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23744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780069291.1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控制盘具备壳体(10)和多个发热部件(15)。多个发热部件(15)配置在壳体(10)的内部。壳体(10)包括顶面板(11)、侧面板(12)以及底面板(13)。在顶面板(11)形成有多个第1开口部。侧面板(12)在比顶面板(11)靠底面板(13)侧的区域形成有多个第2开口部。在顶面板(11)的端部具有沿着侧面板(12)的表面扩展的顶面板端面(11c)。在顶面板端面(11c)与侧面板(12)之间设置有外部空气路径。多个发热部件(15)利用配置在壳体(10)的内部的支承部件(16a)而与壳体(10)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957759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80062015.3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2M7/48
Abstract: 电力转换装置(100)具备第1相单元组(1U)、第1汇流条(2U)以及第1冷却板(4U)。第1相单元组(1U)包括第1相第1电力转换电路单元(1U1)和第1相第2电力转换电路单元(1U2)。第1相第2电力转换电路单元(1U2)以与第1相第1电力转换电路单元(1U1)相邻的方式配置。第1汇流条(2U)的第1相第1连接部(2U1)和第1相第2连接部(2U2)在相对于第1相单元组(1U)与第1冷却板(4U)相反的一侧配置于同一平面内。
-
公开(公告)号:CN11043192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880019744.4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电气设备壳体(1)具备顶面金属板(3)、背面金属板(5)、左侧面金属板(7)、右侧面金属板(9)、基座(11)。在电气设备壳体(1)的内侧形成有筒状的棱柱结构体(31~36)。在背面金属板(5)中,设置有左侧弯折端部和右侧弯折端部,在左侧面金属板(7)中,设置有里侧弯折端部和上侧弯折端部。以使里侧弯折端部与左侧弯折端部嵌合的方式组合,从而形成棱柱结构体(31)。在棱柱结构体(31)中,里侧弯折端部与左侧弯折端部接触的部分通过紧固部件(15)紧固。
-
公开(公告)号:CN110431923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80019744.4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电气设备壳体(1)具备顶面金属板(3)、背面金属板(5)、左侧面金属板(7)、右侧面金属板(9)、基座(11)。在电气设备壳体(1)的内侧形成有筒状的棱柱结构体(31~36)。在背面金属板(5)中,设置有左侧弯折端部和右侧弯折端部,在左侧面金属板(7)中,设置有里侧弯折端部和上侧弯折端部。以使里侧弯折端部与左侧弯折端部嵌合的方式组合,从而形成棱柱结构体(31)。在棱柱结构体(31)中,里侧弯折端部与左侧弯折端部接触的部分通过紧固部件(15)紧固。
-
公开(公告)号:CN1197690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380061454.7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容器的更换容易且在电容器与其他电子部件之间不易产生连接不良的电力转换装置。电力转换装置(100)具备:印刷基板(1U14),其具有第一面(14a);至少一个电容器(1U13),其安装于印刷基板(1U14)的第一面(14a);以及输入侧半导体模块(1U11)和输出侧半导体模块(1U12),它们被配置为在沿着第一面(14a)的第一方向(DR1)上夹着至少一个电容器(1U13),并且经由至少一个电容器(1U13)而相互电连接。印刷基板(1U14)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被输入侧半导体模块(1U11)和输出侧半导体模块(1U12)分别支承。
-
公开(公告)号:CN11288864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80065831.8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B66B1/34
Abstract: 本公开的电梯控制盘100具备:框体(8),其具有门部(9),该门部配置于电梯的供轿厢(300)升降的井道(200)内;驱动部(1),其配置于框体(8)内,并一体地形成有使轿厢(300)升降的驱动用电气部件;控制部(2),其配置于框体(8)内,并一体地形成有控制驱动部(1)的控制用电气部件;以及布线部(6),其配置于框体(8)内的相对于控制部(2)与门部(9)相反的一侧,驱动部(1)的动力线(63)、以及驱动部(1)和控制部(2)的信号线(64)分别聚集收纳于该布线部。
-
公开(公告)号:CN112888645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1980065831.8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B66B1/34
Abstract: 本公开的电梯控制盘100具备:框体(8),其具有门部(9),该门部配置于电梯的供轿厢(300)升降的井道(200)内;驱动部(1),其配置于框体(8)内,并一体地形成有使轿厢(300)升降的驱动用电气部件;控制部(2),其配置于框体(8)内,并一体地形成有控制驱动部(1)的控制用电气部件;以及布线部(6),其配置于框体(8)内的相对于控制部(2)与门部(9)相反的一侧,驱动部(1)的动力线(63)、以及驱动部(1)和控制部(2)的信号线(64)分别聚集收纳于该布线部。
-
公开(公告)号:CN109923744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780069291.1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控制盘具备壳体(10)和多个发热部件(15)。多个发热部件(15)配置在壳体(10)的内部。壳体(10)包括顶面板(11)、侧面板(12)以及底面板(13)。在顶面板(11)形成有多个第1开口部。侧面板(12)在比顶面板(11)靠底面板(13)侧的区域形成有多个第2开口部。在顶面板(11)的端部具有沿着侧面板(12)的表面扩展的顶面板端面(11c)。在顶面板端面(11c)与侧面板(12)之间设置有外部空气路径。多个发热部件(15)利用配置在壳体(10)的内部的支承部件(16a)而与壳体(10)固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