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0942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491153.3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G02F1/1362 , G02F1/1368 , G09G3/36
Abstract: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将沿着包围显示区域的4边中的3边配置的边框区域缩窄,抑制显示异常。第一栅极配线在显示区域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栅极配线在显示区域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栅极配线与第一栅极配线电连接,并在显示区域内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栅极配线在显示区域外与第一栅极配线电连接。在第二栅极配线与源极配线之间配置有导电层,第二栅极配线可以在显示区域内与第一栅极配线电连接。导电层被施加接地电位或与公共电位相同的电位。可以采用源极配线与大于或等于2条第二栅极配线重叠的配置。栅极信号的电位从导通电位向截止电位的跃迁可以以大于或等于2个阶段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363252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053651.5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G02F1/1362 , H01L27/12 , H01L21/7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12 , G02F1/133345 , G02F1/1343 , G02F1/136286
Abstract: 提供可确保像素电极与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极间的电连接性,且将用于连接两者的接触孔的面积缩小的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具有:TFT阵列基板,其具有在像素区域分别形成的薄膜晶体管(10);以及相对基板,其具有在与像素区域相对应的区域分别形成有开口部的黑矩阵。TFT阵列基板具有:保护膜(102),其形成于薄膜晶体管(10)的漏极电极(4)之上;接触孔(5),其形成于保护膜(102),到达至漏极电极(4);以及像素电极(6),其形成于保护膜(102)之上,通过接触孔(5)而与漏极电极(4)连接。接触孔(5)的内壁具有在接触孔(5)的周向排列且倾斜角度彼此不同的第1倾斜部(51)以及第2倾斜部(52)。
-
公开(公告)号:CN101093333A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710112199.7
申请日:2007-06-2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G02F1/1362 , G02F1/1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可靠性、显示品质优异的显示装置。本发明一种形态的显示装置的TFT阵列基板(101)具备:形成在显示区域(2)中的多个扫描信号线(3);形成在显示区域(2)中的显示信号线(5);在显示区域(2)内配置成矩阵状的TFT(31);设置在配置于显示区域(2)外侧的边框区域(50)中并与扫描信号线(3)相对应设置的多个扫描引线(4);设置在多个扫描引线(4)上的栅极绝缘膜(10);在密封材料(12)的外侧覆盖着多个扫描引线(4)形成在栅极绝缘膜(10)上并被供给了预定电位的第1导电层(8)。
-
公开(公告)号:CN109001946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810556450.7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G02F1/1362 , G02F1/1339
Abstract: 在为了对应于高清化,在不对显示作出贡献的斜光区域内使通孔和间隔件接近地配置的情况下,由于贴合时的偏移等而使间隔件落入通孔内。引起由单元厚度的变化等导致的显示不良。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第1像素(PXG1),其与光刻型间隔件抵接;第2像素(PXG2)~(PXG4),其具有与第1像素的开口区域(OP)相同颜色的开口区域;以及第3像素,其为其它像素,且开口区域的面积最大,就各像素处的光刻型间隔件设置位置与通孔之间的距离而言,第1像素和第2像素比第3像素长。
-
公开(公告)号:CN110389452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294409.1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棚原学
IPC: G02B27/22 , G02F1/133 , G02F1/1333 , G02F1/134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制造时的合格率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10);以及视差屏障百叶窗面板(20),其与显示面板(10)相对设置,视差屏障百叶窗面板(20)具有:多个第1透明电极(24),其以固定间隔设置;驱动IC(54),其控制对各第1透明电极(24)施加的电压;以及FPC(56),其具有与驱动IC(54)的输入端子(58)电连接的FPC端子(61),各第1透明电极(24)、驱动IC(54)的输出端子(57)、以及FPC端子(61)中的至少一个与短路环(64)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3869567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10523328.7
申请日:2013-10-3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G02F1/13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24 , G02F1/136227 , G02F1/136286 , G02F2001/1343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阵列基板和具备该阵列基板的显示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像素的开口率、进而能提高显示质量的技术。阵列基板(AR)具备:第一电极(E1),隔着第一绝缘膜(24)形成在开关元件(W)上;第二电极(E2),隔着第二绝缘膜(26)形成在第一电极(E1)上;连接部(27),以贯通第一绝缘膜(24)、第一电极(E1)以及第二绝缘膜(26)的方式设置,将开关元件(W)的漏极电极(WD)与第二电极(E2)电连接。连接部(27)配置在挖通与开关元件(W)连接的栅极线(Y)而设置的回避区域(28)内。
-
公开(公告)号:CN108508661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810150087.9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G02F1/1343 , G02F1/1345 , G02F1/1362
Abstract: 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窄边缘化的手段,已知将栅极配线和驱动电路之间的引绕配线形成于显示区域内的技术。但是,由于引绕配线,显示像素的光开口率降低。需要能够兼顾窄边缘化与显示特性的技术。使在显示区域(1)内与栅极配线(4)连接的栅极连接线(6)以具有与源极配线(5)重叠的区域的方式形成。通过该构造,能够兼顾液晶显示面板的窄边缘化与显示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0194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556450.7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G02F1/1362 , G02F1/133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94 , G02F1/133345 , G02F1/133512 , G02F1/133514 , G02F1/134336 , G02F1/134363 , G02F1/136227 , G02F1/1368 , G02F2001/134318 , G02F2201/123 , G02F2201/56 , H01L27/124 , H01L29/41733 , H01L29/78618
Abstract: 在为了对应于高清化,在不对显示作出贡献的斜光区域内使通孔和间隔件接近地配置的情况下,由于贴合时的偏移等而使间隔件落入通孔内。引起由单元厚度的变化等导致的显示不良。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第1像素(PXG1),其与光刻型间隔件抵接;第2像素(PXG2)~(PXG4),其具有与第1像素的开口区域(OP)相同颜色的开口区域;以及第3像素,其为其它像素,且开口区域的面积最大,就各像素处的光刻型间隔件设置位置与通孔之间的距离而言,第1像素和第2像素比第3像素长。
-
公开(公告)号:CN108363252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810053651.5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G02F1/1362 , G02F1/1335 , G02F1/1333 , H01L27/12 , H01L21/77
Abstract: 提供可确保像素电极与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极间的电连接性,且将用于连接两者的接触孔的面积缩小的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具有:TFT阵列基板,其具有在像素区域分别形成的薄膜晶体管(10);以及相对基板,其具有在与像素区域相对应的区域分别形成有开口部的黑矩阵。TFT阵列基板具有:保护膜(102),其形成于薄膜晶体管(10)的漏极电极(4)之上;接触孔(5),其形成于保护膜(102),到达至漏极电极(4);以及像素电极(6),其形成于保护膜(102)之上,通过接触孔(5)而与漏极电极(4)连接。接触孔(5)的内壁具有在接触孔(5)的周向排列且倾斜角度彼此不同的第1倾斜部(51)以及第2倾斜部(52)。
-
公开(公告)号:CN108508661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150087.9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G02F1/1343 , G02F1/1345 , G02F1/1362
Abstract: 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窄边缘化的手段,已知将栅极配线和驱动电路之间的引绕配线形成于显示区域内的技术。但是,由于引绕配线,显示像素的光开口率降低。需要能够兼顾窄边缘化与显示特性的技术。使在显示区域(1)内与栅极配线(4)连接的栅极连接线(6)以具有与源极配线(5)重叠的区域的方式形成。通过该构造,能够兼顾液晶显示面板的窄边缘化与显示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