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5483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67674.X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C12Q1/6874 , G16B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三坐标空间定位的组织三维空间组学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多轮DNA连接反应对组织细胞中的DNA、RNA、蛋白质、染色质以及糖类等分析物进行XYZ三维空间编码,再通过测序技术解析相应的空间位置和生物学信息,进而实现组织的三维空间组学分析。本发明基于三坐标空间定位的组织三维空间组学方法具有操作方便、技术门槛低、成本低廉等优点,能够获取完整组织异质细胞的三维空间分布及相应的生物学信息表达,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病理学、组织发育等方向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836037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60234.8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C12Q1/6869 , C12Q1/688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间组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分子印章的空间组学研究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DNA条形码的分子印章、基于分子印章的细胞空间定位方法、细胞核空间定位方法及其空间组学测序应用。基于DNA条形码分子印章的制备方法包括:DNA条形码加入水凝胶中,利用水凝胶的可逆性制备分子印章;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刺激,释放水凝胶中的DNA条形码,对待测组织切片进行空间编码;将被标记的组织解离成单细胞悬浮液或单细胞核悬浮液;对单细胞/单细胞核进行测序,以确定细胞空间位置和基因表达信息。本发明的细胞空间定位方法及空间组学测序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分辨率高、扩展性强等优点,应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833020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60237.1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G01N33/53 , G01N33/68 , G01N33/58 , G01N33/543 , B01L3/00 , C12Q1/684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联合检测细胞外囊泡RNA和蛋白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一种微流控芯片进行检测,所述微流控芯片的通道表面依次修饰有检测靶标RNA的分子信标和磷脂双分子层,所述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修饰有捕获细胞外囊泡的膜蛋白结合分子。
-
公开(公告)号:CN11430630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01319.0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A61K31/192 , A61P37/02 , A61K36/7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叶木素的用途及其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涉及香叶木素的新用途,尤其涉及香叶木素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应用。香叶木素是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由于其天然的理化性质,相比于生物制剂,稳定性会更强,潜在副作用也会更低,安全浓度范围大,对于干扰素诱导基因作用明显,在狼疮病人外周血中,香叶木素的加入使病人的干扰素积分显著降低,是一个具有良好成药潜力的一个小分子抑制剂,有望能缓解临床上“IFN signature”明显升高的一类狼疮病人。
-
公开(公告)号:CN11123510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83726.1
申请日:2020-02-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细胞捕获的流动识别纳米囊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天然细胞膜或仿生膜包绕形成的球体结构,所述膜的膜界面上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修饰有特异性识别分子。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该纳米囊泡捕获循环肿瘤细胞的方法。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其修饰有本发明的纳米囊泡,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上述微流控芯片捕获循环肿瘤细胞的方法。使用本发明的流动性增强的多价策略,可实现循环肿瘤细胞的高效、选择性、温和捕获。
-
公开(公告)号:CN104758287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10144035.7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A61K31/4709 , A61P3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胞周期依赖激酶1的特异性酶活性抑制剂RO‑3306在制备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中的用途,所述的自身免疫疾病是由异常干扰素通路活化引起的。细胞周期依赖激酶1的特异性酶活性抑制剂RO‑3306通过降低干扰素通路的活化程度,成为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新靶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75428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30255.X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G01N33/569 , G01N33/574 , G01N33/58 , G01N33/543 ,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循环肿瘤细胞分型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及其修饰方法。该芯片包括一个轴对称的捕获区域,所述捕获区域的一端连接有一个第一入口、一个第二入口和一个第三入口,另一端连接有出口;其中,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三入口相对于所述捕获区域的中轴相对称。本发明中的一种高效的循环肿瘤细胞分型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及其修饰方法通过在同一张芯片上实现不同捕获分子的分区修饰,检测时只需针对各区域分别采集相应通道的图像和分析,从而完成CTC分型检测,提高了图像采集和分析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758287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144035.7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A61K31/4709 , A61P3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胞周期依赖激酶1的特异性酶活性抑制剂RO-3306在制备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中的用途,所述的自身免疫疾病是由异常干扰素通路活化引起的。细胞周期依赖激酶1的特异性酶活性抑制剂RO-3306通过降低干扰素通路的活化程度,成为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新靶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