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5638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77206.8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液压牵引设备及其液压控制系统,所述的液压牵引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上身板、下身板、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的装置本体内部设有水平牵引液压缸、顶腰部分液压缸、成角部分液压缸;所述的第一连接轴设于装置本体后方,且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设有多个可升降装置;所述的第二连接轴设于第一连接轴下方位置,且所述第二连接轴上铰接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摆角部分液压缸、旋转部分液压缸;所述的成角部分液压缸设于装置本体底部。其优点表现在:可模拟中医“牵引”、“旋转复位”、“定点复位”等手法,通过机械设计和智能控制实现水平牵引、屈伸牵引、侧屈牵引、旋转牵引和腰部定位推顶治疗方式,从而提高牵引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839865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877199.1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腰椎多维定点牵引装置,所述的腰椎多维定点牵引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上身板、下身板、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的装置本体内部设有水平牵引液压缸、顶腰部分液压缸、成角部分液压缸;所述的第一连接轴设于装置本体后方,且所述的第一连接轴上设有多个可升降装置;所述的第二连接轴设于第一连接轴下方位置,且所述第二连接轴上铰接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上还设有摆角部分液压缸、旋转部分液压缸;所述的成角部分液压缸设于装置本体底部。其优点表现在:可模拟中医“牵引”、“旋转复位”、“定点复位”等手法,通过机械设计和智能控制实现水平牵引、屈伸牵引、侧屈牵引、旋转牵引和腰部定位推顶治疗方式,从而提高牵引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759481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10211792.8
申请日:2012-06-26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细胞力学加载装置,所述的加载装置包括上端设有支具的活塞和一个一面开口的加载箱,所述的活塞的规格与加载箱内部规格一致,所述的加载箱底部设有传感器,外部设有信号采集仪。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细胞的力学模拟实验平台,所述的实验平台包括如上所述的多细胞力学加载装置、电脑系统和设有夹具的万能材料试验机,所述的多细胞力学加载装置固定于夹具上,所述的电脑系统与万能材料试验机连接。本发明优点在于:利用活塞的上下运动压缩空气以对细胞加载压力,能确保细胞受力均匀,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采用的是万能材料试验机控制活塞运动,可精确地模拟压力加载过程,且反应灵敏,能模拟复杂的压力变化过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2759481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211792.8
申请日:2012-06-26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细胞力学加载装置,所述的加载装置包括上端设有支具的活塞和一个一面开口的加载箱,所述的活塞的规格与加载箱内部规格一致,所述的加载箱底部设有传感器,外部设有信号采集仪。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细胞的力学模拟实验平台,所述的实验平台包括如上所述的多细胞力学加载装置、电脑系统和设有夹具的万能材料试验机,所述的多细胞力学加载装置固定于夹具上,所述的电脑系统与万能材料试验机连接。本发明优点在于:利用活塞的上下运动压缩空气以对细胞加载压力,能确保细胞受力均匀,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采用的是万能材料试验机控制活塞运动,可精确地模拟压力加载过程,且反应灵敏,能模拟复杂的压力变化过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595710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697251.0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IPC: A6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肢体康复训练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控制脚踝内外翻运动的内外翻腔室(I),以及用于控制脚踝屈伸运动的伸缩腔室(II);所述的内外翻腔室(I)和伸缩腔室(II)通过活塞组件与待康复部位相连;所述的内外翻腔室(I)和伸缩腔室(II)内设有调节气压的密封小球(14),该密封小球(14)与控制密封小球(14)运动的驱动组件(5)相连;所述的内外翻腔室(I)和伸缩腔室(II)之间设有控制腔室封闭与开放的密封阀门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实现内外翻以及伸缩两种康复模式的自由切换、穿戴容易、舒适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481333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519072.2
申请日:2020-06-0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足内翻的矫正装置,包括足托、腿部固定套、电极片;所述足托通过踝关节连接件与腿部固定套相连,所述踝关节连接件为V形活动连接件;所述脚部固定套与足托可通过V形活动连接件实现伸缩及角度调节;所述腿部固定套其上设有电极连接部,所述电极片与所述电极连接部可拆卸相连,且所述电极片设于所述腿部固定套其内表面;所述电极片及所述电极连接部包括正负电极;可利用电脉冲治疗仪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极连接部的正负极相接,释放电脉冲,起到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纠正足内翻的同时,能够对防止踝关节的僵硬,维持踝关节屈伸活动度,有利于患者下肢功能的康复,且具有缓解肌肉痉挛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77016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489795.8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IPC: A61H1/02 , A63B21/00 , A63B23/0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肢体康复用非主动模块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产生洛伦兹力的电磁环;该电磁环内填充有导电液体介质(3),并设有悬浮在导电液体介质(3)内的浮标(4);该浮标(4)一端与电磁环内壁弹性连接,另一端与待康复肢体部位活动连接;所述浮标(4)将电磁环内的流体分为内外两部分,靠近电磁环外部的流体流动截面积小于靠近电磁环内部的流体流动截面积。电磁环包括闭环空心外壳(1)以及用于产生电磁场的供电机构(6),该供电机构(6)包括闭环连接的电源(62)和导线,导线包括缠绕在闭环空心外壳(1)上的导线线圈(2)以及位于闭环空心外壳(1)外部的环外导线(6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驱动力大小可控、可将补偿模式与被动模式整合起来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9501465U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223139940.8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IPC: A61H1/02 , A63B21/00 , A63B23/03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肢体康复用非主动模块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产生洛伦兹力的电磁环;该电磁环内填充有导电液体介质(3),并设有悬浮在导电液体介质(3)内的浮标(4);该浮标(4)一端与电磁环内壁弹性连接,另一端与待康复肢体部位活动连接;所述浮标(4)将电磁环内的流体分为内外两部分,靠近电磁环外部的流体流动截面积小于靠近电磁环内部的流体流动截面积。电磁环包括闭环空心外壳(1)以及用于产生电磁场的供电机构(6),该供电机构(6)包括闭环连接的电源(62)和导线,导线包括缠绕在闭环空心外壳(1)上的导线线圈(2)以及位于闭环空心外壳(1)外部的环外导线(6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驱动力大小可控、可将补偿模式与被动模式整合起来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2438987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1822353.7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腰椎多维定点牵引床,所述的腰椎多维定点牵引床包括装置本体、上身板、下身板、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的装置本体内部设有水平牵引液压缸、顶腰部分液压缸、成角部分液压缸;所述的第一连接轴设于装置本体后方,且所述的第一连接轴上设有多个可升降装置;所述的第二连接轴设于第一连接轴下方位置,且所述第二连接轴上铰接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上还设有摆角部分液压缸、旋转部分液压缸;所述的成角部分液压缸设于装置本体底部。其优点表现在:可模拟中医“牵引”、“旋转复位”、“定点复位”等手法,通过机械设计和智能控制实现水平牵引、屈伸牵引、侧屈牵引、旋转牵引和腰部定位推顶治疗方式,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9501467U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223516533.4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IPC: A61H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肢体康复训练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控制脚踝内外翻运动的内外翻腔室(I),以及用于控制脚踝屈伸运动的伸缩腔室(II);所述的内外翻腔室(I)和伸缩腔室(II)通过活塞组件与待康复部位相连;所述的内外翻腔室(I)和伸缩腔室(II)内设有调节气压的密封小球(14),该密封小球(14)与控制密封小球(14)运动的驱动组件(5)相连;所述的内外翻腔室(I)和伸缩腔室(II)之间设有控制腔室封闭与开放的密封阀门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实现内外翻以及伸缩两种康复模式的自由切换、穿戴容易、舒适性高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