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71092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410139345.5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K36/538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热抗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荆芥3-18份,防风3-18份,淡豆豉3-15份,白芷3-12份,川芎3-24份,羌活3-15,柴胡6-30份,甘草3-15份。本发明中药复方制剂的解热作用较阿司匹林更持久。另外,本发明还提供该中药复方制剂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708509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0518195.3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nventor: 方邦江
IPC: A61K36/8994 , A61P31/14 , A61K9/08 , A61K9/16 , A61K9/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黄芪30‑50、虎杖20‑40,马鞭草20‑40、黄芩10‑20、连翘5‑15、贯众2‑8、广霍香5‑12、大黄2‑7,薏苡仁20‑40、鬼箭羽20‑40、瓜蒌皮5‑12、甘草5‑12。该中药组合物具有补气健脾、清热利湿、活血解毒的功效,临床试验表明其对新冠感染患者,特别是核酸长期阳性患者,能显著缩短患者两次核酸转阴总需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优于西药治疗组,实现感染者快速转阴、抑制复阳、有效治愈,效果显著。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1428014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710094207.X
申请日:2007-11-07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 华东理工大学
Inventor: 张静喆 , 顾宏刚 , 章学林 , 刘建文 , 方邦江 , 朱培庭 , 梁晓强 , 马恩伟 , 苗同国 , 山冬梅 , 房一时 , 李长龙 , 孙丽娟 , 邓皖利 , 叶依依 , 于有军 , 王芳 , 王劲
IPC: A61K31/352 , A61P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在制备防治胆石症的药物中的应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应用于胆石症的防治中能降低胆色素结石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66244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423597.5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nventor: 方邦江
IPC: A61K36/899 , A61P31/14 , A61P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金银花23‑36,连翘23‑36,芦根23‑36,苍术4‑8,虎杖12‑17,大黄3‑7,北沙参15‑21,薄荷4‑8,广藿香7‑12。该中药组合物具有疏风清热、利湿化浊、活血解毒的功效,临床试验表明其对新冠感染患者的发热、咳嗽、咳痰、口干、乏力、纳差临床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西药治疗组,两次核酸转阴总需时间,第一次核酸转阴所需时间均优于西药治疗组,能实现感染者快速转阴、抑制复阳、有效治愈,缩短感染者隔离时间或住院时间,效果显著。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1455585A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710094432.3
申请日:2007-12-1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 华东理工大学
Inventor: 张静喆 , 刘建文 , 顾宏刚 , 章学林 , 梁晓强 , 马恩伟 , 李炯 , 林天碧 , 孙逊 , 蒋红伟 , 方邦江 , 朱培庭 , 山冬梅 , 房一时 , 叶依依 , 李长龙 , 吴宏忠 , 邓婉利 , 孙丽娟 , 徐文 , 于有军 , 王芳 , 王劲 , 李艾斯
IPC: A61B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尤其是公开了一种胆色素结石豚鼠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本发明选取体重为300-600g的豚鼠,用盐酸林可霉素以6-600mg/kg/天的剂量在豚鼠的大腿根部皮下注射3-6天,造模期间以致石饲料喂养豚鼠。本发明使用致石饲料替代普通饲料,减少了造模时间并提高了造模成功率,本发明可扩大胆色素结石模型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966244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210423597.5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nventor: 方邦江
IPC: A61K36/899 , A61P31/14 , A61P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金银花23‑36,连翘23‑36,芦根23‑36,苍术4‑8,虎杖12‑17,大黄3‑7,北沙参15‑21,薄荷4‑8,广藿香7‑12。该中药组合物具有疏风清热、利湿化浊、活血解毒的功效,临床试验表明其对新冠感染患者的发热、咳嗽、咳痰、口干、乏力、纳差临床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西药治疗组,两次核酸转阴总需时间,第一次核酸转阴所需时间均优于西药治疗组,能实现感染者快速转阴、抑制复阳、有效治愈,缩短感染者隔离时间或住院时间,效果显著。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718037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210607290.0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nventor: 方邦江
IPC: A61K36/899 , A61K9/16 , A61K9/48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五指毛桃5‑20,蒲公英2‑8,白芷1‑5,广藿香3‑10,芦根7‑15。该中药组合物具有健脾、化湿、辟秽的功效,临床试验表明其能明显降低社会人群及密接人群感染新冠肺炎发病率,中药干预7天内发病率、7‑14天内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并能减轻密接人群焦虑、失眠、纳差轻微症状,效果显著。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708509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210518195.3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nventor: 方邦江
IPC: A61K36/8994 , A61P31/14 , A61K9/08 , A61K9/16 , A61K9/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黄芪30‑50、虎杖20‑40,马鞭草20‑40、黄芩10‑20、连翘5‑15、贯众2‑8、广霍香5‑12、大黄2‑7,薏苡仁20‑40、鬼箭羽20‑40、瓜蒌皮5‑12、甘草5‑12。该中药组合物具有补气健脾、清热利湿、活血解毒的功效,临床试验表明其对新冠感染患者,特别是核酸长期阳性患者,能显著缩短患者两次核酸转阴总需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优于西药治疗组,实现感染者快速转阴、抑制复阳、有效治愈,效果显著。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7180371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210607290.0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nventor: 方邦江
IPC: A61K36/899 , A61K9/16 , A61K9/48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五指毛桃5‑20,蒲公英2‑8,白芷1‑5,广藿香3‑10,芦根7‑15。该中药组合物具有健脾、化湿、辟秽的功效,临床试验表明其能明显降低社会人群及密接人群感染新冠肺炎发病率,中药干预7天内发病率、7‑14天内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并能减轻密接人群焦虑、失眠、纳差轻微症状,效果显著。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688958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954840.0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K36/714 , A61P31/00 , A61P11/00 , A61K35/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脓毒症ARDS的中药复方制剂,属于中药配方领域。所述中药复方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人参根50‑60份、大黄茎40‑45份、红藤茎30‑35份、蒲公英30‑35份、附子50‑55份和水蛭6‑10份。本发明经临床试验证实,制备的中药复方制剂包含多种活性成分,可调控TWIK2‑NLRP3信号通路,能够显著改善脓毒症ARDS的相关症状,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此外还可以有效延缓病情的进展,极大程度降低患者的有创机械通气比例。本发明为脓毒症ARDS疾病的治疗提供切实可行的新方案,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