;将上清液与聚合物基体分散液按比例进行共混,得到聚合物/无机纳米填料的分散液;将分散液移入过滤杯中,并通过真空泵抽滤装置对分散液进行真空抽滤,得到滤饼,其中过滤杯与真空装置之间设有滤膜;对滤饼进行干燥,得到具有仿生结构的导热辐射协同制冷涂层;剥离导热辐射协同制冷涂层上的滤膜,得到导热辐射协同制冷薄膜,该薄膜同时兼具高太阳反射率、高红外发射率和高导热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88008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72950.4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科学领域,涉及一种宽温域超塑性铁基记忆合金及其制备,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Thermo‑calc软件进行合金优化设计,选择Fe、Co、Ni、Al、Ti五种金属;S2:按组分及原子百分比进行原料配分,将金属原料进行称重、清洗后放入高真空熔炼设备中进行抽真空、充入保护气、加热至原料熔化,金属液电磁搅拌后进行规则形状浇铸。随后对规则尺寸样品进行高温固溶处理、轧制变形处理,得到轧件。最后对轧件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时效处理、冷却后即得到所述宽温域超塑性铁基记忆合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铁基记忆合金材料在宽温域表现出色的强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23033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91826.6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记忆合金温控可转向双腔钢丝气管导管制备方法,包括:S1、将记忆合金铸造成圆棒,通过快速凝固熔融纺丝技术制得不同直径形状记忆合金微丝;S2、通过调整NiMn基记忆合金的化学,掺杂微量Co、Cu元素来调控相变温度;S3、施加外力使记忆合金微丝发生弯曲,测试合金微丝在不同温度下驱动形状记忆恢复;S4、获得与气管插管相近的力学性能,将合金微丝与塑料导管复合,得到记忆合金温控可转向双腔钢丝气管导管。根据本发明,通过温度调控马氏体相变实现微丝的弯曲,带动气管插管前端实现转弯功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