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86284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210424959.9
申请日:2012-10-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01L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低温常压热循环试验装置,其采用气液热交换器与管道电加热器组合运行的高低温环境模拟装置,该装置可在常压下实现在-100℃至+100℃的热循环试验环境。本发明包括环境模拟舱体、高低温气体发生系统、气体置换系统和冷源系统,可完成进行热循环试验所需的多种试验过程。本发明中的环境模拟舱体用于放置待进行热循环试验的被试件;高低温气体发生系统用于输送气体并可对送风的风速、温度等参数进行调节;气体置换系统用于在置换过程时通过气体置换作用排出系统内的水汽及杂质,防止对被试件的损坏;冷源系统用于提供降温过程时的冷源,同时也为置换过程提供纯净的氮气。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高效的满足高低温热循环试验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324386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810040918.3
申请日:2008-07-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 Y02A30/278 , Y02B3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冷技术领域的余热驱动吸附式冷冻机组,其中:蒸汽加热管路位于蒸汽发生器内,加热管路外部空间构成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上部加热阀门与吸附单元管相连,吸附剂位于第一吸附单元管和第二吸附单元管的内部,冷却器位于蒸汽发生器的下部,冷却管路位于冷却器内部,冷却器的上部通过水泵与冷却三通阀相连,然后再与第一吸附单元管和第二吸附单元管连接。第一吸附床通过第一冷凝器与第一氨储液器连接,第一氨储液器与第一蒸发器的上部连接。第二吸附床的上部通过第二冷凝器与第二氨储液器连接,第二氨储液器与第二蒸发器的上部连接。本发明解决了腐蚀问题,减少阀门数量,改善了阀门的工作工况,提高了系统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890006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210410285.7
申请日:2012-10-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一种高变温速率的高低温空间环境模拟容器,包括:主舱体、舱门、设置于该主舱体内的热沉,连接主舱体和舱门的门封结构、绝热穿舱通道、样品载物平台、高低温摄像组件、高低温流体搅拌器、测温系统、测压系统和抽空结构,本发明的容器内为非高真空环境,充注氦气,除了有与热真空罐相同的辐射传热,更重要的是舱内增加了自然对流甚至强制对流传热,从而大大加强传热速度,为待测样品提供高变温速率且温度均匀的高低温环境(68K~373K),工作稳定,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2890006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410285.7
申请日:2012-10-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一种高变温速率的高低温空间环境模拟容器,包括:主舱体、舱门、设置于该主舱体内的热沉,连接主舱体和舱门的门封结构、绝热穿舱通道、样品载物平台、高低温摄像组件、高低温流体搅拌器、测温系统、测压系统和抽空结构,本发明的容器内为非高真空环境,充注氦气,除了有与热真空罐相同的辐射传热,更重要的是舱内增加了自然对流甚至强制对流传热,从而大大加强传热速度,为待测样品提供高变温速率且温度均匀的高低温环境(68K~373K),工作稳定,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2886284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424959.9
申请日:2012-10-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01L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低温常压热循环试验装置,其采用气液热交换器与管道电加热器组合运行的高低温环境模拟装置,该装置可在常压下实现在-100℃至+100℃的热循环试验环境。本发明包括环境模拟舱体、高低温气体发生系统、气体置换系统和冷源系统,可完成进行热循环试验所需的多种试验过程。本发明中的环境模拟舱体用于放置待进行热循环试验的被试件;高低温气体发生系统用于输送气体并可对送风的风速、温度等参数进行调节;气体置换系统用于在置换过程时通过气体置换作用排出系统内的水汽及杂质,防止对被试件的损坏;冷源系统用于提供降温过程时的冷源,同时也为置换过程提供纯净的氮气。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高效的满足高低温热循环试验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0588891C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810040918.3
申请日:2008-07-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 Y02A30/278 , Y02B3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冷技术领域的余热驱动吸附式冷冻机组,其中:蒸汽加热管路位于蒸汽发生器内,加热管路外部空间构成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上部加热阀门与吸附单元管相连,吸附剂位于第一吸附单元管和第二吸附单元管的内部,冷却器位于蒸汽发生器的下部,冷却管路位于冷却器内部,冷却器的上部通过水泵与冷却三通阀相连,然后再与第一吸附单元管和第二吸附单元管连接。第一吸附床通过第一冷凝器与第一氨储液器连接,第一氨储液器与第一蒸发器的上部连接。第二吸附床的上部通过第二冷凝器与第二氨储液器连接,第二氨储液器与第二蒸发器的上部连接。本发明解决了腐蚀问题,减少阀门数量,改善了阀门的工作工况,提高了系统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24385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810040917.9
申请日:2008-07-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 Y02A30/278 , Y02B30/625 , Y02B3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冷技术领域的低品位热能驱动式热压缩机,其中:加热管路位于蒸汽发生器内,蒸汽发生器位于第一吸附床和第二吸附床的下部,蒸汽发生器上部通过第一加热阀门与第一吸附单元管相连,然后通过第一蒸汽回流阀回流到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上部通过第二加热阀门与第二吸附单元管相连,然后通过第二蒸汽回流阀流回蒸汽发生器,冷却器位于蒸汽发生器的下部,冷却管路位于冷却器内部,冷却器上部通过水泵与冷却三通阀连接,冷却三通阀另外两个通道分别与第一吸附单元管和第二吸附单元管相连,吸附剂位于吸附单元管内部。本发明解决了腐蚀问题,减少阀门数量,改善了阀门的工作工况,提高了系统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