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37569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811125542.6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上海维凯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 江苏乘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D175/14 , C08J7/04 , C08L6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束固化真空镀铝水性转移涂料;所述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水溶性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50~90份;活性稀释剂:10~30份;消泡剂0.1~2份、流平剂0.1~2份;所述活性稀释剂选自聚醚三丙烯酸、聚乙二醇二丙烯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水性转移涂料无需光引发剂,固化速率快,固化程度高;适用范围广泛,使用方便,存储稳定性好,生产成品率高;气味小,几乎无VOC残留。
-
公开(公告)号:CN109337569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25542.6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上海维凯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 江苏乘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D175/14 , C08J7/04 , C08L6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束固化真空镀铝水性转移涂料;所述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水溶性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50~90份;活性稀释剂:10~30份;消泡剂0.1~2份、流平剂0.1~2份;所述活性稀释剂选自聚醚三丙烯酸、聚乙二醇二丙烯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水性转移涂料无需光引发剂,固化速率快,固化程度高;适用范围广泛,使用方便,存储稳定性好,生产成品率高;气味小,几乎无VOC残留。
-
公开(公告)号:CN103552394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10511808.1
申请日:2013-10-24
Applicant: 上海维凯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需真空镀铝的转移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转移膜包括内层的转移涂料膜层和外层的含铝银浆转移涂料膜层;所述含铝银浆转移涂料中铝银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10%。制备时采用普通转移膜涂布工艺,在PET膜上涂布转移涂料,形成内层的转移涂料膜层;在所述转移涂料膜层上涂布含铝银浆转移涂料,形成外层的含铝银浆转移涂料膜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节省了真空镀铝工序,实现了简化工艺、降低成本、节省能耗的目的;同时,还可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通过调节铝银浆的添加量,来达到不同金属感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910621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210408807.X
申请日:2012-10-23
Applicant: 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上海维凯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石墨烯及其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用途。多层石墨烯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得的:将多壁碳纳米管、浓硫酸和高锰酸钾混合均匀后,置于恒温水浴中匀速搅拌后,用加有过氧化氢的去离子水真空抽滤洗涤至中性,60~80℃真空干燥,即得。该多层石墨烯修饰的电极的制备方法为:将多层石墨烯加入分散液,超声分散,将分散后的多层石墨烯分散液后滴涂在电极表面,烘干,即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获得的多层石墨烯修饰电极具有高的比表面积、表面修饰有多反应活性基团和高的电子转移速率,对多巴胺、茶多酚、苏氨酸和酪氨酸具有高灵敏度的检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910621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08807.X
申请日:2012-10-23
Applicant: 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上海维凯化学品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石墨烯及其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用途。多层石墨烯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得的:将多壁碳纳米管、浓硫酸和高锰酸钾混合均匀后,置于恒温水浴中匀速搅拌后,用加有过氧化氢的去离子水真空抽滤洗涤至中性,60~80℃真空干燥,即得。该多层石墨烯修饰的电极的制备方法为:将多层石墨烯加入分散液,超声分散,将分散后的多层石墨烯分散液后滴涂在电极表面,烘干,即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获得的多层石墨烯修饰电极具有高的比表面积、表面修饰有多反应活性基团和高的电子转移速率,对多巴胺、茶多酚、苏氨酸和酪氨酸具有高灵敏度的检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592812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410855026.4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9D101/18 , C09D101/02 , C09D133/00 , C09D175/04 , C09D175/08 , C09D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醇水溶性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醇水溶性涂料,包括以下重量配方:改性醇水溶纤维素5~15份;极性聚丙烯酸树脂0~10份;醇溶性聚氨酯0~10份;醇类40~75份;蒸馏水10~30份,助溶剂10~20份,流平剂0~0.5份;消泡剂0~0.05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经济,环保,用乙醇和蒸馏水做主要的溶剂,超低的VOC残留和释放;该涂料无刺激性气味;(3)优异的剥离性,转移性好;(4)安全,生产和运输工程中较溶剂型涂料安全,发生火灾的风险下降,同时不会导致生产人员吸入过多溶剂而危害健康。(2)气味低,相比溶剂型转移涂料中酮类与醚类,
-
公开(公告)号:CN104592812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855026.4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9D101/18 , C09D101/02 , C09D133/00 , C09D175/04 , C09D175/08 , C09D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01/02 , C08L2201/08 , C08L2205/03 , C08L2205/035 , C09D7/20 , C09D7/65 , C09D101/18 , C08L1/18 , C08L33/00 , C08L75/04 , C08L75/08 , C08L8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醇水溶性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醇水溶性涂料,包括以下重量配方:改性醇水溶纤维素5~15份;极性聚丙烯酸树脂0~10份;醇溶性聚氨酯0~10份;醇类40~75份;蒸馏水10~30份,助溶剂10~20份,流平剂0~0.5份;消泡剂0~0.05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经济,环保,用乙醇和蒸馏水做主要的溶剂,超低的VOC残留和释放;(2)气味低,相比溶剂型转移涂料中酮类与醚类,该涂料无刺激性气味;(3)优异的剥离性,转移性好;(4)安全,生产和运输工程中较溶剂型涂料安全,发生火灾的风险下降,同时不会导致生产人员吸入过多溶剂而危害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09749586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11647800.7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 , 江苏乘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D163/10 , C09D175/14 , C09D171/00 , C09D167/06 , C09D7/61 , C09D7/65 , C08J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镀铝哑光型UV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涂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低聚物60~88%;活性稀释剂10~30%;引发剂1~7%;哑光粉0.1~2%;分散助剂0.1~2%。所述制备方法包括:S1、先将活性稀释剂投入反应釜中,保持搅拌将分散剂、哑光粉依次加入,高速搅拌均匀;S2、保持搅拌并将低聚物、引发剂依次投入经步骤S1获得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冷却,即可。本哑光型UV转移涂料,固化速率快,固化程度高,表面效果美观;涂料中哑光粉稳定性好,分散性佳;本哑光型UV涂料和PET结合牢度适中,和镍板亲和力适中,配合目前UV模压工艺,成品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295770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110180863.8
申请日:2011-06-29
Applicant: 上海维凯化学品有限公司 , 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8G69/34 , C08G59/44 , C09D5/44 , C09D17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泳涂料树脂的聚酰胺树脂的合成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摩尔比为1∶1.5~1∶2的二聚酸和脂肪胺混合,升温至出水温度135~145℃,保持出水温度反应1~2小时,然后程序升温至反应终止温度200~210℃,反应产物的胺值控制在250±15mgKOH/g,制得聚酰胺树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性质稳定,价格稳定,适应性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311379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10296.1
申请日:2014-09-28
Applicant: 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合成技术领域的以2-丁炔为原料制备六甲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氯化钯催化剂和氯化铜助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取2-丁炔和溶剂,常压、温度45-65℃下反应,即得六甲苯;所述氯化钯催化剂与2-丁炔的质量比为1:(10-15),氯化钯催化剂与氯化铜助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3-6),溶剂与2-丁炔的质量比为(3-8):1。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反应条件温和,只需在45-65℃下,搅拌即可;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收率相对较高,可以达到近60%的收率,相对于传统工艺20-30%的收率,收率提高近一倍;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和操作更为简便,原料利用率高,产生的副产品和三废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