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电平升压逆变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42269B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810042162.6

    申请日:2008-08-28

    Abstract: 一种电力电子领域的三电平升压逆变器,本发明中,由第一二极管与第一电容组成的支路与第二电容与第二二极管组成的支路并联后与第二开关管并联,组成开关电容网络,第三开关管与第四开关管相连,第五开关管与第六开关管相连,第三开关管与第四开关管组成的支路与第五开关管与第六开关管组成的支路并联组成单相逆变桥网络,开关电容网络产生多电平电压传输给逆变桥网络,从第三开关管与第四开关管相连的部分引出结头与输出滤波电感相连,输出电感与输出电容的一端相连,输出电容两端并接负载,输出电容两端的电压即为输出电压。本发明在实现直流电压向多级电平电压转换的同时,还实现了有效的直流电压升压,且升压能力显著、升压变比可调。

    智能金属探测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39904C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410067572.8

    申请日:2004-10-28

    Abstract: 一种无损电磁检测技术领域的智能金属探测器,数字信号处理器通过直接数字合成芯片产生正弦波,经过发射电路放大电路后送到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将信号传到接收电路,分为两路分别送到两个乘法器,数字信号处理器通过两个直接数字合成芯片产生两路信号分别送到两个乘法器,两个乘法器经过两个低通滤波器得到两路分离的信号,这两路信号送入A/D转换器,经过A/D转换得到的数据传入数字信号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人机对话系统由单片机构成,与数字信号处理器串行通讯。本发明采用DSP和直接数字合成技术替代模拟电路,同时采用独立的单片机完成人机对话功能,提高了稳定性,从根本上改变了模拟电路的缺陷。

    智能金属探测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03802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67572.8

    申请日:2004-10-28

    Abstract: 一种无损电磁检测技术领域的智能金属探测器,数字信号处理器通过直接数字合成芯片产生正弦波,经过发射电路放大电路后送到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将信号传到接收电路,分为两路分别送到两个乘法器,数字信号处理器通过两个直接数字合成芯片产生两路信号分别送到两个乘法器,两个乘法器经过两个低通滤波器得到两路分离的信号,这两路信号送入A/D转换器,经过A/D转换得到的数据传入数字信号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人机对话系统由单片机构成,与数字信号处理器串行通讯。本发明采用DSP和直接数字合成技术替代模拟电路,同时采用独立的单片机完成人机对话功能,提高了稳定性,从根本上改变了模拟电路的缺陷。

    同时实现并网发电和电网无功功率补偿的一体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23726A

    公开(公告)日:2004-08-25

    申请号:CN03150908.8

    申请日:2003-09-11

    Inventor: 禹华军 潘俊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Y02E40/30

    Abstract: 一种同时实现并网发电和电网无功功率补偿的一体化方法。属于太阳能发电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采用park变换将三相逆变器输出电流变换到旋转dq坐标上,实现对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的分离,通过分别控制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即实现将光伏电池的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同时对本地电网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当光伏电池有足够能量输出时,光伏并网发电和无功补偿同时实现,当光伏电池停止输出时,逆变器单独对电网进行无功补偿。本发明能够将光伏阵列输出的直流电通过逆变器变送到三相380V交流电网上,同时还能够对本地电网上其他的无功负载实现一定量的无功补偿,改善电网电能质量。

    基于解耦多坐标系统锁相环的电压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04172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049889.1

    申请日:2009-04-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控制技术领域的基于解耦多坐标系统锁相环的电压控制方法。步骤为:测量系统电压和动态电压恢复器逆变器输出侧电容电压、电流;建立解耦多坐标系统的锁相环模型;根据测得信号计算动态电压恢复器补偿电压的参考值;建立动态电压恢复器控制策略,实现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得到驱动和控制全控开关开通和关断的PWM脉冲。本发明使动态电压恢复器在系统电压发生三相不平衡、畸变、跌落、短时单相故障等情况下,能够快速、准确地注入补偿电压,保证负载侧电压维持不变。

