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70849A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710103235.3
申请日:2007-05-1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04C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异物不会混入、制冷剂不泄漏、减少压缩机构部的变形、即使长期使用可靠性也高的高性能压缩机等。压缩机构部(101)配置在密闭容器(1)内部,在该压缩机构部(101)的外周面的若干部位上分别形成一对预孔(102)(共计6个预孔),紧固冲压装置(111)定位在与预孔(102)对应的位置,当加热包含该对应位置的范围时,冲压装置(111)由推压机(112)驱动,密闭容器(1)的容器壁部(1a)的局部塑性变形成为容器凸部(107),进入到预孔(102)内。容器壁部(1a)冷却时,一对容器凸部(107)将预孔(102)之间的部分夹入。
-
公开(公告)号:CN101684797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910206360.6
申请日:2007-05-1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没有异物混入或冷媒泄漏等危险、可降低产生压缩机构部的变形的容器组装体的制造装置。在外周面的多处形成有一对预孔(102)(共计6处)的压缩机构部(101),设置在密闭容器(1)的内部,将紧固冲头(111)定位在对应于预孔(102)的位置上,在对包括该对应的位置进行了加热的情况下,按压压力机(112)驱动紧固冲头(111),密闭容器(1)的容器壁部(1a)的一部分在容器凸部(107)上塑性变形,进入预孔(102)。在容器壁部(1a)冷却后,一对容器凸部(107)夹入预孔(102)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476037A
公开(公告)日:2004-02-18
申请号:CN03152209.2
申请日:2003-07-2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J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彩色阴极射线管的选色电极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在彩色阴极射线管的选色电极的制造中,能够在选色电极基体上不赋予变形地以高精度地赋予张力,尤其是具有生产率优异的实用性。在一对平行的框架部件的长度方向上设定的多个一对负荷点上,首先求出在框架部件上施加的力和通过弹性部件在负荷点上施加力的移动部件的位移量的关系式,然后从该关系式计算出施加在负荷点上力变为所希望的值的移动部件的控制位移量,基于此位移量使移动部件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01684797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0910206360.6
申请日:2007-05-1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没有异物混入或冷媒泄漏等危险、可降低产生压缩机构部的变形的容器组装体的制造装置。在外周面的多处形成有一对预孔(102)(共计6处)的压缩机构部(101),设置在密闭容器(1)的内部,将紧固冲头(111)定位在对应于预孔(102)的位置上,在对包括该对应的位置进行了加热的情况下,按压压力机(112)驱动紧固冲头(111),密闭容器(1)的容器壁部(1a)的一部分在容器凸部(107)上塑性变形,进入预孔(102)。在容器壁部(1a)冷却后,一对容器凸部(107)夹入预孔(102)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435424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0810179586.7
申请日:2007-05-1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 F04C18/356 , F04C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没有异物混入或冷媒泄漏等危险、可降低产生压缩机构部的变形的容器组装体的制造装置。在外周面的多处形成有一对预孔(102)(共计6处)的压缩机构部(101),设置在密闭容器(1)的内部,将紧固冲头(111)定位在对应于预孔(102)的位置上,在对包括该对应的位置进行了加热的情况下,按压压力机(112)驱动紧固冲头(111),密闭容器(1)的容器壁部(1a)的一部分在容器凸部(107)上塑性变形,进入预孔(102)。在容器壁部(1a)冷却后,一对容器凸部(107)夹入预孔(102)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0529409C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710103235.3
申请日:2007-05-1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04C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异物不会混入、制冷剂不泄漏、减少压缩机构部的变形、即使长期使用可靠性也高的高性能压缩机等。压缩机构部(101)配置在密闭容器(1)内部,在该压缩机构部(101)的外周面的若干部位上分别形成一对预孔(102)(共计6个预孔),紧固冲压装置(111)定位在与预孔(102)对应的位置,当加热包含该对应位置的范围时,冲压装置(111)由推压机(112)驱动,密闭容器(1)的容器壁部(1a)的局部塑性变形成为容器凸部(107),进入到预孔(102)内。容器壁部(1a)冷却时,一对容器凸部(107)将预孔(102)之间的部分夹入。
-
公开(公告)号:CN101074666B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0710104912.3
申请日:2007-05-1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04C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没有异物混入或冷媒泄漏等危险、可降低产生压缩机构部的变形的容器组装体的制造装置。在外周面的多处形成有一对预孔(102)(共计6处)的压缩机构部(101),设置在密闭容器(1)的内部,将紧固冲头(111)定位在对应于预孔(102)的位置上,在对包括该对应的位置进行了加热的情况下,按压压力机(112)驱动紧固冲头(111),密闭容器(1)的容器壁部(1a)的一部分在容器凸部(107)上塑性变形,进入预孔(102)。在容器壁部(1a)冷却后,一对容器凸部(107)夹入预孔(102)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435424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10179586.7
申请日:2007-05-1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 F04C18/356 , F04C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没有异物混入或冷媒泄漏等危险、可降低产生压缩机构部的变形的容器组装体的制造装置。在外周面的多处形成有一对预孔(102)(共计6处)的压缩机构部(101),设置在密闭容器(1)的内部,将紧固冲头(111)定位在对应于预孔(102)的位置上,在对包括该对应的位置进行了加热的情况下,按压压力机(112)驱动紧固冲头(111),密闭容器(1)的容器壁部(1a)的一部分在容器凸部(107)上塑性变形,进入预孔(102)。在容器壁部(1a)冷却后,一对容器凸部(107)夹入预孔(102)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074666A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710104912.3
申请日:2007-05-1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没有异物混入或冷媒泄漏等危险、可降低产生压缩机构部的变形的容器组装体的制造装置。在外周面的多处形成有一对预孔(102)(共计6处)的压缩机构部(101),设置在密闭容器(1)的内部,将紧固冲头(111)定位在对应于预孔(102)的位置上,在对包括该对应的位置进行了加热的情况下,按压压力机(112)驱动紧固冲头(111),密闭容器(1)的容器壁部(1a)的一部分在容器凸部(107)上塑性变形,进入预孔(102)。在容器壁部(1a)冷却后,一对容器凸部(107)夹入预孔(102)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7927C
公开(公告)日:2003-08-13
申请号:CN96108541.X
申请日:1996-07-2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0215 , F04C23/008 , F04C27/008 , F04C2230/231 , F04C2230/60 , F04C2240/30 , Y10T29/4924
Abstract: 一种涡旋压缩机,在分隔板的外周面全周突设径向朝外的周缘突起部,其外径设定成较外壳本体的内径小一和用焊接等方式将外壳盖封接后的外壳本休的收缩量相对应的尺寸。即在周缘突起部外周面与外壳本体内周面之间,于焊接前形成有微小间隙;将分隔板装入外壳本体内,再将其与框体固定。其后,将外壳本体与外壳盖焊接,由于焊接后的外壳体的收缩,分隔板周缘突起部之外周面与外壳本体的内周面乃密接。藉此,将高、低压侧空间之间予以分隔密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