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聚酰胺酯纺织材料的无氯漂白剂的配方及其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11893B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510288630.8

    申请日:2015-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用于聚酰胺酯纺织材料的无氯漂白剂的配方及其处理方法。一种用于聚酰胺酯纺织材料的无氯漂白剂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氯漂白剂由双氧水、醋酸、尿素、催化剂、活化剂、稳定剂、渗透精练剂、水组成,双氧水、醋酸、尿素、催化剂、活化剂、稳定剂、渗透精练剂及水的重量百分比为2~20%:10~40%:0~1%:0.2~5%:0~3%:0~1%:0.1~0.5%:69.5~87.7%。同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无氯的漂白溶液进行漂白,不仅对设备、人员没有损伤,而且能够在酸性的环境下进行漂白处理;漂白步骤简单、快速,并且漂白处理后的纺织材料的白度符合客户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环境也同时得到了改善。

    一种车用复合面料的VOC去除剂

    公开(公告)号:CN11098377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75606.2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复合面料的VOC去除剂,用于治理和去除车用内饰面料的生产加工过程产生的甲醛、乙醛、苯、苯乙烯等VOC气体,原料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10-20%二胺化合物、3-8%酰胺化合物、2-15%PEG、5-10%羧酸、0-3%乳化分散剂、1-3%PH值缓冲调节剂和46-76%水。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本发明产品对车用复合面料产生的VOC具有显著的去除效果,满足各类汽车品牌和国标等对车用内饰复合面料的VOC限量要求,且具有持续反应能力,对于去除车内其他材料释放的VOC有一定的帮助。本发明产品稳定性好、使用方便,对加工对象无其他负面影响,且应用成本低,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棉织物的酸性荧光染色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074068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256937.5

    申请日:2014-06-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棉织物的酸性荧光染色工艺。一种用于棉织物的酸性荧光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染色步骤如下处理:(a)取改性剂与荧光染料的配比为1:10,并将混合溶液升温至50~100℃保持恒温;(b)将针织布或机织布或纱线浸染于混合溶液中;(c)将染色后的针织布或机织布或纱线取出,并用常温水进行洗涤;(d)将常温洗涤后的针织布或机织布或纱线取出,再进入至100℃的热水中进行洗涤;(e)将热水洗涤后的针织布或机织布或纱线取出,晾干即可。同现有技术相比,将棉织物来代替传统的化纤及尼龙的材质,并且将棉纤维织物在染色前进行改性,使其更容易染色。

    一种用于棉织物的阳离子荧光染色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074063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256437.1

    申请日:2014-06-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棉织物的阳离子荧光染色工艺。一种用于棉织物的阳离子荧光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染色步骤如下处理:(a)取改性剂,与荧光染料的配比为1:10,并将混合溶液升温至50~100℃保持恒温;(b)将针织布或机织布或纱线浸染于混合溶液中;(c)将染色后的针织布或机织布或纱线取出,并用常温水进行洗涤;(d)将常温洗涤后的针织布或机织布或纱线取出,再进入至100℃的热水中进行洗涤;(e)将热水洗涤后的针织布或机织布或纱线取出,晾干即可。同现有技术相比,将棉织物来代替传统的化纤及尼龙的材质,并且将棉纤维织物在染色前进行改性,使其更容易染色。

    用于聚酰胺酯纺织材料的无氯漂白剂的配方及其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11893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88630.8

    申请日:2015-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用于聚酰胺酯纺织材料的无氯漂白剂的配方及其处理方法。一种用于聚酰胺酯纺织材料的无氯漂白剂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氯漂白剂由双氧水、醋酸、尿素、催化剂、活化剂、稳定剂、渗透精练剂、水组成,双氧水、醋酸、尿素、催化剂、活化剂、稳定剂、渗透精练剂及水的重量百分比为2~20%:10~40%:0~1%:0.2~5%:0~3%:0~1%:0.1~0.5%:69.5~87.7%。同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无氯的漂白溶液进行漂白,不仅对设备、人员没有损伤,而且能够在酸性的环境下进行漂白处理;漂白步骤简单、快速,并且漂白处理后的纺织材料的白度符合客户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环境也同时得到了改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