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化码软输入软输出译码方法、译码装置及通信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40201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57874.X

    申请日:2024-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化码软输入软输出译码方法、译码装置及通信设备;该译码方法包括:(S1)针对构成一个极化码的所有特殊节点,执行动态冻结比特约束下的快速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所述特殊节点的类型包括:速率零、速率一、重复和单奇偶校验;(S2)每译码完一个特殊节点,计算该节点下未访问的合法码字的后验概率和的近似;(S3)利用步骤(S2)中得到的近似估计码本概率并计算输出的极化码的比特级软信息。本发明提出的低时延的极化码软输入软输出译码方法,通过实现基于Rate0、Rate1、REP和SPC节点的快速软输出译码,相比于SO‑SCL译码算法提高了并行度,在不损失软输出精度的前提下显著降低了译码时延。

    一种信道编码方法、编码装置、译码方法以及译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85680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41915.0

    申请日:2024-0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道编码方法、编码装置、译码方法以及译码装置,该信道编码方法采用以polar码作为内部码的广义低密度奇偶校验码进行信道编码,该广义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获取过程包括:选定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校验矩阵Hl;选定多个polar码校验矩阵与每个polar码校验矩阵所要替换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校验矩阵的行号集合;为作用于同一个比特的polar码校验矩阵选定不同的列变换;将polar码校验矩阵做对应列变换后替换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校验矩阵的对应行,得到以polar码作为内部码的广义低密度奇偶校验码。信道编码具有错误概率更低的优势,编码方法具有复杂度低的特点,译码方法克服polar码并行度低的缺陷,时延更低。

    基于神经网络的大规模MIMO无源随机接入的信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47160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95090.7

    申请日:2020-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大规模MIMO无源随机接入的信号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发射步骤:将发送机配置为多路形式,对每一路发送机,将该路发送机的消息射序列映射为若干个码字,并通过射频模块将所述码字逐个通过天线发送至无线信道中;接收步骤:将接收机配置上多根天线,射频接收模块从天线中获取多路载波信号,并解调得到基带信号;内层神经网络解码器获取射频接收模块产生的基带信号,通过网络输出得到码字的索引,并将该十进制数索引逆映射为二进制序列,从而恢复原始消息序列。本发明的内层神经网络解码器,与现有的内层最大似然解码器相比,可显著降低计算复杂度。

    高吞吐低延时RS码编译码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118037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192913.1

    申请日:2024-0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吞吐低延时RS码编译码方法和系统,包括:步骤S1:对等待编码的信息多项式进行拆分成两个信息多项式并进行RS编码;步骤S2:将拆分后的两个信息多项式交织为待发送的码字多项式;步骤S3:将码字多项式经过调制发送到信道中,接收端解调后得到接收多项式;步骤S4:将接收多项式解交织为两个码字;步骤S5:通过译码算法对码字译码并输出,该算法包括校正子计算、关键方程求解、钱搜索与错误值计算三个步骤。本发明降低了硬件实现的复杂度,在译码上提出了早停riBM算法,在高信噪比下可实现极低的译码延时。

    一种空间相关信道下的大规模MIMO无源随机接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43730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010295069.7

    申请日:2020-0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间相关信道下的大规模MIMO无源随机接入方法,在发送步骤:消息序列生成器生成带有数据信息的消息序列,外层树形编码器对所述消息序列进行外层树形编码处理,内层压缩感知编码器获取外层树形编码器的输出,对其进行内层压缩感知编码处理;射频发送模块获取内层压缩感知编码后的信号,将载波信号注入到天线中发送出去;在接收步骤:将接收机配置上多根天线,射频接收模块从天线中获取多路载波信号,将多路载波信号依次送入ML解码器和外层树形解码器,解调得到发送机前导生成器生成的消息序列。该方法可减弱信道空间相关性对解码器性能的影响。

    一种离散调制信号MIMO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17758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707389.9

    申请日:2020-07-21

    Inventor: 吴泳澎 冯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散调制信号MIMO传输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特征在于对信源分布和预编码矩阵的联合优化来最大化发送端与接收端符号向量的互信息,以此使传输速率逼近香农极限。在当前预编码矩阵G确定的情况下,对信源向量x的分布的优化通过拉格朗日数乘法来最大化信源熵;在当前信源向量分布确定的情况下,对预编码矩阵G的优化通过梯度下降法来最大化发送与接收向量的互信息。通过联合优化信源分布和预编码矩阵在MIMO场景下实现逼近香农极限的传输速率。发送端确定各路符号的边缘分布后采用概率幅度成型技术进行非均匀调制。本发明基于现有的单路概率幅度成型技术,结合了MIMO系统本身的特点,从理论上实现了针对MIMO场景的最大无差错传输速率。

    基于神经网络的大规模MIMO无源随机接入的信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4716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10295090.7

    申请日:2020-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大规模MIMO无源随机接入的信号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发射步骤:将发送机配置为多路形式,对每一路发送机,将该路发送机的消息射序列映射为若干个码字,并通过射频模块将所述码字逐个通过天线发送至无线信道中;接收步骤:将接收机配置上多根天线,射频接收模块从天线中获取多路载波信号,并解调得到基带信号;内层神经网络解码器获取射频接收模块产生的基带信号,通过网络输出得到码字的索引,并将该十进制数索引逆映射为二进制序列,从而恢复原始消息序列。本发明的内层神经网络解码器,与现有的内层最大似然解码器相比,可显著降低计算复杂度。

    一种基于MIMO的泛在电力物联网通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22469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127881.9

    申请日:2020-02-28

    Inventor: 吴泳澎 鄢高鹏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在电力线通信的基础上引入MIMO系统,充分利用了信道资源,改善了通信质量。进一步地,通过空分复用,提高了电力线数据传输速率;通过空时编码,提高了通信抗衰弱能力;通过重复编码,降低了通信的误码率。此外,通过发送装置数字前端的设置实现发送载波信号的带宽和中心频点可配置,同时通过将接收装置数字前端配置为多路的形式,实现接收装置对不同中心频率的载波信号的并行检测,提高了扫频效率。

    软输入软输出译码方法、译码器、GLDPC码译码方法及BICM迭代接收机

    公开(公告)号:CN118118036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47943.8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输入软输出译码方法、译码器、GLDPC码译码方法及BICM迭代接收机;该软输入软输出译码方法包括:S1:对于SCL译码算法完全搜索的译码路径直接获取其后验概率,对于未完全搜索的译码路径划分成若干组获得后验概率和的近似;S2:对所有完全搜索的译码路径的码字和各组未完全搜索的码字的后验概率求和;S3:使用所有码字后验概率和对输出软信息的取值进行优化,得到输出的软信息。该译码方法可以在与传统polar码译码同等的复杂度内计算输出软信息。该译码方法充分应用SCL译码器的所有信息,首先得到所有码本中的码字在给定接收信号情况下的概率和。基于此概率和,在输出软信息中添加额外一项,弥补此前方法的误差,得到更加准确的输出软信息。

    一种基于前导的多频自组织网络快速路由探知和组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93531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79471.2

    申请日:2023-02-27

    Inventor: 吴泳澎 宋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前导的多频自组织网络快速路由探知和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自网关节点开始,各前级节点依次向其后级节点发起多频前导时间交换机制过程、T‑Query过程、Net‑Config过程,使得所述次级节点接入以所述网关节点为起始节点的网络。本发明的方法可显著缩减组网和维护时间,由于组网和维护时间的显著缩小,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让工业物联网由更多时间进行数据采集,从而显著提高工业物联网的数据采集频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