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46503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282323.0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机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小型反应堆核电机组的系统与堆机运行方法,包括一体化反应堆、汽轮发电机组、主要控制系统以及堆机运行方法;一体化反应堆包括压力容器、汽水分离器以及正常余热排出系统;压力容器内设有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和直流式蒸汽发生器,直流式蒸汽发生器的出口与汽水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正常余热排出系统的进出口与堆芯一回路管道相连接;汽轮发电机组包括汽轮机入口蒸汽调节阀、汽轮机、凝汽器、凝结水泵、除氧器、给水泵、给水调节阀、旁路蒸汽排放阀、分离器疏水排放阀以及发电机;本发明能够满足机组功率运行阶段、启动及停运过程中的内外部需求,并具备机组输出功率快速调节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10291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248103.4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模块化电力装置,它包括1+N个核能发电系统模块、辅助系统模块组和控制系统模块,核能发电系统模块分别与辅助系统模块组和控制系统模块相连接,核能发电系统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中心相连接,核能发电系统模块设置于地面以下;包括1+N个核能发电系统模块,其中,N个核能发电系统模块的发电量可满足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实现数据中心全年不间断供电;核能发电系统模块功率小,体积小,采用非能动设计,可完全置于地下并淹没于地下模块存放水池间中并通过余热导出装置实现非能动余热排出,采用整堆芯和一体化堆顶组件的换料方式,显著地缩短了换料时间,可以显著地提高对飞机撞击、恐怖袭击、飓风、地震等外部事件的抵御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11316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82568.4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5/253 , G21C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小型核反应堆启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设有自然循环启动加热系统的一体化反应堆,包括设有顶盖的压力容器、设在压力容器内的堆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口端贯穿顶盖后位于压力容器内堆芯下方的启动加热管道,位于顶盖外的启动加热管道的进口端用于注入热流体,当从启动加热管道的进口端注入热流体后,再经其出口端输送至堆芯下方,通过热流体的热量加速压力容器内气体循环,从而加速带出堆芯的热量。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启动加热管道,改造简单,能在反应堆启动时加热反应堆中流体,同时提升反应堆启动时的自然循环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113163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77503.0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5/18 , G21C15/243 , G21C15/2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小型反应堆冷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设有安全壳喷淋系统的小型反应堆,包括屏蔽厂房、设在其内的安全壳、喷淋系统,喷淋系统包括水箱,喷淋系统中的水箱采用位于屏蔽厂房外的蓄压水箱,蓄压水箱的侧壁上方设有压缩空气进口、下方设有补水进口;蓄压水箱的侧壁下方还连接喷淋管道的一端,另一端依次贯穿屏蔽厂房、安全壳后固定于安全壳内的上方,喷淋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喷淋装置的进水口;屏蔽厂房的至少一对称侧的侧壁近下方处分别设有冷却空气入口,屏蔽厂房的顶部设空气出口。本发明有益效果为,通过安全壳内水喷淋和安全壳外空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事故后安全壳内热量的排出,具有非能动特性,提升了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13162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71708.8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5/18 , G21C15/243 , G21C15/2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小型反应堆的冷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型反应堆的安全壳冷却系统,包括屏蔽厂房、设在其内的安全壳,还包括壳外喷淋系统,其包括位于屏蔽厂房外的蓄压水箱,蓄压水箱的侧壁上方设有压缩空气进口、蓄压水箱的侧壁下方设有补水进口;蓄压水箱的侧壁下方还连接注射管道的一端,另一端贯穿屏蔽厂房后固定于安全壳的上方,注射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位于安全壳上方的喷淋装置的进水口;屏蔽厂房的至少一对称侧壁近下方分别设有冷却空气入口,屏蔽厂房的顶部设空气出口。本发明有益效果为,设置了壳外喷淋系统和空气自然循环冷却流道,通过水冷和空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事故后安全壳内热量的排出,具有非能动特性,提升了机组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13160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60733.6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污染过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壳顶部闸门泄露过滤系统,包括:泄漏收集装置,所述泄漏收集腔罩设在安全壳顶部的闸门上,形成泄漏收集腔;抽气单元,包括抽气管路,所述抽气管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泄漏收集装置的侧壁上,用于将所述泄漏收集腔中的气体抽出;注水单元,其一端通过管路连接有水箱,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在所述泄漏收集装置的侧壁上,用于向所述泄漏收集腔中注入液体;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避免了正常运行期间设备闸门长期浸泡在水中的腐蚀和密封老化,以及设备闸门打开时的不便,大大缩短换料的时间,同时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提升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2837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68641.2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耦合供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核能和光电耦合供汽系统,包括反应堆、第一换热器、蒸汽需求端,头部管道连接反应堆与第一换热器的反应堆侧,头部管道的冷却剂冷段上设有反应堆冷却剂泵形成一回路,还包括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反应堆侧采用中间回路管道与第一换热器的蒸汽侧的连接成二回路,中间回路管道的中间回路冷段上设有中间回路循环泵,尾部管道的换热段位于第二换热器内的蒸汽侧,尾部管道的进水段连接供水系统,尾部管道的低温蒸汽输出段连接蒸汽需求端形成三回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核能和新能源的耦合供汽;增加一个二回路,作为反应堆冷却剂回路泄漏的隔离,避免一回路放射性泄漏到用户侧。
-
公开(公告)号:CN10934419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52909.0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基于云技术的核能智能平台架构,它包括交互层、软件层、系统层和硬件层,所述交互层、软件层、系统层和硬件层依次互相进行数据通信;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云计算超强的计算能力,实现数值反应堆建模分析,材料性能数值模拟,流、固、声、磁、温等多物理参数耦合计算,实现元件加工、设备制造、产品组装全过程模拟、优化、监控,实现测量简单化、控制傻瓜化、诊断专家化,运行智能化甚至无人运行,打破核电站数据孤岛,逐步实现研发、设计、制造、组装、运行、维护各个环节的智能化,打通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实现产品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指标的精确控制,项目全局可量化、可视化、可预测的高效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42033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07647.9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7/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小型反应堆堆内温度测量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全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进出口温度测量装置,包括:压力容器,所述压力容器的内部安装有堆芯支撑下板,所述堆芯支撑下板的上方设置有反应堆堆芯;铂电阻温度计,布置在所述压力容器的肩部且远离所述反应堆堆芯处,所述铂电阻温度计能够测量所述反应堆堆芯的出口温度;K型热电偶,布置在反应堆堆芯的活性区以下和所述堆芯支撑下板以上,所述K型热电偶能够测量所述反应堆堆芯的入口温度。本发明可以准确、可靠地测量反应堆进出口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108617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77526.1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28B1/06 , F28B9/08 , F22D11/06 , F25D17/02 , F28C1/00 , F28F27/00 , F25B27/02 , F25B30/04 , F24D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小型核电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型核电站的节水循环冷却系统,其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汽轮机、空冷凝汽器、热泵、水冷塔、热交换器连接而成的厂用水水冷循环回路、汽轮机空冷凝汽器回路、余热回收利用回路。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利用直接空冷凝汽器对汽轮机排汽进行冷却,完成凝结水循环;设置了水冷塔,降低厂用水的温度,确保设备得到持续的冷却;在供暖季利用汽轮机抽汽作为热泵的驱动汽源,提取厂用水系统的热量,作为热网回水的加热热源,并降低厂用水的温度,大大减少了空冷凝汽器对水资源的需求;采用精细化水冷手段实现用水最小化,并提取设备运行的热量,不仅节约了水资源,也回收了废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