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气泡产生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04499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870131.3

    申请日:2018-08-02

    Inventor: 田松 蔡木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气泡产生器,包括进水管,与进水管螺纹连接的外壳,且螺纹之间留设有间隙并形成第一进气通道;置于外壳内的增压管,增压管与外壳之间留设有间隙并形成与第一进气通道连通的第二进气通道;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气泡产生管,气泡产生管靠近增压管的端面与所述增压管上对应的端面之间留设有间隙并形成第三进气通道。增压管包括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的内径小于第一进水口的内径,从而使得第一出水口处的水压大于第一进水口处的水压,进而使得第一出水口处的流速加大,将经由三个进气通道的空气吸入气泡产生管内并与水混合产生大气泡,外壳内还设有切割器,通过切割器将大气泡切割成微气泡。

    微气泡产生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83480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0961396.X

    申请日:2017-10-17

    Inventor: 田松 蔡木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气泡产生器及其制作方法,该微气泡产生器包括增压管,包括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进水口的截面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的气泡产生管,包括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置于所述第二进水口内;开设于所述气泡产生管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还与外界空气连通;以及装设于所述第二出水口处的切割网。通过所述增压管加大了所述第一出水口处的水的流速,由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置于所述第二进水口内,使得所述第二进水口处产生压强,吸引所述进气通道处的空气,从而实现空气与水混合产生大气泡,进而通过切割网将所述大气泡切割形成微气泡。

    微气泡产生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321204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720428.7

    申请日:2017-08-21

    Inventor: 田松 蔡木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3/04099 B01F5/0057 B01F5/06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气泡产生器,其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具有一进水口和一第一出水口,且该第一出水口所在的一端为连接端;涡柱,所述涡柱装设在一涡柱壳中,该涡柱壳上设有第二出水口;气液混合管,所述气液混合管具有一头部和一尾部,所述头部为一供涡柱壳安装的容置腔;所述气液混合管还具有一气流部和一加速部,所述气流部靠近头部,且该气流部上设有一进气口,所述加速部邻接所述气流部,并与第二出水口导通连接;外壳,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外壳内紧贴其第二端的位置处安装有一孔网,紧贴该孔网处安装有气液混合管;所述进水管的连接端与所述外壳的第一端紧固连接;所述外壳上设有一与进气口相对应的进气孔。

    微气泡产生器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324530U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21352175.4

    申请日:2017-10-17

    Inventor: 田松 蔡木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气泡产生器,包括增压管,包括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进水口的截面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的气泡产生管,包括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置于所述第二进水口内;开设于所述气泡产生管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还与外界空气连通;以及装设于所述第二出水口处的切割网。通过所述增压管加大了所述第一出水口处的水的流速,由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置于所述第二进水口内,使得所述第二进水口处产生压强,吸引所述进气通道处的空气,从而实现空气与水混合产生大气泡,进而通过切割网将所述大气泡切割形成微气泡。(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微气泡产生器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137714U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21049591.7

    申请日:2017-08-21

    Inventor: 田松 蔡木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气泡产生器,其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具有一进水口和一第一出水口,且该第一出水口所在的一端为连接端;涡柱,所述涡柱装设在一涡柱壳中,该涡柱壳上设有第二出水口;气液混合管,所述气液混合管具有一头部和一尾部,所述头部为一供涡柱壳安装的容置腔;所述气液混合管还具有一气流部和一加速部,所述气流部靠近头部,且该气流部上设有一进气口,所述加速部邻接所述气流部,并与第二出水口导通连接;外壳,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外壳内紧贴其第二端的位置处安装有一孔网,紧贴该孔网处安装有气液混合管;所述进水管的连接端与所述外壳的第一端紧固连接;所述外壳上设有一与进气口相对应的进气孔。(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龙头纳米微气泡产生器
    6.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4773037S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30060646.8

    申请日:2018-02-08

    Designer: 田松 蔡木华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龙头纳米微气泡产生器。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安装于水龙头,产生纳米微气泡。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形状。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花洒
    7.
    外观设计
    花洒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304666269S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830060742.2

    申请日:2018-02-08

    Designer: 田松 蔡木华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花洒。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居家或旅行洗浴。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形状。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花洒
    8.
    外观设计
    花洒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304567500S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30453440.7

    申请日:2017-09-22

    Designer: 田松 蔡木华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花洒。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居家或旅行洗浴。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形状。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