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876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16434.9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K36/9068 , A61K36/31 , A61K9/70 , A61K47/06 , A61P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中药穴位贴剂,该贴剂的药膏由凡士林和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合物制成:炒白芥子3~9份,制甘遂2~6份,蜜麸炒白术2~9份,熟附子2~6份,肉桂2~6份,木香2~6份,干姜1~3份;所述中药组合物和凡士林的重量比为4︰3。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中药穴位贴剂的制备方法和用途。经临床验证,本发明中药穴位贴剂能够明显降低单纯性肥胖病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和体脂率,可有效减少脂肪面积,对腹部皮下脂肪的作用更为显著。连续敷贴12周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有效率高达83.9%,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并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方便持续使用,可延长治疗周期,巩固疗效,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769550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610130183.8
申请日:2016-03-08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挥发油包合物的温灸穴位贴,其结构包括自上而下粘结在一起的自发热层(1)、挥发油包合物层(4)、滤过吸附层(5)、托玛琳石层(6);所述的自发热层的结构包括密闭包裹在隔离膜(3)内的金属‑空气电池(101),下部的隔离膜与挥发油包合物层粘结在一起;滤过吸附层的上方与挥发油包合物层贴合,下方为托玛琳石层;滤过吸附层下方超出托玛琳石层的部分设有黏胶层。金属‑空气电池由重量比的铁粉、活性炭、氯化钠饱和溶液及固体电解质组成。本发明的穴位温灸贴,通过调整其结构及金属‑空气电池和挥发油包合物的配比,能够控制有效成分缓释,即贴即用,并且作用时间长。
-
公开(公告)号:CN11995059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84629.4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及其伴随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黄芪12‑15份、白术9‑12份、防风6‑9份、辛夷6‑9份、细辛1‑3份、白芷9‑12份、藁本9‑12份、羌活6‑9份、升麻6‑9份、川芎6‑9份、桂枝6‑9份、白芍9‑12份、荔枝核9‑12份、蝉衣3‑6份、五味子3‑6份、甘草6‑9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够明显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等鼻部症状,下调IgE及炎症细胞因子TGF‑β1、IL‑4、IL‑18,减少急性发作次数,缓解患者炎症及过敏反应,改善患者个人体质。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医药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857664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26970.3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杏仁3‑9份、生石膏10‑30份、瓜蒌10‑30份、生麻黄1‑6份、炙麻黄1‑6份、葶苈子5‑15份、桃仁3‑10份、生大黄1‑6份、金银花3‑10份、连翘3‑10分、青蒿6‑15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够明显改善社区获得性肺炎早中期临床症状,在短期内促进肺部炎症吸收,有减少、改善重症肺炎发生的趋势,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采用常规方法制成汤剂、颗粒剂、片剂、胶囊或口服液,成药性良好,安全性高,适合开发成中药新药。
-
公开(公告)号:CN107788957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852837.2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B5/0205 , A61B5/1455 , A61B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及电子医疗保健仪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指脉搏波与“寸口”脉搏波相关性的中医智能指环。该发明通过光电传感器采集手指脉搏波的脉动频率以及血氧饱和度,配合控制运算电路、数据传输器以及供电器将指脉搏波数据以及血氧饱和度数据传送到相应智能终端进行分析。该发明基于指脉搏波与“寸口”脉搏波的相关性,其优点是可通过由中医智能指环所监测的指脉搏波数据的波动参数推测“寸口”脉搏波的波动参数,通过数据库查询就可以判断人体的中医体质状态,结合所监测的血氧饱和度就可实时评价佩戴者的健康状况,为进一步的中医诊疗提供客观依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