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温报警经口辅助进食滴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0553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708613.0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发明涉及辅助进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温报警经口辅助进食滴注装置,包括营养液瓶,以及连接在营养液瓶瓶口处的滴注软管,滴注软管上端部设置有感温装置,感温装置设置在调节夹持件上,滴注软管头部通过输液管道连接有上牙套,上牙套下方设置有下牙套,上牙套上设置有间距调节机构,输液管道上设置有流量调节机构,下牙套下方设置有颌托,颌托与间距调节机构之间连接有连接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经口辅助进食滴注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患者的口腔肌肉酸胀而导致所张开的嘴巴闭合,会将输送营养液的软管咬合,使得营养液的输送不畅,且对于进食的流量无法进行精准的控制,很难满足患者营养和治疗需求的问题。

    一种改进型吸唾管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106114U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21792392.6

    申请日:2022-07-13

    Inventor: 黄琳 李莉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吸唾管,设置管外壳,管外壳的顶端具有两分支结构,其中一个分支为吸引端口,另一个分支为冲洗端口,吸引端口为偏平管状结构,吸引端口的偏平管状结构更加适合于在口腔内进行吸引操作,吸引宽幅较大,吸引效率相对较高,吸引端口处开设有多个吸引孔,冲洗端口处开设有多个冲洗孔,管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吸引管和冲洗管,吸引管和冲洗管的一端分别与吸引端口和冲洗端口相连通,吸引管和冲洗管的另一端穿出管外壳的底部,吸引管和冲洗管且位于管外壳外部的一端分别与外部负压吸引器和正压供水器相连接,本改进型吸唾管集吸引和冲洗功能于一体,更加实用,简化了口腔手术的相关操作步骤。

    防堵胃管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251367U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21123927.1

    申请日:2020-06-1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用护理领域,公开了一种防堵胃管。该防堵胃管包括胃管本体、用于喂药和喂食物的至少一个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可更换的滤芯,该至少一个第一支管设于该胃管本体的第一端,该第二支管设于该第一端处或者该胃管本体上邻近该第一端的位置处,该滤芯包括导丝和与该导丝的第一端连接的过滤部;使用前,将该滤芯经由该第二支管插入该胃管本体内,当胃管发生堵塞时,更换该滤芯。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有效滤出厚的残渣,防止胃管堵管,较少胃管更换频率。

    一种ommaya储液囊穿刺针固定器

    公开(公告)号:CN209770509U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20183433.3

    申请日:2019-02-0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ommaya储液囊穿刺针固定器。该固定器包括定位组件和针头固定组件,其中该定位组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该底座的一侧的圆形开口处的定位环,该底座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粘贴层,该定位环的一侧设置为与该储液囊的囊体凸出形状相匹配的凹槽;该针头固定组件固定在该定位环的另一侧上,沿该针头固定组件中心轴方向设置孔并穿过该定位环。本申请实施方式在不给患者带来额外伤痛和不损伤引流管的情况下,能够更好的固定ommaya储液囊穿刺针。

    一种俯卧位翻身垫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739405U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22616757.6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俯卧位翻身垫,设置底层翻身垫和上层翻身垫,底层翻身垫和上层翻身垫分别位于使用者的体位下侧和上侧位置,将上层翻身垫置于使用者身体上侧,上层翻身垫上对称开设有条形穿孔,使底层翻身垫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条形穿孔,底层翻身垫的两端设置有粘接贴,上层翻身垫上且靠近条形穿孔处设置有粘接座,将粘接贴上的离型纸撕除,使粘接贴与粘接座的固定粘接使得底层翻身垫的两端固定于上层翻身垫上,底层翻身垫和上层翻身垫之间形成对使用者的包裹空间,包裹空间将使用者紧紧包裹住,以防止翻身过程中窜动,仅需抓住上层翻身垫的周侧即可为患者翻身,本翻身垫使用方便,简化了卷成信封式的操作过程,且攥紧程度小,省时省力。

    一种儿科护理器械支撑架

    公开(公告)号:CN221691795U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20111397.0

