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海采矿流体力学的模型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168763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452510.8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海采矿流体力学的模型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平台、循环水箱系统、供水管路系统和测量装置;试验平台用于多种类型的流体力学试验操作与结果观测;循环水箱系统用于试验流体的产生与回收,包括注入流体、注入颗粒、流体与颗粒混合、试验平台中排出流体的回收、以及回收后水槽内流体浓度的调配操作;供水管路系统用于连接循环水箱系统与试验平台,以保证整个模型试验装置中流体的动力与循环;测量装置包括流量计与浊度计,用于测量供水管路系统输送到试验平台中流体的流量及浓度;本发明的模型试验装置为一种通用操作平台,仅需对试验平台中的试验操作模块进行更换或简单改造,可以满足多种深海采矿流体力学研究任务的需求。

    一种模拟颗粒悬浮液羽流排放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9443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646669.2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颗粒悬浮液羽流排放的实验装置,涉及流体力学实验装置领域,包括储水箱、搅拌装置、管路系统、标定池、拖车系统、试验水池、控制系统以及测量装置,其中,搅拌装置用于搅拌形成颗粒悬浮液;管路系统将颗粒悬浮液输入到标定池或试验水池;标定池用于测量颗粒悬浮液的浓度;颗粒悬浮液在试验水池中扩散形成羽流;拖车系统按照实验要求控制运动;控制系统控制管路系统的流量、浓度以及拖车系统运动,并测量、显示和记录试验结果。本发明能够准确控制喷射羽流的浓度、速度、流量,实现颗粒物沉积的方便回收与测量,悬浮液均匀稳定,试验装置集成于框架单元内,集成度高,方便移动和运输,可根据不同试验水池条件灵活开展试验。

    一种深海采矿流体力学的模型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1687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452510.8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海采矿流体力学的模型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平台、循环水箱系统、供水管路系统和测量装置;试验平台用于多种类型的流体力学试验操作与结果观测;循环水箱系统用于试验流体的产生与回收,包括注入流体、注入颗粒、流体与颗粒混合、试验平台中排出流体的回收、以及回收后水槽内流体浓度的调配操作;供水管路系统用于连接循环水箱系统与试验平台,以保证整个模型试验装置中流体的动力与循环;测量装置包括流量计与浊度计,用于测量供水管路系统输送到试验平台中流体的流量及浓度;本发明的模型试验装置为一种通用操作平台,仅需对试验平台中的试验操作模块进行更换或简单改造,可以满足多种深海采矿流体力学研究任务的需求。

    一种模拟颗粒悬浮液羽流排放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9443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646669.2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颗粒悬浮液羽流排放的实验装置,涉及流体力学实验装置领域,包括储水箱、搅拌装置、管路系统、标定池、拖车系统、试验水池、控制系统以及测量装置,其中,搅拌装置用于搅拌形成颗粒悬浮液;管路系统将颗粒悬浮液输入到标定池或试验水池;标定池用于测量颗粒悬浮液的浓度;颗粒悬浮液在试验水池中扩散形成羽流;拖车系统按照实验要求控制运动;控制系统控制管路系统的流量、浓度以及拖车系统运动,并测量、显示和记录试验结果。本发明能够准确控制喷射羽流的浓度、速度、流量,实现颗粒物沉积的方便回收与测量,悬浮液均匀稳定,试验装置集成于框架单元内,集成度高,方便移动和运输,可根据不同试验水池条件灵活开展试验。

    一种粘性液体中固体颗粒与壁面碰撞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9467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645019.6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性液体中固体颗粒与壁面碰撞实验装置,包括水箱、支撑架、碰撞底板、牵引线和实验颗粒;水箱中充满粘性液体;支撑架置于水箱中;碰撞底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的下部;牵引线的一端与支撑架的上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实验颗粒固定连接;通过调整牵引线的位置和长度、碰撞底板的位置和角度,使实验颗粒能够与碰撞底板进行多角度的碰撞。通过牵引线与碰撞底板联合使用,可获得小角度碰撞的数据和更多碰撞形式,更好地模拟实际碰撞;还可减少调试装置时间;使用测力装置获得碰撞瞬间受力情况,使用高速摄像机观测碰撞瞬间的颗粒速度,使用三维粒子成像测速场仪测量流场速度,联合分析颗粒受力和运动状态,总结实验规律和碰撞规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