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下颌康复运动训练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2316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051551.6

    申请日:2023-08-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一种多功能下颌康复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体组件以及可替换组件;可替换组件为用于张口训练的第一训练组件、用于下颌前伸训练的第二训练组件以及用于下颌侧方运动训练的第三训练组件中的至少一种,第一训练组件、第二训练组件以及第三训练组件均包括上颌定位板以及下颌定位板;主体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动侧臂以及静侧臂;主体组件还包括一用于带动上颌定位板与下颌定位板中的任意一个进行平移动作的平移传动机构;且动侧臂连接上颌定位板以及下颌定位板中的一个。还包括一用于检测上颌定位板以及下颌定位板两者相对运动位移的传感器。本发明通过采用可替换组件,实现张口、下颌前伸、下颌侧方运动三种功能。

    一种智能化多普勒血流检测仪

    公开(公告)号:CN11404182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32861.6

    申请日:2021-1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多普勒血流检测仪,包括智能移动底座和搭载在智能移动底座上的位置调节平台,所述位置调节平台上设置有终端总控制器和检测器;所述智能移动底座、位置调节平台和检测器均与终端总控制器电性连接,并受控于终端总控制器;所述终端总控制器与中心服务器无线通讯连接。本发明通过位置调整平台能够对检测器的主体方位进行初步调整,再配合定位机构对待检测部位进行定位,检测机械臂能够带动检测探头精确的对病患的待检测部位进行自动检测,并将信息自动回传至中心服务器。无需任何人为干涉,真正的实现了自动化、无人化检测。开辟了一种远程检测的新路径,解决了医疗资源紧张的难题。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系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20203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156552.7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管套管护理用品领域。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系列装置,包括一气管切开术后所用的气道插管,气道插管包括外套管以及配套的内套管,还包括一加湿结构,加湿结构包括按照顺序连接的气道接头、螺纹延长管以及雾化罐;气道接头与内套管的外端可拆卸连接,气道接头上开设有气体交换孔;雾化罐顶部一侧设有一用于临时注入药液的橡胶塞;另一侧有一可持续输注药液用的加药孔;雾化罐上中部一侧设置有氧气导管接口;还包括一抗反流阀,内套管的后端与抗反流阀可拆卸连接;抗反流阀包括一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内的抗反流限位件;阀体的后侧螺纹连接封堵塞。通过气道接头与内套管的可拆卸,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雾化装置不适配气管插管接口的问题。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系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2020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156552.7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管套管护理用品领域。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系列装置,包括一气管切开术后所用的气道插管,气道插管包括外套管以及配套的内套管,还包括一加湿结构,加湿结构包括按照顺序连接的气道接头、螺纹延长管以及雾化罐;气道接头与内套管的外端可拆卸连接,气道接头上开设有气体交换孔;雾化罐顶部一侧设有一用于临时注入药液的橡胶塞;另一侧有一可持续输注药液用的加药孔;雾化罐上中部一侧设置有氧气导管接口;还包括一抗反流阀,内套管的后端与抗反流阀可拆卸连接;抗反流阀包括一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内的抗反流限位件;阀体的后侧螺纹连接封堵塞。通过气道接头与内套管的可拆卸,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雾化装置不适配气管插管接口的问题。

    一种智能化多普勒血流检测仪

    公开(公告)号:CN114041825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111332861.6

    申请日:2021-1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多普勒血流检测仪,包括智能移动底座和搭载在智能移动底座上的位置调节平台,所述位置调节平台上设置有终端总控制器和检测器;所述智能移动底座、位置调节平台和检测器均与终端总控制器电性连接,并受控于终端总控制器;所述终端总控制器与中心服务器无线通讯连接。本发明通过位置调节平台能够对检测器的主体方位进行初步调整,再配合定位机构对待检测部位进行定位,检测机械臂能够带动检测探头精确的对病患的待检测部位进行自动检测,并将信息自动回传至中心服务器。无需任何人为干涉,真正的实现了自动化、无人化检测。开辟了一种远程检测的新路径,解决了医疗资源紧张的难题。

    一种电动便携式吸痰器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652895U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21084395.X

