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74863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510520246.6
申请日:2015-08-21
Applicant: 上海市普陀区社区绿化管理所 , 上海江叶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 江苏香叶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浆及其制备方法。该砂浆包括水泥、砂子,还包括园林废弃物。优选地是园林废弃物是经过粉碎后的碎片化园林废弃物;本发明的砂浆是由水泥、砂子、碎片化园林废弃物和水均匀混合所制得的砂浆,其重量配比为:水泥:砂子:碎片化园林废弃物:水的重量配比是100:200~300:5~40:45~60。本发明使用园林废弃物实现了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园林废弃物材料再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本发明的砂浆具有较好的吸水性、透水性、透气性和较高的强度,能够应用于强度要求不高的部位;其原料易获得,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低,可回收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174862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510520079.5
申请日:2015-08-21
Applicant: 上海市普陀区社区绿化管理所 , 上海江叶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 江苏香叶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混凝土包括水泥、砂子、石子,还包括园林废弃物。优选地是园林废弃物是经过粉碎后的碎片化园林废弃物;本发明的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子、石子、碎片化园林废弃物和水均匀混合所制得的混凝土,其重量配比为:水泥:砂子:石子:碎片化园林废弃物:水的重量配比是100:90~150:190~250:5~40:45~60。本发明使用园林废弃物实现了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园林废弃物材料再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本发明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吸水性、透水性、透气性和较高的强度,能够应用于强度要求不高的部位;其原料易获得,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075791B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510500467.7
申请日:2015-08-14
Applicant: 上海市普陀区社区绿化管理所 , 上海江叶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 江苏香叶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G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基地锚,包括锚定件和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件由呈一体的锚头、锚体、锚尾组成;所述锚头呈圆锥体结构,所述锚体和所述锚尾呈圆柱体结构;所述连接件包括手柄和手尖;所述锚尾、所述手柄、所述手尖依次连接;所述手尖用于连接植物的根部。本发明抗力较强,能够有效抗击台风等自然灾害导致树木倒伏,不影响美观,节省地面空间,并且安装和取出简单方便,可重复使用,制造成本低,适宜广泛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988738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196351.4
申请日:2014-05-12
Applicant: 上海市普陀区社区绿化管理所 , 上海江叶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 江苏香叶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G13/02
Abstract: 一种组合式树穴盖板和它的应用,属行道树树穴覆技术领域。其特点是:组合式树穴盖板由围绕树干可调盖板和外围调节盖板组合构成,组合式树穴盖板按需可改变树穴孔的大小和形状;其相拼处按需各安置相同数量小正方形板,实现扩大不同直径的空心圆状;相拼处按需单向安置相同数量小正方形板,实现由空心圆状扩大为不同直径的空心椭圆状。其积极效果:由于树穴盖板使用的材料不是铸铁,不能为拾荒者拿作他用;也不是使用塑料替代材料,生产时也不会污染环境;本发明易于变更盖板构件组合,能适合不同出土行道树要求,既平整美观,又抗碾压;为市政人行道的行道树树穴土壤表面提供覆盖可靠,经久耐用,造型美观,效果好的树穴盖板。
-
公开(公告)号:CN105174863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20246.6
申请日:2015-08-21
Applicant: 上海市普陀区社区绿化管理所 , 上海江叶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浆及其制备方法。该砂浆包括水泥、砂子,还包括园林废弃物。优选地是园林废弃物是经过粉碎后的碎片化园林废弃物;本发明的砂浆是由水泥、砂子、碎片化园林废弃物和水均匀混合所制得的砂浆,其重量配比为:水泥:砂子:碎片化园林废弃物:水的重量配比是100:200~300:5~40:45~60。本发明使用园林废弃物实现了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园林废弃物材料再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本发明的砂浆具有较好的吸水性、透水性、透气性和较高的强度,能够应用于强度要求不高的部位;其原料易获得,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低,可回收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174861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20078.0