    申请日:2024-01-17

    Inventor: 黄琳 严依萍 李莉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科护理器械支撑架,涉及儿科护理支撑架技术领域,包括放置架和设置在放置架内部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齿条和推拉框,通过设置推拉框,当需要对大量的护理器械进行放置时,为了提高支撑架利用空间调节的便捷性,和提高医疗器械在不使用时对内部器械的同步防护效果,可以通过电动推杆的推动,带动齿条沿滑槽的内壁滑动,齿条沿滑槽的内壁滑动,带动齿轮进行转动,齿轮的转动带动连接杆沿放置架的外壁进行往复滑动,从而带动推拉框沿放置框的外壁滑动,起到对支撑架利用空间调节便捷性的作用,达到增加支撑架放置护理器械空间的效果。

    一件有沙袋的反穿衣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047485U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23061616.9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件有沙袋的反穿衣,设置有反穿衣主体用于患者穿戴,穿戴时通过将裤腿的前后开合连接结构解开,从前后开合的裤腿处穿入,重新连接固定前后开合的裤腿,这种一体化的反穿衣有利于对患者行动的限制,减少患者的运动,有利于术后康复;采用的反穿衣采用隔离衣相同材质,反穿衣主体的胸部和裤腿的膝盖位置分别设有第一沙袋固定口袋和第二沙袋固定口袋,第一沙袋固定口袋和第二沙袋固定口袋的数量均有两个,第一沙袋固定口袋和第二沙袋固定口袋用于固定沙袋,能够对沙袋位置进行有效固定,避免沙袋滑落,保证沙袋压迫效果,可根据手术需求增设沙袋固定口袋,并改变沙袋固定口袋缝接位置。

    一种鼻导管和面罩一体的吸氧管

    公开(公告)号:CN213374501U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21324020.1

    申请日:2020-07-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导管和面罩一体的吸氧管,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面板,面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挂钩,其中一个所述挂钩的内部通过头带缠绕设置有面罩,面罩的表面中心处连通设置有吸氧管,吸氧管的一端通过螺纹连通设置有面罩管,面罩管的一端连通设置有湿化瓶,且湿化瓶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有湿化管,湿化管的底端通过螺纹连通设置有三通连接管。该鼻导管和面罩一体的吸氧管,通过三通连接管和三通阀门,可以实现吸氧管切换功能,避免了更换氧气管不及时,对病患造成伤害,提高了吸氧管的安全性,通过插管、硅胶圈和松紧带,可以提高吸氧管使用舒适度,避免减少氧气泄漏,提高了吸氧管的密封性。

    一种防雾气护目镜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777346U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20599059.2

    申请日:2021-03-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雾气护目镜,包括护目镜主体,所述护目镜主体的一端呈开口状,所述护目镜主体远离所述开口处的一侧侧壁对称贯穿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护目镜片,所述护目镜主体的内部设有清洁刷,两个所述清洁刷分别位于所述通槽的同一侧,所述护目镜主体的内部设有驱动所述清洁刷移动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护目镜主体内部设置通槽,在通槽处设置护目镜片,并在护目镜护体对应通槽处分别设置清洁刷,通过清洁刷的移动对护目镜片起到清洁作用,通过在护目镜主体内部设置驱动清洁刷移动的驱动装置,从而使得移动的清洁刷对产生雾气的护目镜片进行清洁。

    一种防漂管的腹透管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900523U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21483966.7

    申请日:2021-07-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漂管的腹透管,包括导管、注水袋、注水管以及注射泵,所述注水管末端与注水袋之间固定连接,且注水管末端与注水袋之间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成本低,有效的防止了导管发生漂管的情况,通过注水管以及注射泵的设计可以对注水袋进行注水,注水袋内充满水后其重量会加大,注水袋也会膨胀开来,防止导管末端末端偏移,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也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医务人员工作效率,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并且通过凸点的设置进一步的增加了导管与腹腔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固定片以及粘接层的设置可以将位于患者身体外的导管直接粘接在患者的皮肤上,防止导管脱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