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组分骨粘合材料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60505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1338239.4

    申请日:2018-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组分骨粘合材料,涉及医用材料领域,包括异氰酸酯组合物、蓖麻油多元醇组合物、催化剂、粒径大小在10nm‑100um之间的无机颗粒,且该无机颗粒含有吸水性硫酸盐和难溶性钙盐,其中吸水性硫酸盐分布于无机颗粒的表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组分骨粘合材料的使用方法,得出的粘合材料具有高骨粘接强度、不妨碍断骨的生长等优点,尤其是适合人体体温环境使用,克服在带水的环境下对粘合材料性能的负面影响。

    一种多组分骨粘合材料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60505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338239.4

    申请日:2018-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组分骨粘合材料,涉及医用材料领域,包括异氰酸酯组合物、蓖麻油多元醇组合物、催化剂、粒径大小在10nm-100um之间的无机颗粒,且该无机颗粒含有吸水性硫酸盐和难溶性钙盐,其中吸水性硫酸盐分布于无机颗粒的表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组分骨粘合材料的使用方法,得出的粘合材料具有高骨粘接强度、不妨碍断骨的生长等优点,尤其是适合人体体温环境使用,克服在带水的环境下对粘合材料性能的负面影响。

    中间相沥青原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高性能碳纤维上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087331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45466.5

    申请日:2014-0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间相沥青原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高性能碳纤维上的应用。中间相沥青原料用元素分析法测量该中间相沥青原料分子结构中,氢原子与碳原子摩尔比值H/C为0.55~1.0;用核磁共振法测量的分子结构中环烷碳含量与总碳含量摩尔比值大于9%;用嵌入法测量所述该中间相沥青原料软化点温度为200~240℃;用偏光显微镜法测量的中间相含量为100%。采用甲基萘等萘系化合物为原料,以氟化氢和三氟化硼混合物为催化剂,通过控制聚合条件制备上述中间相沥青。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中间相沥青原料纺丝稳定性好、预氧化活性高,有利于碳纤维纺丝及预氧化过程的控制与操作,操作工艺简单,有利于高性能的沥青基碳纤维的制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