    升压变换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04213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810038828.0

    申请日:2008-06-12

    Inventor: 李鹏飞 潘俊民

    Abstract: 一种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升压变换器,其中:第一二极管与第一电容串联,第一二极管阴极与第一电容阳极相连,第二电容与第二二极管串联,第二电容阴极与第二二极管阳极相连,第一二极管与第一电容组成的支路与第二电容与第二二极管组成的支路并联后与开关管串联组成开关电容网络,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电感一端相连,第一电容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的相连;开关电容网络与电源、电感串联,第一二极管与第一电容的连接点与二极管相连,二极管与输出电容相连,输出电容的正极与第二电容和第二二极管连接点相连,输出电容两端并接负载,输出电容两端的电压即为输出电压。本发明在不提高对器件要求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升压变比范围,具有较高的变换功率。

    升压变换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04213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810038828.0

    申请日:2008-06-12

    Inventor: 李鹏飞 潘俊民

    Abstract: 一种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升压变换器,其中:第一二极管与第一电容串联,第一二极管阴极与第一电容阳极相连,第二电容与第二二极管串联,第二电容阴极与第二二极管阳极相连,第一二极管与第一电容组成的支路与第二电容与第二二极管组成的支路并联后与开关管串联组成开关电容网络,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电感一端相连,第一电容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的相连;开关电容网络与电源、电感串联,第一二极管与第一电容的连接点与二极管相连,二极管与输出电容相连,输出电容的正极与第二电容和第二二极管连接点相连,输出电容两端并接负载,输出电容两端的电压即为输出电压。本发明在不提高对器件要求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升压变比范围,具有较高的变换功率。

    三电平升压逆变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42269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810042162.6

    申请日:2008-08-28

    Abstract: 一种电力电子领域的三电平升压逆变器,本发明中,由第一二极管与第一电容组成的支路与第二电容与第二二极管组成的支路并联后与第二开关管并联,组成开关电容网络,第三开关管与第四开关管相连,第五开关管与第六开关管相连,第三开关管与第四开关管组成的支路与第五开关管与第六开关管组成的支路并联组成单相逆变桥网络,开关电容网络产生多电平电压传输给逆变桥网络,从第三开关管与第四开关管相连的部分引出结头与输出滤波电感相连,输出电感与输出电容的一端相连,输出电容两端并接负载,输出电容两端的电压即为输出电压。本发明在实现直流电压向多级电平电压转换的同时,还实现了有效的直流电压升压,且升压能力显著、升压变比可调。

    同时实现并网发电和电网无功功率补偿的一体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79113C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03150908.8

    申请日:2003-09-11

    Inventor: 禹华军 潘俊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Y02E40/30

    Abstract: 一种同时实现并网发电和电网无功功率补偿的一体化方法。属于太阳能发电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采用park变换将三相逆变器输出电流变换到旋转dq坐标上,实现对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的分离,通过分别控制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即实现将光伏电池的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同时对本地电网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当光伏电池有足够能量输出时,光伏并网发电和无功补偿同时实现,当光伏电池停止输出时,逆变器单独对电网进行无功补偿。本发明能够将光伏阵列输出的直流电通过逆变器变送到三相380V交流电网上,同时还能够对本地电网上其他的无功负载实现一定量的无功补偿,改善电网电能质量。

    大型物料堆体积的图象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86395A

    公开(公告)日:2001-03-07

    申请号:CN00125483.9

    申请日:2000-09-29

    Inventor: 潘俊民 陈莹

    Abstract: 一种大型物料堆体积的图象测量方法,采用CCD摄象机、图象采集卡和PC微机构成计算机视觉处理系统,摄象机在各个方向上拍摄物料堆,图象采集卡对所摄的图象进行数据采集,并在计算机中对多视点采集的图象信息进行处理,以横截面面积叠加求取三维物体体积的方法求得物料堆的体积。本发明实现了对工程领域中储煤量、粮食、化肥及建材等大型物料堆的体积测算问题,测量误差小于5%,能适合实际应用的需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