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的制造方法及聚酯树脂

    公开(公告)号:CN1556824A

    公开(公告)日:2004-12-22

    申请号:CN03801065.8

    申请日:2003-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3/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控制缩聚反应时的副反应、改良色调及聚合性能的聚酯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聚酯制造方法包括:在具有(A)以二羧酸或二羧酸二烷基酯和二元醇为主原料、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酯化反应或酯交换反应、酯化率或酯交换率在90%以上的低聚物的制造工序;及(B)用多段反应槽将低聚物在熔融状态下连续进行缩聚反应的缩聚工序。其特征在于,(B)缩聚工序中内温最高的槽内温度设定为TMAX℃、最终槽的内温设定为T(ω)℃时,满足条件:TMAX℃>T(ω)℃。

    聚酯的制造方法及聚酯树脂

    公开(公告)号:CN1279081C

    公开(公告)日:2006-10-11

    申请号:CN03801065.8

    申请日:2003-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3/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控制缩聚反应时的副反应、改良色调及聚合性能的聚酯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聚酯制造方法包括:在具有(A)以二羧酸或二羧酸二烷基酯和二元醇为主原料、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酯化反应或酯交换反应、酯化率或酯交换率在9O%以上的低聚物的制造工序;及(B)用多段反应槽将低聚物在熔融状态下连续进行缩聚反应的缩聚工序。其特征在于,(B)缩聚工序中内温最高的槽内温度设定为TMAX℃、最终槽的内温设定为T(ω)℃时,满足条件:TMAX℃>T(ω)℃。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公开(公告)号:CN100424113C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480021349.8

    申请日:2004-06-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3/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其特征在于,含有钛催化剂,且其含量以钛原子计为150ppm或150ppm以下,末端甲氧羰基浓度为0.5μeq/g或0.5μeq/g以下,用数学式α=X/[M](这里,式(I)中,[M]表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中的钛原子浓度(ppm)、X表示特定的式子定义的活性参数)规定的表示钛催化剂中的活性钛的比例的值(α)为0.8或0.8以上。上述PBT,色调、耐水解性、热稳定性、透明性、成型性优异,而且,杂质减少,可以合适地使用于膜、单丝、纤维、电气电子部件、汽车部件等。

    聚酯的制造方法及聚酯树脂

    公开(公告)号:CN1900138A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610115591.2

    申请日:2003-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3/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控制缩聚反应时的副反应、改良色调及聚合性能的聚酯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聚酯制造方法包括:在具有(A)以二羧酸或二羧酸二烷基酯和二元醇为主原料、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酯化反应或酯交换反应、酯化率或酯交换率在90%以上的低聚物的制造工序;及(B)用多段反应槽将低聚物在熔融状态下连续进行缩聚反应的缩聚工序。其特征在于,(B)缩聚工序中内温最高的槽内温度设定为TMAX℃、最终槽的内温设定为T(ω)℃时,满足条件:TMAX℃>T(ω)℃。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公开(公告)号:CN1826367A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200480021349.8

    申请日:2004-06-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3/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其特征在于,含有钛催化剂,且其含量以钛原子计为150ppm或150ppm以下,末端甲氧羰基浓度为0.5μeq/g或0.5μeq/g以下,用数学式α=X/[M](这里,式(I)中,[M]表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中的钛原子浓度(ppm)、X表示特定的式子定义的活性参数)规定的表示钛催化剂中的活性钛的比例的值(α)为0.8或0.8以上。上述PBT,色调、耐水解性、热稳定性、透明性、成型性优异,而且,杂质减少,可以合适地使用于膜、单丝、纤维、电气电子部件、汽车部件等。

Patent Agency Ranking