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框进泥分配槽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861260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88560.8

    申请日:2017-0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25/21 B01D25/30 C02F1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框进泥分配槽结构,所述板框进泥分配槽结构包括一环状体结构的板框本体,该板框本体的中心设置有圆形的进泥孔,板框本体处沿环状体等间距分布有安装孔基座,该安装孔基座呈扇形结构,安装孔基座上开设有安装孔,相邻两个安装孔基座之间的形成分配槽,分配槽的腔体呈扇形状,该分配槽的内侧槽口间距为5cm‑10cm,分配槽的外侧槽口间距为12cm‑19cm。经过改造后,扩大了进泥分配槽的孔距,既能增加板框压滤机的进泥量,缩短进泥时间,降低离心浓缩后的污泥含水率,也方便了铲泥工序,解决了进泥堵塞的情况,使得每批次的进泥量达到了设计要求。同时也明显提高了挤压效果,保证了最终的泥饼含水率达标。

    一种带式脱水机絮凝搅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604005U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20928860.5

    申请日:2018-06-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带式脱水机絮凝搅拌装置,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电机、联轴器、齿轮减速机、旋转轴、搅拌叶片、出料管、出料法兰、放空口、进料管、进药口、进料法兰、罐体、进药管。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罐取代锥型混合器提高泥药混合效果,避免药剂投加点阻塞;泥药混合液在进入絮凝搅拌装置,通过低速搅拌泥药混合效果好,能够形成较好的絮团;泥水分离显著,分离液较为清澈,经混凝搅拌后的污泥无跑泥、漏泥现象,出泥含水率能够稳定达到80%的运营要求。

    板框进泥分配槽结构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950743U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20304110.6

    申请日:2017-03-27

    Abstract: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框进泥分配槽结构,所述板框进泥分配槽结构包括一环状体结构的板框本体,该板框本体的中心设置有圆形的进泥孔,板框本体处沿环状体等间距分布有安装孔基座,该安装孔基座呈扇形结构,安装孔基座上开设有安装孔,相邻两个安装孔基座之间形成分配槽,分配槽的腔体呈扇形状,该分配槽的内侧槽口间距为5cm-10cm,分配槽的外侧槽口间距为12cm-19cm。经过改造后,扩大了进泥分配槽的孔距,既能增加板框压滤机的进泥量,缩短进泥时间,降低离心浓缩后的污泥含水率,也方便了铲泥工序,解决了进泥堵塞的情况,使得每批次的进泥量达到了设计要求。同时也明显提高了挤压效果,保证了最终的泥饼含水率达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