申请日:2015-08-21
Applicant: 上海市普陀区社区绿化管理所 , 上海江叶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植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混凝土包括水泥、砂子、石子,还包括园林废弃物、缓释肥和土。本发明实现了对园林废弃物材料再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本发明的种植用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吸水性、透水性、透气性和较高的强度。将本发明的种植用混凝土用作植物培养基质,起到了美化环境、不增加城市内涝负担、经济、环保的作用,且制备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5274966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510829454.4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上海市普陀区社区绿化管理所 , 上海江叶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 江苏香叶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体生态驳岸的砌筑方法,包括步骤:1)制备海绵体园林废弃物混凝土;2)利用步骤1)中的所述海绵体园林废弃物混凝土制备透水性砖块;3)依次在水体底面砌筑底部件,在底部件上利用步骤2)中获得的所述透水性砖块砌筑主体,在主体上砌筑顶部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方法砌筑的海绵体生态驳岸,其具有不容易受水平推力破坏、可对水系等进行调节、建设方便、成本较低的特性,在建设海绵体城市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174861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510520078.0
申请日:2015-08-21
Applicant: 上海市普陀区社区绿化管理所 , 上海江叶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 江苏香叶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植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混凝土包括水泥、砂子、石子,还包括园林废弃物、缓释肥和土。本发明实现了对园林废弃物材料再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本发明的种植用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吸水性、透水性、透气性和较高的强度。将本发明的种植用混凝土用作植物培养基质,起到了美化环境、不增加城市内涝负担、经济、环保的作用,且制备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5297575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510829412.0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上海市普陀区社区绿化管理所 , 上海江叶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 江苏香叶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崔恒香 , 崔鹏 , 周玲琴 , 史集蘅 , 殷英 , 史亚儒 , 李彬辉 , 安磊 , 龚琴 , 龚新来 , 严巍 , 许晓波 , 王瑛 , 张国兵 , 杨瑞卿 , 王本耀 , 顾汤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体双废透水混凝土路面,包括依次排列的面层、连接层、基层和垫层,所述连接层为海绵体园林废弃物砂浆;所述基层为新型海绵体双废透水混凝土;所述海绵体园林废弃物砂浆的成分包括水泥、砂子、园林废弃物;所述新型海绵体双废透水混凝土的成分包括水泥、砂子、园林废弃物、再生石和光亮剂。本发明的新型海绵体双废透水混凝土路面解决了城市园林废弃物污染问题,将之变废为宝,有利于环保;具有较好的吸水性、透水性、蓄水性、透气性和较高的强度;园林废弃物,取材方便,其存在节约了混凝土和砂浆其他材料的应用,因而造价更经济实惠。
-
公开(公告)号:CN105271967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510829451.0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上海市普陀区社区绿化管理所 , 上海江叶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 江苏香叶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崔恒香 , 崔鹏 , 周玲琴 , 史集蘅 , 殷英 , 史亚儒 , 李彬辉 , 安磊 , 龚琴 , 龚新来 , 严巍 , 许晓波 , 王瑛 , 张国兵 , 李向茂 , 陈嫣嫣 , 杨瑞卿 , 王本耀 , 徐佩贤 , 顾汤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体双废透水混凝土,包括重量配比为100:100~140:200~290:5~35:0.15~1.15的水泥、砂子、园林废弃物、再生石和光亮剂。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园林废弃物干燥脱水得到产物一;将产物一粉碎为粒径0.1~3cm,得到产物二;将光亮剂喷洒在产物二上,搅拌,得到产物三;2)将水泥、砂子、再生石和水搅拌混合,得到产物四;3)在产物四混凝土初凝前,加入产物三,搅拌混合,得到该混凝土。海绵体双废透水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吸水性、透水性、蓄水性、透气性和较高的强度,实现了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园林废弃物和建筑废弃物再生资源的优化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