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8463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0892687.9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10/0525 , H01M4/505 , H01M4/485 , H01M4/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负极片和锂离子电池。本发明的一种负极活性材料的化学组成为PbwSnxMyOz;其中M为钒、铬、碳、锰、硫、铁、磷、铌、锑、钴中的一种或两种,w的摩尔数为1‑3;x的摩尔数为0或1;y的摩尔数为1‑5;z的摩尔数为1‑8;Pb或Sn以离子形式存在于PbwSnxMyOz中;本发明的负极活性材料以合金‑转换的反应机理进行储锂反应,可以明显提高锂离子电池的首次充放电效率,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的比容量,提高锂离子电池整体的能量密度,同时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08463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92687.9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10/0525 , H01M4/505 , H01M4/485 , H01M4/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负极片和锂离子电池。本发明的一种负极活性材料的化学组成为PbwSnxMyOz;其中M为钒、铬、碳、锰、硫、铁、磷、铌、锑、钴中的一种或两种,w的摩尔数为1‑3;x的摩尔数为0或1;y的摩尔数为1‑5;z的摩尔数为1‑8;Pb或Sn以离子形式存在于PbwSnxMyOz中;本发明的负极活性材料以合金‑转换的反应机理进行储锂反应,可以明显提高锂离子电池的首次充放电效率,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的比容量,提高锂离子电池整体的能量密度,同时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