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源热泵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67103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009127.4

    申请日:2015-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其包括污水输送系统和空调水循环系统,空调水循环系统连接污水输送系统;污水输送系统连接污水二级生化处理系统;其中,污水输送系统包括通过水管依次连接的污水池、污水源热泵机组和出水池,污水池包括相连接的脱氯池和热泵原水池,该脱氯池可对污水进行脱氯处理,防止含余氯的污水腐蚀金属管道和设备;此外,污水输送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污水处理站中的污水输送水泵和污水源热泵机组,使可能携带病菌的设备处于可控区域内;另外,污水源热泵机组采用四向阀制冷剂侧切换,避免了采用水侧切换时易导致病菌扩散至末端设备的危险。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污水源热泵系统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污水源热泵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6710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09127.4

    申请日:2015-0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0/06 C02F9/00 F25B4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其包括污水输送系统和空调水循环系统,空调水循环系统连接污水输送系统;污水输送系统连接污水二级生化处理系统;其中,污水输送系统包括通过水管依次连接的污水池、污水源热泵机组和出水池,污水池包括相连接的脱氯池和热泵原水池,该脱氯池可对污水进行脱氯处理,防止含余氯的污水腐蚀金属管道和设备;此外,污水输送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污水处理站中的污水输送水泵和污水源热泵机组,使可能携带病菌的设备处于可控区域内;另外,污水源热泵机组采用四向阀制冷剂侧切换,避免了采用水侧切换时易导致病菌扩散至末端设备的危险。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污水源热泵系统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污水源热泵系统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388427U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20012162.7

    申请日:2015-0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其包括污水输送系统和空调水循环系统,空调水循环系统连接污水输送系统;污水输送系统连接污水二级生化处理系统;其中,污水输送系统包括通过水管依次连接的污水池、污水源热泵机组和出水池,污水池包括相连接的脱氯池和热泵原水池,该脱氯池可对污水进行脱氯处理,防止含余氯的污水腐蚀金属管道和设备;此外,污水输送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污水处理站中的污水输送水泵和污水源热泵机组,使可能携带病菌的设备处于可控区域内;另外,污水源热泵机组采用四向阀制冷剂侧切换,避免了采用水侧切换时易导致病菌扩散至末端设备的危险。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源热泵系统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外融冰蓄冷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0441383U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21363572.0

    申请日:2019-08-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融冰蓄冷制冷系统,包括双工况制冷主机、蓄冰槽、换热器、冷却循环装置、回水管道和供水管道;双工况制冷主机包括第一蒸发器和第一冷凝器;第一蒸发器流出的液体经第一管道流经换热器后流回到第一蒸发器,经第二管道流经蓄冰槽后流回到第一蒸发器;回水管道流出的液体经第三管道流经换热器后流入蓄冰槽内,蓄冰槽上与供水管道连通;第一管道的两端各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管道的两端各设置有第二阀门;换热器用于第一管道内与第三管道内的液体的换热;冷却循环装置与第一冷凝器连接,用于对其中的液体进行冷却循环。本实用新型的外融冰蓄冷制冷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外融冰蓄冷系统中采用双蒸发器主机成本投资高的问题。

    数据机房供冷系统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102309U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20890110.X

    申请日:2015-1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据机房供冷系统,包括蓄冷槽放冷系统和空调冷水循环系统;蓄冷槽放冷系统包括蓄冷槽、放冷泵和热交换器,蓄冷槽、放冷泵和热交换器依次连接形成放冷回路,放冷泵与蓄冷槽的出口连接;空调冷水循环系统包括热交换器、制冷机组、冷冻水泵和末端设备,蓄冷槽放冷系统与空调冷水循环系统通过热交换器连接,热交换器和制冷机组并联,热交换器和制冷机组的出口与冷冻水泵和末端设备依次连接形成供冷回路,热交换器串联第一阀门,制冷机组串联第二阀门。本实用新型当制冷机组失电而停止运行时,启动蓄冷槽放冷系统即可进行正常供冷,无需额外设置水蓄冷罐,减少了成本和空间,节约了数据机房供冷系统的运行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