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55141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880097290.2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2K17/16
Abstract: 笼型转子(3)具有轴(1)、转子铁心(4)以及插槽(5a),该插槽(5a)具有外周缘部(R30)、内周缘部(R31)、第1侧缘部(L40)以及第2侧缘部(L41),外周缘部(R30)位于转子铁心(4)的外周侧,在一端设置第1角部(R20),在另一端设置第2角部(R21),相对于与转子铁心(4)为同心圆的、将第1角部(R20)和第2角部(R21)连结的虚拟的圆周而向外周侧呈凸形状,内周缘部(R31)位于内周侧,在一端设置与第1角部(R20)相比曲率半径小的第3角部(R22),在另一端设置与第2角部(R21)相比曲率半径小的第4角部(R23),相对于与转子铁心(4)为同心圆的、将第3角部(R22)和第4角部(R23)连结的虚拟的圆周而向外周侧呈凸形状,第1侧缘部(L40)将第1角部(R20)和第3角部(R22)进行连接,第2侧缘部(L41)将第2角部(R21)和第4角部(R23)进行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7980197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680010534.X
申请日:2016-08-2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2K17/16
Abstract: 感应电动机的转子(100‑1)的特征在于,具有:转子铁芯(1);轴(2),其将转子铁芯(1)贯穿;端环(3‑1、3‑2),其设置于转子铁芯(1)的端部;以及增强部件(4‑1、4‑2),其设置于轴(2)与端环(3‑1、3‑2)的内周部(3a)之间,外周部(4a)与端环(3‑1、3‑2)接触,在端环(3‑1、3‑2)的内周部(3a)设置的第1凸起部(3b)嵌入于在增强部件(4‑1、4‑2)的外周部(4a)设置的第1槽部(4b)内。
-
公开(公告)号:CN107980197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680010534.X
申请日:2016-08-2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2K17/16
Abstract: 感应电动机的转子(100-1)的特征在于,具有:转子铁芯(1);轴(2),其将转子铁芯(1)贯穿;端环(3-1、3-2),其设置于转子铁芯(1)的端部;以及增强部件(4-1、4-2),其设置于轴(2)与端环(3-1、3-2)的内周部(3a)之间,外周部(4a)与端环(3-1、3-2)接触,在端环(3-1、3-2)的内周部(3a)设置的第1凸起部(3b)嵌入于在增强部件(4-1、4-2)的外周部(4a)设置的第1槽部(4b)内。
-
公开(公告)号:CN11265514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880097290.2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2K17/16
Abstract: 笼型转子(3)具有轴(1)、转子铁心(4)以及插槽(5a),该插槽(5a)具有外周缘部(R30)、内周缘部(R31)、第1侧缘部(L40)以及第2侧缘部(L41),外周缘部(R30)位于转子铁心(4)的外周侧,在一端设置第1角部(R20),在另一端设置第2角部(R21),相对于与转子铁心(4)为同心圆的、将第1角部(R20)和第2角部(R21)连结的虚拟的圆周而向外周侧呈凸形状,内周缘部(R31)位于内周侧,在一端设置与第1角部(R20)相比曲率半径小的第3角部(R22),在另一端设置与第2角部(R21)相比曲率半径小的第4角部(R23),相对于与转子铁心(4)为同心圆的、将第3角部(R22)和第4角部(R23)连结的虚拟的圆周而向外周侧呈凸形状,第1侧缘部(L40)将第1角部(R20)和第3角部(R22)进行连接,第2侧缘部(L41)将第2角部(R21)和第4角部(R23)进行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8141119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80017615.2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2K1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30 , H02K1/26 , H02K3/12 , H02K17/165
Abstract: 感应电动机(300)的转子(100)具有:环状的端环(3-1、3-2),其设置于转子铁芯(1)的端部,与从转子铁芯(1)的端部凸出的导体条(6)连接;以及环状的第1增强部件(4-1、4-2),其设置于转子铁芯(1)及端环(3-1、3-2)之间,与端环(3-1、3-2)接触,在第1增强部件(4-1、4-2)形成有使从转子铁芯(1)的端部凸出的导体条(6)插入的插入孔(4a)。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