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07806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0620810.X
申请日:2019-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斜角端面光纤振动传感器,包含:窄线宽激光器,用于输出连续光;单模光纤,单模光纤第一端连接窄线宽激光器,单模光纤第二端端面为斜角端面;传感元件,传感元件侧面开有U形槽口;单模光纤第二端穿设槽口第一端端面位于槽口内;单模光纤第二端端面与槽口第二端端面之间形成法‑珀腔;所述连续光经单模光纤传输至所述法‑珀腔,经槽口第二端端面反射形成反射光;所述采集处理模块连接单模光纤第一端,接收单模光纤传输的所述反射光。外界振动引起传感元件产生微弯,改变法‑珀腔腔长,引起反射光光强变化。采集处理模块根据反射光光强变化获得振动强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测量振动的方法。本发明测量精度高,制备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8227220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426330.7
申请日:2017-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光涡旋产生方法。本方法采用的复合光涡旋产生装置包括线偏振激光器、保偏耦合器、偏振合束器、光涡旋光纤以及偏振控制器。偏振合束器输出两束正交的线偏振光,通过与光涡旋光纤错位耦合,并结合偏振控制,同时在光涡旋光纤中激发出 阶的复合光涡旋模式。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全光纤复合光涡旋产生方法,该方法具有全光纤化、装置简单紧凑,操作方便,稳定性高,实用性强等优点,在光涡旋复用光纤通信、粒子操纵、激光微加工、光纤传感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208668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621652.X
申请日:2019-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声发射振动传感器,包括圆柱形传感器头,传感器头侧壁沿传感器头周向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上缠绕多匝的传感光纤,多匝传感光纤上覆盖的硅橡胶。本发明制作过程简单,采用3D打印圆柱形硅橡胶弹性体,将传感光纤缠绕于该弹性体,实现对背向散射光相位调制灵敏度增强的传感头,基于光时域反射时分复用技术,结合3D打印传感头,可以实现反映电力电缆早期故障特征的局放声发射参量的实时、在线、远程定位及网络化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227220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711426330.7
申请日:2017-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光涡旋产生方法。本方法采用的复合光涡旋产生装置包括线偏振激光器、保偏耦合器、偏振合束器、光涡旋光纤以及偏振控制器。偏振合束器输出两束正交的线偏振光,通过与光涡旋光纤错位耦合,并结合偏振控制,同时在光涡旋光纤中激发出阶的复合光涡旋模式。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全光纤复合光涡旋产生方法,该方法具有全光纤化、装置简单紧凑,操作方便,稳定性高,实用性强等优点,在光涡旋复用光纤通信、粒子操纵、激光微加工、光纤传感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207806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620810.X
申请日:2019-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斜角端面光纤振动传感器,包含:窄线宽激光器,用于输出连续光;单模光纤,单模光纤第一端连接窄线宽激光器,单模光纤第二端端面为斜角端面;传感元件,传感元件侧面开有U形槽口;单模光纤第二端穿设槽口第一端端面位于槽口内;单模光纤第二端端面与槽口第二端端面之间形成法-珀腔;所述连续光经单模光纤传输至所述法-珀腔,经槽口第二端端面反射形成反射光;所述采集处理模块连接单模光纤第一端,接收单模光纤传输的所述反射光。外界振动引起传感元件产生微弯,改变法-珀腔腔长,引起反射光光强变化。采集处理模块根据反射光光强变化获得振动强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测量振动的方法。本发明测量精度高,制备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0208668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0621652.X
申请日:2019-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声发射振动传感器,包括圆柱形传感器头,传感器头侧壁沿传感器头周向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上缠绕多匝的传感光纤,多匝传感光纤上覆盖的硅橡胶。本发明制作过程简单,采用3D打印圆柱形硅橡胶弹性体,将传感光纤缠绕于该弹性体,实现对背向散射光相位调制灵敏度增强的传感头,基于光时域反射时分复用技术,结合3D打印传感头,可以实现反映电力电缆早期故障特征的局放声发射参量的实时、在线、远程定位及网络化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207807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620813.3
申请日:2019-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振动传感器,包括:窄线宽激光器、光纤环形器、单模光纤、光纤连接头、套筒、采集处理模块。光纤环形器分别连接窄线宽激光器、单模光纤第一端和采集处理模块。单模光纤第二端穿设光纤连接头。光纤连接头第二端嵌入设置在套筒的第一端。套筒第二端端面设有悬臂梁,单模光纤第二端与悬臂梁之间形成法-珀腔。悬臂梁感受外力产生振动,引起法-珀腔长变化。窄线宽激光器输出的连续光经光纤环形器、单模光纤进入法-珀腔。悬臂梁反射所述连续光并产生反射光,反射光光强随法-珀腔长变化。所述反射光经单模光纤、光纤连接头传输至采集处理模块。采集处理模块根据反射光光强获取振动强度。本发明测量精度高,制备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268639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011551082.0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配电室火灾应急抢修方法及系统,基于混合增强虚拟场景,结合当前应急场所设备运行状态和应急机器人获取的现场实时数据,在火情险情下能够清晰设备之间的层次和关联等情况,通过对比该场景设备运行历史数据,推理判断目前险情发生的原因和影响,根据系统库内抢险知识,给出应急抢险策略及提示,为应急抢险作业提供指导,实现电力设备事故环境下的应急事故快速抢修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140066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010188422.1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运行特点和充电模式,将电动汽车分为三类;步骤2:根据调查数据,对行程信息的概率分布进行拟合,获得行程信息的概率密度函数;步骤3:根据电动汽车出行目的地的类型,构建出出行链模型,并统计出出行链模型的概率比例;步骤4:根据所述行程信息的概率密度函数和所述出行链模型的概率比例,基于蒙特卡洛算法,模拟计算出三类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方差系数,并进行叠加,完成空间负荷预测。此发明解决了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电网对空间负荷预测结果不确定的影响,综合考量多种因素模拟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时空分布,为未来城市配电网的规划提供了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1401638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010187522.2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8/23 , G06F18/241 , G06N3/006 , G06N3/0464 , G06N3/08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与负荷密度指标法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包括:S1:将电力负荷根据用电类型进行分类并确定每类负荷的影响因素;S2:利用FCM聚类算法,将每类负荷再细分为几个小类并求出每一小类的聚类中心矩阵;对于给定的待预测地的特性指标,求出与小类聚类中心的欧式距离,取欧式距离最小的一小类样本作为训练样本;S3:建立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极限学习机算法的回归模型,将选好的训练样本带入模型,影响因素作为模型的输入,负荷密度作为模型的输出;S4:将求出的各类负荷密度乘以小区的面积可得每个小区的负荷值,结合每个小区的同时系数求出规划区的空间负荷预测。(56)对比文件李杰.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极限 学习机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制造业自动化.2019,第41卷(第1期),正文第154-157页.刘业峰;王婷.基于GRA-LSSVM密度法的配电网空间负荷预测方法研究.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8,(第11期),全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