    申请日:2021-05-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便携式吸痰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设置有手柄和法兰盘,法兰盘上可拆卸式连接有贮液瓶,壳体的内腔中固定设置有真空泵,真空泵的进气端通过第一管道与贮液瓶内部连通,壳体的前端可拆卸式连接有吸痰管,吸痰管通过第二管道与贮液瓶内部连通,吸痰管的自由端设置有空心吸痰球,空心吸痰球的表面设置有多个通孔,第一管道上分别连接有负压表和负压调节阀,本实用新型携带方便,并可以调节吸痰器的负压强弱,同时,本新型的吸痰管上设置有空心吸痰球,吸痰管能从多个方向吸入痰液,使得吸痰器的使用效果更好。

    一种适用于鼻科疾病药物管理的药盒

    公开(公告)号:CN215285928U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20630305.6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领域。一种适用于鼻科疾病药物管理的药盒,包括盒体,盒体的内腔通过一分隔板分隔为两个盒体,两个盒体分别为用于口服用药的口服用药子药盒以及用于鼻腔用药的鼻腔用药子药盒;两个盒体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至少三个从左至右排布的隔板,隔板以左右方向为滑动方向可左右滑动;两个盒体的邻近侧开设有用于插入说明书的说明书插槽;两个盒体的远离侧开设有用于插入药物使用剂量信息卡的信息卡插槽;两个盒体的顶部均可拆卸连接有盖板,盖板上印刷有印刷标识层。本专利通过优化药盒的结构,根据口服以及鼻腔用药两种方式进行分隔摆放。通过隔板实现不同药物存放空间的调节。通过说明书插槽以及信息卡插槽,便于对用量一目了然。

    3D打印双层鼻夹板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641477U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21928555.X

    申请日:2020-09-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3D打印双层鼻夹板装置,包括一用于罩设在鼻部外围的外夹板,外夹板是3D打印而成的外夹板,外夹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向外延伸且用于接触在鼻部左右两侧的面部区域的延伸部;外夹板的内侧安装有柔性材料制成的缓冲层;外夹板上开设有左右设置的安装孔,安装孔位于外夹板的前端部;还包括两个左右设置的用于插入鼻腔的内夹板,内夹板是3D打印而成的内夹板,还包括用于调节内夹板与外夹板之间间距的调节机构,所述内夹板与所述外夹板通过所述调节机构相连。本专利无需胶黏固定,外夹板以及内夹板夹设在鼻骨及鼻外侧软骨的两侧,可以用于鼻骨及鼻外侧软骨的固定,可以更好地起到保持形态的作用。

    一种新型抗返流气管内套管

    公开(公告)号:CN212914137U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20275824.0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管套管护理用品领域。一种新型抗返流气管内套管,包括一内套管本体,内套管本体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有一抗返流阀;抗返流阀包括一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内的抗返流限位件;抗返流限位件设有两个,两个抗返流限位件沿着轴向从前至后交错设置在阀体内的底部以及顶部,且所有的抗返流限位件与阀体内壁存有用于通气的间隙;抗返流限位件的正投影面小于阀体通道的正投影面的1/2,且大于阀体通道的正投影面的1/3;抗返流限位件的前侧面是一弧形曲面;阀体的后端螺纹连接有一封堵塞。本专利通过优化传统内套管的结构,避免了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因痰液返流,导致肺部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等问题。

    一种带橡胶套及平衡管的鼻腔填塞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574913U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20300339.4

    申请日:2020-0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一种带橡胶套及平衡管的鼻腔填塞装置,包括一膨胀海绵,还包括一橡胶套,橡胶套上开设有渗水孔,橡胶套套设在膨胀海绵的外围,橡胶套的开口侧设有用于防止滑入鼻孔后方的限位件;还包括一平衡管,平衡管与橡胶套并排设置,且平衡管与橡胶套通过丝线相连。通过增设有渗水孔,患者可通过孔隙吸收鼻部伤口渗血,进而使内部膨胀海绵适应鼻腔不规则腔隙充分膨胀,起到压迫伤口止血的作用。本专利通过平衡管,便于平衡鼻咽腔以及中耳等区域与外界大气压的压力,减少耳闷感、头痛等不适主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